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實現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環境經濟雙贏
——廣東南海區探索環保新道路促進經濟發展的調查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南海隸屬廣東省佛山市,面積1074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8萬,流動人口105萬。近幾年,南海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始終堅持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將節能減排作為硬抓手,充分利用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使得産業得到顯著提升,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環境與經濟的雙贏。2007—2008年SO2、COD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別為13%和5%,萬元GDP能耗年均下降8%。南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中表現搶眼,經濟發展一枝獨秀、逆勢飄紅,在珠三角地區經濟增速第一。
一、南海探索環保新道路的基本做法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南海提出“為了更好地生活而發展”、“環境就是財富,環保就是民生”的發展戰略,在實施結構減排、優化産業結構、改善環境質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思路,採取一些新做法,積累不少新經驗。
(一)引導與倒逼並用,助推企業和諧轉型
南海充分運用污染減排的倒逼機制,積極採取落後産能退出辦法,在實施嚴格的地方準入標準和淘汰計劃同時,出臺“環保貢獻獎”、“轉型轉産獎”等經濟激勵或補償政策,引導重污染企業主動退出,大大降低企業關停的爭端和不穩定因素。僅2008年,區鎮兩級用於節能減排治污專項獎勵資金就達1.6億元。南海財政預計讓利和投入超過13億元,在産業轉型后土地使用確權及出讓、項目引進、轉型轉産投資等方面進行獎勵,通過優惠政策和資金杠桿助推企業轉型升級。退出補償機制的建立,加快了南海區産業結構調整步伐,形成了重污染企業從“要我退”向“我要退”的局面。
(二)多管齊下,推動産業向環境友好型轉化
2009年,南海對污染相對集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區域,強力開展重點的、全方位的綜合治理,關閉44家企業,整治提升8家企業,SO2、COD分別削減7774噸和450噸。在不同功能的規模化園區實行統一供水、統一供汽、統一污水處理的“三統一”,推行産業配套發展、環境治理有保障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如西樵紡織産業基地實施“三統一”産業園區建設,使30多家印染企業互為關聯、互為産業鏈,減排5000噸COD,集聚了年産值達100億元的紡織、服裝及其關聯的上下游企業,有力推動西樵紡織業集群發展。
南海以“轉移企業而不是轉移污染”為原則,大力推進“雙轉移”(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通過配套政策資金、雙向服務、落實責任、創新工作方式等,使“雙轉移”成為優化南海環境、提升轉入地經濟、打造雙贏局面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轉移企業109家,培訓、接收區內外勞動力分別達8000多人和43000多人。
(三)城鄉一體統籌,促進環境質量穩步轉優
南海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重新規劃覆蓋全區的生活和工業污染治理建設工程。今後兩年,將建設污水處理項目48個,收集管網建設項目23個,完成區內1530公里河涌治理和19個泵站建設。延伸至城鎮、農村的污水處理及管網工程建設全面鋪開,項目完成後,全區城鄉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7%,相當於日本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河涌截污、疏浚、水資源調度等措施,讓河涌“休養生息”,被污染的河涌正朝著生態恢復的健康方向發展。
兩年來共投入近3500萬元,初步建成覆蓋全區的環境監測體系,環境監管體系延伸到鎮、村。各鎮組建了環保辦、環境監測分站和環境監察中隊,不少村設有專職環保監督員。由於成功構建科學有效的城鄉污染防控體系,全區環境質量逐年好轉。
(四)點面結合,實現“三舊”向“三新”轉變
通過“三舊”改造,實現從“舊城鎮、舊廠房、舊村居”向“新的城市形態、新的産業形態、新的生活方式”轉變,與節能減排、都市型産業、土地儲備和城鎮化建設緊密結合,使整個區域環境得到改善,為南海的結構調整打開了一個“向前疏導的門”。“三舊”改造,首先是“騰籠換鳥”,促進産業優化升級。如夏西村在原來的舊工業區上開發新的工業小區推動産業轉移,經營收益是原來舊工業區的三倍以上。其次,村鎮容貌煥然一新,拓展都市型産業空間。如桂城對舊佛平涌及周邊環境的改造,使城區水環境大為改善,周邊區域地價大幅增值,成為金融、高科技等都市型産業集聚示範區。三是實現集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位於廣佛商貿走廊中心位置的大瀝鎮新都會項目,佔地45畝、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整合原有零亂低矮的舊廠房、店舖、住宅改造而建成大型購物中心、四星商務酒店和甲級寫字樓,投資強度達1500萬元/畝,土地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二、南海探索環保新道路的主要成效
經過三年的探索和實踐,南海的産業結構更優,人居環境更靚,區域品位更高,經濟發展更好更快,環境與經濟的關係更融合。
(一)産業結構得到顯著優化
