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期將出臺政策“拆除”入學就業的乙肝“門檻”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周婷玉)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毛群安29日宣佈,我國將於近期出臺有關政策,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乙肝五項”檢查,明確禁止將攜帶乙肝病毒作為入學、就業的限制條件。
毛群安表示,有關部門在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影響他人健康進行週密論證的基礎上,慎重決定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乙肝五項”檢查。
消除乙肝歧視 維護1.3億人合法權益
取消乙肝檢測,使得我國在消除乙肝歧視方面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毛群安表示,這次政策調整後,衛生部將進一步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確保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調整後的體檢項目開展入學、就業體檢,及時查處、糾正違反規定進行“乙肝五項”檢查的行為。
據了解,有關部門還將加強對教育機構、用人單位的監督管理,督促其嚴格執行有關的制度,切實保障乙肝病毒攜帶者公平入學、就業的權利。
取消乙肝檢測後,此前限制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的行業是否依然存在?對此,毛群安告訴記者,如果從事的是一種可能引起乙肝傳播的工作,這還是要進行限制的,比如説採供血工作。
“但這種特別要做出職業限制的,要有一個法定的程序來審定。這在即將出臺的文件中將有具體、明確的規定。”他説。
他同時指出,為醫學目的而開展的“乙肝五項”檢查,檢查機構應嚴格保護體檢者的隱私;為健康體檢目的開展的檢查,檢查機構應充分尊重體檢者的選擇權並保護其隱私,體檢組織者不得強制體檢者接受“乙肝五項”檢查。
取消乙肝檢測 不會危及公眾健康
“隨著我們對病毒的認知越來越清楚,我們的預防治療措施就更有針對性。”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謝堯説,這一次取消乙肝檢測,表明我國對乙肝的認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我國醫學科研的成果。
維護乙肝病毒攜帶者,會不會犧牲公眾的健康利益?“不會。”相關專家從科學角度和政策角度都給予了明確的回答。
“日常工作、學習或生活接觸不會導致乙肝病毒的傳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莊輝説,有組數字可以證實這一結論:1992年我國乙肝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歲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為9.67%,而1歲至59歲人群乙肝病毒攜帶率為9.75%。2006年乙肝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4歲以上人群乙肝病毒攜帶率8.57%。“這表明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基本上在1歲前就已經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不會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莊輝説,乙肝病毒經血液、母嬰、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根據目前掌握的醫學文獻資料,國內外尚沒有因日常生活接觸而感染乙肝病毒的確診病例。
北京友誼醫院教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賈繼東指出,唾液裏可以查到乙肝病毒,但濃度比血液裏少一百倍至一萬倍。“疾病的傳播,不僅需要病毒,還需要一定的量,還需要暴露途徑,如雙方都有口腔粘膜破損等。”他説。
“如果已經認識到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日常接觸中不會危害公眾健康,對其入學、就業進行限制就是不公正。”毛群安説,政府決策是以科學為依據,對於取消乙肝檢測,相關部門多次聽取專家的意見、建議,最終目的是保護公眾健康。
毛群安説,政府制定政策,首先要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保護絕大多數人的健康,這是決策的基礎和依據。如果這種疾病確實通過日常接觸可能造成周圍人的感染,國家必然會制定嚴格的限制措施。“因為對公眾的健康造成影響和危害,國家會付出巨大代價。”
接種乙肝疫苗 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推廣預防乙肝的策略是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我國也要求,嬰兒出生以後24小時之內接種疫苗,越早越好。
“我國乙肝主要母嬰傳播,所以對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感染最主要的手段。”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梁曉峰説,2006年乙肝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1歲以下兒童乙肝感染率已降到1%以內,接種疫苗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1982年註冊乙肝疫苗。1992年將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國家計劃免疫管理,接種疫苗要自費。2002年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實行免費接種。梁曉峰説,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證實。
因為個體差異,有一些人接種以後可能查不到抗體。對此,莊輝建議,這類人最好用其他不同種類的乙肝疫苗,或者加大劑量來進行免疫,以使他們産生抗體。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生的孩子,最好一生下來就注射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進行聯合免疫。
我國現在是免費給新生兒和15歲以下兒童接種,同時鼓勵高危人群積極接種乙肝疫苗。莊輝透露,我國正在制定下一個乙肝控制規劃,今後也有可能對高危人群實施免費乙肝疫苗的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