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曆史的古老歌舞仍在流行──從“堆諧”看西藏文化的保護
新華社拉薩3月1日電(記者 李惠子、趙超)身穿藏族傳統服飾,21歲的次仁卓嘎與同伴們一起化粧,準備排練西藏民間傳統歌舞“堆諧”,為西藏電視臺的一場晚會演出做最後的準備。
作為日喀則地區拉孜縣農民藝術團的成員,這些天次仁卓嘎和同伴們從每天10點排練到下午1點半,再從下午3點半繼續練到晚上6點。排練期間,拉孜縣政府為每位演員每天補助60元,如果參賽獲獎,每人都會有獎金。
“我喜歡跳舞,作為藏族人,能加入藝術團,並參加演出,我很自豪。通過演出,能到不少地方,有一些收入,這種感覺很好。” 次仁卓嘎告訴記者。目前,藝術團已去過拉薩、北京、成都、新疆、廣州甚至香港,參加文藝晚會、藝術節以及在人民大會堂為慶祝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勝利閉幕而舉行的演出。
無論是在群眾圍聚的廣場上,還是在金碧輝煌的演播廳裏,次仁卓嘎和夥伴們的表演都充滿熱情,笑容燦爛真摯,詮釋著有700多年曆史的藏族“堆諧”藝術。
“堆諧”是在日喀則地區廣為流行的一種具有後藏特色的集歌、舞、樂為一體的民間舞蹈,在拉孜縣尤為流行。“堆”藏語意為上,“諧”意為歌舞。“堆諧”一般指雅江上遊的歌舞,主要表現形式是邊彈六弦琴邊唱和跳,情緒歡快,動作靈巧,自娛性很強。表演人數多則千人,少則幾十人。“演員越多,效果越好。”次仁卓嘎説。
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一貫重視藏民族文化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一批進藏的各族文藝工作者與藏族文藝工作者一道,到民間采風,收集了一批音樂、舞蹈、民間故事、諺語、民謠等,陸續整理出版了《西藏歌謠》等一批書籍。70年代末開始,國家又對西藏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産進行了大規模、有系統的普查、蒐集、採錄和整理工作。西藏自治區先後派出調查組,深入全區城鎮、鄉村和寺院進行全面調查和採錄,蒐集了藏漢文資料兩千多萬字,錄製了大量的音像資料,拍攝圖片近萬幅,對西藏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民間文藝進行了全面搶救和有效保護。
在日喀則地區一家企業的贊助下,拉孜縣農民藝術團由全縣11個鄉鎮挑選的32名農民組成,他們農閒時進行排練並參加公益演出。
24歲的西熱來自拉孜縣曲瑪鄉,他11歲開始彈六弦琴,技術已經很熟練,但每次演出前還是要加緊練一下。藏族傳統樂器六弦琴是西藏民間最常見的樂器,很多琴都是自己製作的,在市場上可以賣到300元至400元,更好一些的可達1000多元。
西熱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他小的時候。“晚上天剛黑時,大家就聚在一起,跳舞、唱歌、彈琴,目的是鍛鍊身體。這與藏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環境有關,西藏很多地方晚上天氣較冷,跳舞可以暖身子。逢年過節在家聚會時,拉孜藏族人就喜歡一邊喝酒,一邊跳‘堆諧’。”
藝術團提供的數據顯示,拉孜縣5萬多人中,40%以上的農家有六弦琴,70%以上的農牧民會跳踢踏舞,許多孩子從小就對這些樂器無師自通。
幾百年來,粗獷奔放、舞姿灑脫的“堆諧”一直是當地人自娛自樂、自我陶醉的藝術形式,很少為外人所知。西藏自治區有關部門從2006年開始重點保護拉孜堆諧,目前它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同為藏族民間舞蹈的“鍋莊”也名列其中。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辛高鎖説,“堆諧”是目前西藏“走出去”傳統藝術中比較成功的一種。2007年,藝術團參加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還獲得舞蹈類節目二等獎,同年9月,參加了香港回歸10週年慶典演出。
辛高鎖説,保護傳承“堆諧”是保障西藏農牧民群眾文化權益的體現。“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文化藝術只供少數上層僧侶和達官貴人消遣,佔西藏人口95%以上的廣大農奴連基本的生存權都無法保證,更不要説享受文化權利,當時的西藏沒有一座現代意義上的文化設施。”
他説,目前西藏有10個專業文藝團體,19家縣級民間藝術團,500多個鄉村業餘文藝隊和160多個藏戲隊。這些團體常深入農牧區,用藏文創編、表演節目,深受農牧民歡迎。現在,有關部門正抓緊將中國最古老戲種之一的藏戲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根據西藏自治區規劃,到2012年,西藏將全面實現村村有文化活動室的目標,而目前西藏已有各類文化娛樂場所近3000家。
2006年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使西藏文化的交流成本大幅降低。拉孜農民藝術團負責人普布文勝説,西藏的“堆諧”資源涉及全區30萬人口,隨著西藏交通條件的改善,他們準備將西藏豐富獨特的“堆諧”資源與西藏旅遊文化市場相結合,讓更多的進藏遊客認識和了解西藏的“堆諧”藝術。
辛高鎖對記者表示,“西藏傳統文化不但沒有‘遭到毀滅’,而且在新時期得到了科學有效的保護和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