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回升 轉方式 拓空間
——中國外貿絕地反擊破“圍城”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雷敏、王希)儘管出口增長依然為負,但海關統計顯示,11月份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這一“拐點”的出現,讓飽受外需萎縮煎熬的中國外貿企業看到了曙光。
“推動出口穩定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外貿政策定下基調。在國際金融危機尚未散去的陰霾中,中國外貿打響突圍之戰。
回升:出口轉正指日可待
去年四季度以來,受累于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近年來高速奔跑的中國外貿放慢了腳步,甚至一度出現了兩位數的深度降幅。
但進入2009年,海關統計表上曲折向上的線條勾勒出中國外貿的觸底反彈:3月份開始,經季節調整後,中國外貿總值已連續9個月環比增長,11月當月更是迎來了年內首次同比正增長,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2%,環比增長2.6%。
“進出口總值由負轉正是意料之中的事,根本原因在於外需的好轉。而去年以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穩外需、促出口的政策也收到了好的效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説。
近期發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經濟正復蘇轉暖。美國經濟第三季度重現“久違的”增長,金融市場也已度過嚴重危機,同時,日、歐經濟也持續好轉,一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加快。
種種跡象表明,國際市場需求正低位企穩。今年秋季廣交會也印證了外需的回暖趨勢。專家指出,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影響,月度出口在年內轉正的可能性仍很大。
事實上,這次危機也給全球貿易格局提供了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從去年9月份以來,中國對歐美出口的市場份額從前三季度的持續下降轉為上升。”張燕生説。
低迷:持久作戰成關鍵詞
雖然伴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蘇,中國外貿也迎來了柳暗花明。但業界普遍認為,未來全球外需低迷的情況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即便在出口轉負為正後,中國外貿也很難再回到從前高增長的年代。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漸抬頭。並且,從反補貼到“特保”,從技術壁壘到碳關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日趨多樣化,僅2009年美國就對中國産品發起了10起“雙反”調查。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今年已有19個國家(地區)對中國産品發起101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超過116.8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努力促進出口穩步回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提高出口産品的檔次、附加值、競爭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今後我國將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出口稅收、財政、貨幣政策方面給企業提供穩定的可預期的環境。
“在鞏固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要注意開拓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在信貸、保險方面給予企業扶持和引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隆國強説。
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明確提出,要努力增加進口,促進貿易平衡。
今年以來,我國擴大內需的政策帶動了進口的迅速回暖。“預計未來幾個月,進口仍將迎來一定增長,貿易順差將繼續下降,進而改善我國和部分國家的貿易關係。”姚堅説。
“出走”:拓展發展新空間
與全球貿易復蘇相伴相生的是全球資本的流動。跨境投資不僅能為貿易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實現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整合,更能帶動國內相關設備和産品的出口。
有關專家指出,儘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在極大程度上抑制了全球資本的流動,但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全球産業佈局、産業分工的調整,也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機遇。而“走出去”也是我國突破保護主義“圍城”的有效途徑。
商務部的統計顯示,今年1至3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328.7億美元,主要涉及採礦業、製造業和商業營銷網絡。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一批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應運而生。
“中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在海外的營銷網絡,包括品牌的佔有、輸出等,這些都是延伸産業鏈,擴大盈利規模的表現。”姚堅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力共建和優勢互補,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加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體系。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是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機遇期,我國將進一步完善“走出去”的政策促進體系、服務保障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鼓勵和促進企業對外投資合作。
商務部發佈2009年前三季度我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
商務部30日發佈《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9年秋季)》,回顧了2009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運行情況。由於世界經濟大幅下滑,國際市場需求嚴重萎縮,中國外貿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隨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中國外貿發展出現積極變化。
海關總署: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外貿復蘇之勢明顯
記者4日從海關總署獲悉,一系列的統計數據表明,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在國家諸多宏觀調控政策的扶持下,廣東、江蘇、福建等“外貿大省”進出口企業形勢逐漸好轉,外貿復蘇之勢席捲全國。
據統計,前10月廣州海關加工貿易內銷徵稅稅款9.36億元,同比增長20%;南京海關所轄昆山出口加工區拓展保稅物流進出口額超117億美元,增長72%;廈門海關所轄保稅物流園區進出區貨值3.5億美元,增長38%……
我國下半年外貿出口降幅收窄 甚至可能月度回升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7日介紹,7月份全國進出口總值站上2000億美元平臺,同時外貿景氣出現企穩跡象,下半年我國外貿出口降幅收窄、甚至可能月度回升。
姚堅在此間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1至7月全國進出口總額11467.1億美元,同比下降22.7%,低於同期美國、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全球進出口貿易的總體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