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南國寶島鑄豐碑—海南解放60週年成就回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海口4月30日電(記者孫志平、趙葉蘋)2010年5月1日,是海南解放60週年的日子。連日來,海南舉行“解放海南的英烈永垂不朽”紀念碑揭幕等多項活動,深情緬懷為解放海南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激情展望海南美好的未來。

    撫今追昔,最能告慰英烈們的是:硝煙過後,綠色寶島迅速創造了在北緯18度大規模墾荒植膠的神話;建省辦特區22年,這個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經歷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輝煌的跨越;正在全力推進的國際旅遊島建設,使海南正大步邁向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放下刀槍去墾荒——建成全國最大橡膠基地

    鬱鬱蔥蔥的海南島上,680多萬畝橡膠林星羅棋佈,增添著這個熱帶島嶼的翠綠。如今,海南年産幹膠近30萬噸,面積與産量均佔全國一半以上。這座綠色豐碑,由解放海南的勇士們和幾代海南人共同鑄就。

    1951年,西方列強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並脅迫産膠國家不得賣給中國橡膠,國內工業生産受到很大制約。此時,黨中央果斷作出“建設我們自己的天然橡膠基地”的決定,海南島當仁不讓地接過中央賦予的神聖使命。

    海南島位於北緯18度以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寶島。源於巴西亞馬孫河熱帶雨林中的橡膠樹,是一種喜溫怕寒的樹種。這也就決定了海南島是最適宜種植橡膠的熱區。但西方一些權威人士曾經斷言:“北緯15度線以北不能種膠。”

    衝破禁區,海南島開始建設新中國第一個天然橡膠基地。出任華南墾殖局局長的葉劍英元帥,多次深入海南島腹地規劃膠園建設。

    剛剛走出炮火硝煙的瓊崖縱隊和南下的部分解放軍官兵,于1952年2月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工程第一師。這些曾經出生入死、屢建戰功的殺敵英雄,在革命勝利後,又以新的姿態,同翻身農民、歸國華僑和一批農林院校畢業生並肩戰鬥,在片片荒原上,拉開了新中國大辦橡膠種植業的序幕。

    經過50多年艱苦卓絕的研究、探索,墾荒將士與橡膠研究者一道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不僅成功地建設起新中國第一個天然橡膠基地,而且使我國躋身世界第五大産膠國。

    建省辦經濟特區22年——海南進入歷史發展最快時期

    1988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使這個封閉落後的邊陲海島,跨入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如何利用好國家賦予的政策優勢?海南在不斷嘗試中成長,先後經歷“洋浦風波”“房地産泡沫”以及金融信用危機。海南人從教訓中領悟出一個道理:要發展,必須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在全國一盤棋中尋找自己的方位,探索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1996年新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省兩地”發展戰略,即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我國新興工業省和熱帶高效農業基地、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

    1999年2月,海南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出建設“生態省”的決定,強調在搞好經濟的同時,必須保護好這方“凈土”。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發展工業的“三不”原則,即堅持“不破壞資源、不污染環境、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

    在生態立省戰略方針的指導下,海南先後出臺27項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制定20多項與環保有關的政府規章,先後投入120多億元用於退耕還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治理、採空礦區生態恢復、海洋生態保護,啟動全省海防林建設工程,實施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關閉85家小橡膠廠。

    從“九五”末期開始,海南經濟開始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隨後,海南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特點是,經濟發展主要靠技術先進的大企業的幾個點,建設一批能達到環保嚴格要求的大項目,而不是靠遍地開花的一般中小企業這個面來帶動。不與兄弟省份比速度,不接受落後産業轉移。經過幾年發展,海南油氣化工、汽車、林漿紙一體化等新型工業初具規模,熱帶高效農業不斷壯大,旅遊度假勝地已經形成,生態環境繼續保持一流,走出了一條發展與保護同步、經濟與生態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4月29日下午,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衛留成在慶祝海南解放60週年大會上説,60年來,海南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海南實現了經濟社會健康、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産總值由1987年的57.28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646.6億元,是建省前的28倍多;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由1987年的925元增長到2009年的19166元,是建省前的20倍多;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78億元,是建省前的60倍多。

    建設國際旅遊島——大特區迎來發展新機遇

    2010年1月4日,《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發佈,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由地方決策上升為國家戰略。

    《意見》描繪了我國最大經濟特區的發展新藍圖:今後5至10年,建成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意見》提出,海南要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

    這是基於海南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的科學決策。衛留成説,22年前,中央決定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開啟了海南發展波瀾壯闊的新紀元;22年後,中央又決定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必將掀開海南發展輝煌燦爛的新篇章。

    海南解放60年、建省22年來,已經逐步建成獨具特色的産業發展格局,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迅速崛起。迄今,海南已擁有旅行社248家、星級旅遊飯店238家、各類旅遊景區景點55家,旅遊業從業人員16萬人,初步形成吃、住、行、遊、購、娛配套的旅遊接待體系,具備年3000萬人次的接待能力。2009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250萬人次,同比增長9.2%;旅遊收入211.72億元,增長10.1%。

    海南省省長羅保銘認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沒有先例可循、沒有模式可鑒,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體制上不斷創新,這對海南是一個挑戰,一份責任。

    作為建設國際旅遊島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今年3月,海南成功舉辦首屆博鰲國際旅遊論壇;航天主題公園、熱帶海洋公園等一批大型旅遊項目將於年內啟動建設;海南還將對主要旅遊基礎設施、旅遊路線的標識系統甚至包括旅遊廁所進行全面改造等。這些項目將成為海南區域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衛留成説,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決策已産生明顯的政策效應,海南經濟整體呈現強勁增長態勢。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國內生産總值實現479.67億元,同比增長25,1%,創1993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增速居全國第一;全省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8.6億元,同比增長61.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4.1億元,同比增長88%,創歷史同期最好成績。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分析説,國際旅遊島建設長遠目標的實現,將使海南真正成為一個在中國最開放的、發展速度最快的、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個寶島。

 
 
 相關鏈結
· 海南:整治旅遊環境 加強輿論監督 塑造良好形象
· “解放海南的英烈永垂不朽”紀念碑落成
· 紀念解放海南60週年圖片展在海口開展
· 海南:一系列措施加強旅行社和導遊管理
· 一季度海南出口亮點頻現 3月進出口值創年內新高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