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煤礦最臟最亂的出煤口,現在是依山而建的玻璃工房,乳白色瓷磚鋪設的地面潔凈如洗;走遍整個礦區,眼裏看不到一塊煤,手上摸不到一點煤塵——這是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的塔山煤礦看到的一幕。這也是大同市做活煤炭文章、實施循環經濟、提高城市品位,謀求新跨越的一個縮影。
大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年産原煤8000多萬噸。前些年“挖了一山煤,流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煙,留下一堆灰”,因煤而生的環境污染成為當地一大公害,連續幾年戴上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近年來,大同市下大力氣實施 “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循環經濟,走出一條傳統煤炭能源基地向新型能源基地轉變、老工業城市向生態工業強市轉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根據“煤都”實際,大同重新規劃十大産業:做優煤炭産業,做強電力、冶金、煤化工三大循環經濟接續産業,發展壯大機械、醫藥、建材、旅遊、商貿、農産品加工六大替代産業。今年全市電力投入運營的裝機容量達到353.7萬千瓦,在“十一五”期末全市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年增加轉化原煤425萬噸。建設大型坑口電站,變單一輸煤為輸煤輸電並舉,實現能源的多渠道輸送,目前冶金工業已佔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8.5%的基礎。
塔山循環經濟園區拉長産業鏈條,將傳統的“資源—産品—廢棄物”的單向直線式經濟發展模式,改寫為“資源—産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利用潔凈煤、煤化工進行深加工,生産甲醇、合成氨、氯丁橡膠、離子膜燒鹼以及煤基合成油;採用廢棄煤矸石開發煤電聯産,生産煤矸石墻體材料和高檔建築玻璃;焦煤氣生産甲醇和合成氨;回收礦渣、電廠粉煤灰制水泥和空心磚……各個生産單位首尾相聯,環環相扣,上一個生産單位的廢料正好是下一個生産單位的原料,逐層減量利用,直至“吃幹榨盡”。
主導産業的循環發展,為改善城市環境和群眾生活環境提供了良好基礎。全市拆除鍋爐1100台,使用熱電聯産集中供熱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城區覆蓋面積85%,完成生態建設30.3萬畝,新建高標準高速公路林帶40.55公里,一二級公路林帶701.8公里;新增城市綠化面積87.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1.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5.2平方米。如今大同在全國113個重點監控城市中的排名前移了15位,摘掉了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古城居民常見鳥群嬉戲窗前。
循環經濟發展拉動著旅遊産業。以雲岡石窟、北嶽恒山兩翼,以古長城、火山群、永固陵、永安寺等景點為群體的文化旅遊,使大同日益成為中外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勝地,成為市民安居樂業的現代化都市。(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