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興起"農家樂" 帶動農村産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4月17日電(記者李榮) 滬郊奉賢莊行鎮集中種植的3000畝油菜,一到春天菜花齊放,一大片金黃色奪人眼目。這樣真正“姓農”、原汁原味的農家資源,引動市民的好奇心,由此産生了上海菜花節。如今,“大上海”重新興起“農家樂”。

    記者近期在滬郊農村採訪時了解到,讓農家資源“農味”更足一點,發掘其在都市中的“稀缺性”,由此帶動農村産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滾燈、蓮湘、皮影等鄉土文化有了“接班人”;光明黃桃、莊行蜜梨、鼎豐乳腐等土特産追求“老風味”。一位農業部門人士感嘆道:“想不到上海農村還有這麼多寶貝,農家的寶貝讓農家得益。”

    城鄉一體化,絕不是消除“農”字特色。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菜花節上,有遊客説,今年的油菜花看上去更黃更艷了,視野也更闊了。據莊行鎮負責人介紹,由於油菜一下子有了觀賞和經濟“雙重效益”,農民種植積極性很高,自主種植面積大幅上升,種植技術也大大改進。上海市農委人士表示,上海已把基本保護農田視作大都市的長效生態基地,同時確立本地農産品基本保有制度,這意味著“農字號在上海不會消失”。

    但“農字號”要為農所用,在城鄉一體化的平臺上實現“要素流動”。今年的上海菜花節,僅清明小長假就吸引了16萬遊客,但鎮裏更高興的是農民在“熱熱鬧鬧”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裏常吃的菜飯、青糰、菜滷蛋,農民自己養的雞、種的菜,都銷路大好。上一年的菜花節,農民同樣“賺頭很勁”,有一位農民在家裏開出“農家樂”,15天的收入就達8000多元。越來越多鄉土資源的開發,給滬郊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和增收渠道,農家大伏天吃羊肉、喝燒酒等飲食習俗及榨菜油、釀蜂蜜等農作活動進入鄉村旅遊市場後,農家手藝也有了市場價值。去年滬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1.13萬元,其中來自農業延伸産業鏈上的收入出現增長。

    相關專家表示,鄉村生活場景資源、非物質文化資源和深層原生態文化資源尚有不少開發空間,農民增收也應有不小的餘地。復旦大學教授夏林根注意到,去年上海菜花節接待遊客22萬人次,農副産品收入90余萬元,總量可觀;但平均在每位遊客身上,購買農副産品的消費支出僅為4.1元,相對於上海市民的消費水平,尚有潛力可挖,關鍵是讓真正“姓農”的農家資源不斷豐富起來,“經得起市場的吆喝”。 

 
 
 相關鏈結
· 黔北民居“變身”農家樂
· 港區委員朱樹豪:提升"農家樂"檔次 發展鄉村旅遊
· 上海:力爭解決90%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免費入學
· 上海農業保險:創新探索蔬菜價格指數等新險種
· 上海完善惠農政策 農業補貼“提高與新增”並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