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2月7日電(記者 鄒蘭)上世紀七十年代,飛鴿自行車、海鷗手錶曾是“天津製造”的驕傲。如今,第一架將從歐洲大陸之外實現首飛的“空中客車”,正在天津總裝──改革開放30年來,傳統工業城市天津不僅現代製造業基地初具規模,更以其全方位的開放和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帶動力量。
節約發展之路提升綜合實力
下面一組數據可以直觀感受30年來天津的發展和變化:
1978年,天津地區生産總值(GDP)僅有82.65億元,到2007年,GDP增長到50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17.4倍。
1978年,天津人均生産總值為1133元,2007年,人均生産總值提高到46122元,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全國第三個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的地區。
1978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345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僅132元,2007年分別增加到12029元和4118元。城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78年的58.1%、59.8%,下降到2007年的35.3%和38.9%,從溫飽階段步入比較富裕階段。
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管理年説,其實天津發展存在明顯的軟肋──傳統産業比重大,資源有限,原材料和市場基本上兩頭在外。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因為天津不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探索科學發展途徑,走出獨具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天津提出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走以內涵為主的擴大再生産道路”,一批技術水平低、耗能高、效益差的産品和企業被叫停;九十年代,天津加快調整,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進入新世紀,追求高水平、低成本成為經濟工作著力點,天津不僅注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也努力構建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發展模式。
經過不斷調整、發展,2007年,天津三次産業比重由1978年的6.1:69.6:24.3,優化為2.2:57.3:40.5,産業結構更加合理。目前,天津的現代沿海都市型農業基本形成;現代製造業基地初具規模;現代服務業功能不斷提升。2007年,全市高新技術産值2824億元,佔工業總産值的28%,綜合科技進步水平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三位。
管理年副主任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天津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了翻兩番,而能源消費僅增加了一倍。2007年,天津市萬元生産總值能耗為1.02噸標準煤,降幅居全國第二位;萬元工業産值能耗為0.31噸標準煤,比1978年下降了93.6%。
濱海新區鑄造區域發展戰略支點
1984年,天津成為中國沿海地區首批開放城市。同一年,不佔良田一畝、不靠政府撥款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一片鹽鹼荒灘上開始建設。
談及當年的發展,管理年説:“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設立發展,使天津對外經濟聯絡得到空前發展。但對當時處在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重要關頭的老工業基地天津來説,需要更長遠的戰略目標、更強勁有力的‘發動機’。1994年,天津提出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
記者了解到,2002年底這一目標提前實現時,天津濱海新區當年實現生産總值862.45億元,佔天津比重達到40.1%。這塊包括塘沽等多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等在內,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的經濟新區,極大地提升了天津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也成為天津發展的“制勝一招”。
2006年,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新一輪開發開放更是強勁啟動。
2007年,濱海新區生産總值增加到2364.08億元,佔全市比重達46.8%。對天津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目前,濱海新區已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和國內面積最大的保稅港區;引進和啟動了豐田汽車、飛思卡爾芯片、10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空客A320系列飛機總裝、中新生態城等一批規模大、産業關聯度強、技術水平高、集聚效果好、帶動作用突出的重大項目;成為世界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120多家在這裡投資設廠。
濱海新區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對外開放門戶,輻射服務功能明顯增強:2007年,天津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0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710萬標準箱。相繼在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地區設立了“無水港”,輻射服務功能向腹地進一步延伸。2007年,天津口岸進出口總值達1290億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10倍,其中外地經由天津口岸進出口貨值佔到56.9%。
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鑄造了天津區域發展戰略支點。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賀京同教授説,天津已經由傳統工業城市向綜合性經濟中心城市轉變,按照國家對天津的城市定位,天津正向“北方經濟中心”穩步邁進。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相信濱海新區將在解決中國經濟南高北低、推動經濟平衡發展、區域經濟協調共進中,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濱海新區的八個産業功能區已全面開發;按照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包括金融、土地等在內的十項重點工程正在積極推進。
關注民生民計促進社會和諧
董秀玲1995年從河北農村嫁到天津。她丈夫腦出血下崗後,一家人一度只能靠低保金維持生活。近些年,董秀玲家的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3年,多病的丈夫被優先安排到小區看大門,工資之外還有社會保險;2005年,董秀玲有了天津戶口;2007年,作為特困對象,她被特批享受天津市城鎮“4050”下崗失業人員待遇──不僅進入再就業公司成為正式保潔工,還享受政府每月近400元的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補貼。
她説:“做夢也想不到做了40年農村婦女後,我能跟天津市裏人一樣有戶口、有工作、有保險,老了還能領上退休金。這下我什麼都不愁了。”
董秀玲一家境遇的改善,得益於天津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始終注意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和人的發展。
管理年介紹,天津市在地方生産總值持續以14%的增幅高速增長的同時,每年都要拿出新增財力的相當一部分,用於改善民生民計,重點解決影響百姓生活的各類難題。
近年來,天津社會保障網絡基本建立。截至今年8月末,天津養老、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分別達到365.7萬人和390.2萬人,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參保人數分別為228.7萬、264.9萬和194.7萬人。但運行中,天津發現一些特殊困難群體因為無力繳費等種種原因,無法享受應有的保障。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孔長起説,為了讓困難人群既承受得起,又真正享受得到,這些年天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重度殘疾、享受“低保”待遇、特困家庭的人員和低收入家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給予全額補助,個人不用繳納任何費用;對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4050”人員、靈活就業的大齡失業人員實行社會保險補貼,以穩定就業、減輕負擔。
他還透露:明年,天津將實行城鄉統一的醫療保險制度。
安居才能樂業。這些年天津一直堅持把改善群眾居住條件作為城市房改和房地産業發展的根本目的。從1999年起步探索建立住房保障制度至今,天津已形成包括廉租房、經濟租賃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在內的四項保障制度,預計到今年底,天津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將達到12.9萬戶。2.9萬戶城市最低收入人群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吳延龍介紹,今後5年間,天津還將投入200億元,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2565萬平方米、38萬套,相當於全市五年商品住房建設總量的34%。五年間,全市將新增受益家庭45萬戶,幾乎相當於此前5年的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