新華社濟南9月28日電(記者王海鷹)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27日在威海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區市校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上要求,各地中小學校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必修內容,使學生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養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為習慣。
目前,交通事故已成為造成學生傷亡的最主要事故之一。其中約20%的事故是由於學生缺乏安全意識、不遵守交通規則釀成的。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要求各地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將交通安全教育納入學校必修內容,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專門課程、學科滲透、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做好全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中小學校和幼兒園要積極聘請當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有關同志進校、進班,向學生講解有關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知識。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現場觀摩和學習。要繼續結合每年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在廣大中小學師生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繼續製作和編寫交通安全知識挂圖、圖書和光盤,並免費向中小學發放。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利用國家、省、市、縣和校五級培訓網絡對中小學校長進行交通安全培訓,爭取每年都使各地中小學校長普遍接受一次輪訓。培訓內容要密切結合學校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強化理性分析和實踐操作指導。通過培訓,使廣大中小學校長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學校安全管理能力,從整體上提升學校安全管理水平。
三類事故是造成學生意外傷害的“元兇”
新華社濟南9月28日電(記者王海鷹)從近日在威海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區市校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上了解到,當前造成學生意外傷害的有三個“元兇”:溺水、交通和自然災害。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有關負責人説,從總體上看,近年來中小學生、幼兒安全事故發生起數和學生死傷人數都呈平穩下降態勢,安全形勢有所好轉。根據各地上報情況統計,2006年和2007年全國各類安全事故導致中小學生和幼兒死亡的數字分別比上年下降了9.24%和13.67%。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各類涉校涉生安全事故仍然頻發,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一些重特大事故、惡性事件還時有發生,給學校和學生家庭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十分不利於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
據介紹,交通事故是造成學生傷亡的最主要事故之一。中小學生交通事故絕大部分都發生在上下學路上,其中,學生上下學乘坐客車嚴重超載、駕駛員精神不集中、疲勞駕駛,農村家長集體租用不合格車輛接送學生、農村學生私自搭乘農用拖拉機和其他無證無照“黑校車”上下學以及部分地方和學校安全意識不強,校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都是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約20%的事故是由於學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學生缺乏安全意識,不遵守交通法規釀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