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8月7日電(記者 潘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廳長買買提·牙森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60年來,新疆各族人民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提高,健康水平得到極大改善,人均壽命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1歲增加到目前的71歲。
買買提·牙森説,新疆和平解放以前,這裡的醫療衛生狀況十分落後,衛生防疫無人問津,各種傳染病、地方病肆虐,人民群眾生老病死只能“聽天由命”。
歷史記載顯示,1949年之前,新疆僅有54所城鎮醫院,嬰兒死亡率高達420‰一600‰,孕産婦死亡率為1500/10萬,人口死亡率達20.8‰,人均壽命僅有31歲。
買買提·牙森表示,60年過去了,新疆醫療衛生事業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目前,孕産婦死亡率降低到63.52/10萬,嬰兒死亡率降低到10.03‰,人口死亡率則降低至5.01‰,人均壽命增長到71歲。
同時,曾經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部分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天花被消滅,傳染病的總發病率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881/10萬降至2008年的969/10萬;連續16年未發生脊髓灰質炎病例;連續15年未發生人間鼠疫;連續10年未出現霍亂流行;58個縣、市實現了消除或基本消除碘缺乏病。
截至2008年底,新疆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到6739個,衛生機構床位總數為9.7萬張,每千人口擁有床位4.55張。
在新疆廣大農牧區,醫療衛生狀況明顯改善。據2008年新疆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與2003年調查結果相比,前一年內做過婦科檢查的農村婦女比率從49.1%提高到62.1%,農村婦女産前檢查率由76.5%提高到91.5%,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率由47.1%提高到82.9%。截至2008年底,共有950多萬農牧民參加了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94.47%。
買買提·牙森説,如今,新疆2000多萬人口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衛生改革取得成效並在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