南海結構減排促進産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形成了市場競爭力很強的産業形態。由陶瓷、有色金屬、紡織、玻璃為代表的傳統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産業初步轉成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産業,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成效顯現。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2008年産值已經突破300億元,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2008年的總産值比2005年增長近10倍。正在建設的“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被列為省七大金融創新平臺之首。
(二)區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
都市型産業産值連續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液晶顯示、汽車配件等地區新興産業産值近兩年平均增長分別達525%和96.3%。2007年以來,GDP年均增長19%以上,人均GDP年增幅23%,2008年全區GDP達1490.8億元,人均GDP為71922萬元,2009年上半年實現GDP增長13.2%,比廣東省平均水平高出6.7個百分點,在珠三角地區排名第一。近三年全區稅收年均增長20%以上。
(三)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結構調整大幅度降低了資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産業結構的優化使南海的環境與經濟關係趨向融合。自2005年以來,同期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出現穩中有降的趨勢,單位GDP能耗從2005年的1.04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2008年的0.766噸標準煤/萬元。COD和SO2年排放量穩步下降,其中SO2的削減主要依靠結構減排,而不是依靠末端治理實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持續上升,由2006年的87.8%提高到2008年的96.9%,六大河段14個監測斷面有6個達到III類水質,斷面水質平均綜合污染指數下降30%以上。
(四)社會和諧得到有效保障
據統計,2008年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度提高到84.8%,刑事案件立案數下降到96件/萬人,報警數比2005年下降42.6%,人民群眾享受到社會和諧帶來的安寧,“近者悅,遠者來”,實現了“經濟在上升,污染在減少,生活在改善”。
三、南海探索環保新道路的有益啟示
南海區充分利用環境保護的倒逼機制,引導企業關閉退出或改造提升,調整産業結構,有效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良性互動,走出了一條符合地方實際的環保新道路,其基本內涵為:減排倒逼,産業轉型;政府有為,主動調整;強力治污,和諧推動;疏堵結合,政策引導;城鄉統籌,環境再造。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生動實踐,是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的有益探索。南海的探索和實效,對其他地方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具有重要啟示。
啟示一:産業結構調整是應對金融危機的優先選擇
南海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集中整治城鄉環境,有效拉動內需,優化經濟結構,結果是COD和SO2排放下去了,但GDP不降反升,“率先突圍”。這充分説明,結構調整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措施。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對於應對金融危機乃至後危機時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啟示二:結構減排是環境保護的主攻方向
南海污染減排主要依靠結構減排。工程減排是當前多數地區污染減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屬於末端治理方式,主要在於解決歷史欠賬和新産生污染物的治理,未來潛力不大、綜合效益不高。南海結構減排,效果非常明顯,不僅較好地完成了減排任務,而且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産生、資源能源消耗,把污染減排從“末端”推向“中端”和“前端”。如何更加有力地推動污染減排由末端治理減排向結構減排轉變,將是“十二五”時期環保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啟示三:保護環境是促進綠色發展的源泉活水
南海沒有把結構調整看作負擔,而是以發展和增值的理念來看待環境保護和結構調整,以“環境再造”來帶動區域升值。把對區域環境治理的投入作為一種投資,使環境保護成為綠色發展的核心內容,政府、企業和居民一致認同,都能夠從中獲益,實現了綜合效應。
啟示四:工業污染防治是環境與經濟融合的關鍵著力點
南海鐵腕治污,和諧推進,實現了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和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到2020年前,我國不少地區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必須加大工業行業污染防治力度,從産業、産品、企業規模等入手,強化過程控制和集中治理,推動綠色增長,最終達到環境與經濟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