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9月12日電(記者 任曉剛)從迷人的青海湖北岸到雄奇的祁連山腹地,這片廣闊的草原地帶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歌中所咏嘆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這個州至今已實現了連續30年畜牧業豐收,成為青海高寒草原畜牧業的領頭羊。
海北州畜牧業的這一奇跡,可以從當地不斷更新優化的牧業經營模式中找到答案。
在青藏高原上,牧民們千百年來一直沿襲著“逐水草而居”的生産生活方式。然而,這種傳統的畜牧業面對自然災害的肆虐和季節的變遷所造成的巨大傷害顯得軟弱無力。草原上,一場大雪災使得牧民辛苦多年發展起來的畜群蕩然無存的情況屢屢發生,即使是平常年景,畜群也總是無法掙脫“秋肥、冬疲、春死亡”的怪圈。嚴酷的現實,迫使人們開始探索新的路徑。
“牛羊存銀行”是海北牧民改革開放初期的創造,它是當地人對季節性畜牧業的一種形象化稱呼。這種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在屠宰季節利用牛羊膘情好的特點,儘量多屠宰變現,將資金存入銀行,這樣既可以避免牛羊冬季死亡造成損失,也減輕了草場負擔。季節性畜牧業效果十分明顯,上世紀80年代以後的多年間,海北州畜牧業出現了連續豐收。
季節性畜牧業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場”,但當草場的利用率達到極限時,必然會造成生産和收入的停滯。上世紀90年代,海北州農戶借鑒農區大棚種植的經驗,修建起保暖畜棚來發展畜牧業。他們在牧區繁育季節低價購回羔羊,用暖棚將羔羊集中到舍飼育肥後再出售賺取差價,效益可觀。由此,古老而傳統的“逐水草而居”的草原遊牧生産方式開始改變,舍飼、半舍飼和草地放牧相結合的反季節“羔羊經濟”生産模式應運而生。
育肥牛羊的反季節出售,徹底擺脫了自然季節的羈絆,人為地“製造和控制”牲畜出欄的最佳季節,也實現了市場優質鮮肉的平穩供應,保持了市場鮮肉價格的相對穩定,牧民也從中獲得了最大利潤。如果説“季節性畜牧業”是最大限度地適應了自然季節,反季節則是在與自然季節剝離後創造出了一個適應市場的常年生産期,從而擺脫了自然季節的羈絆,使牧民收益最大化。
1987年,海北州祁連縣峨堡鎮白石崖村的達娃在自家草場的山坡上蓋了幾間土坯房。1999年,他又在山坡上蓋了幾間瓦房。2003年,達娃在公路邊矗立起了5間帶廊檐的大瓦房,門庭全部都用玻璃封閉,屋裏還安裝了土暖氣。達娃説,他家住房的變化,正是他從事的畜牧業在各個階段變化的寫照。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被牧民稱為“牧區種子工程”的牦牛提純復壯、藏係羊串換改良等項目,在海北草原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這是海北牧民在繼“季節挖潛”、“草場挖潛”後進行的“良種挖潛”新探索。另外,以保護生態、保持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畜牧業”也受到了牧民群眾的認可。
海北州農牧局局長保廣祺介紹説,目前,海北地區的牲畜總量達到了327萬餘頭只,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百畝草場産值增長6.3倍,牧民100%實現了定居。
在青海高寒草原畜牧業的發展進程中,海北畜牧業始終處於“領頭羊”的地位,當地以優質畜種為主的畜牧産業化格局即將形成,牧區群眾脫貧致富、建設小康的夢想逐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