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將於7月1日-9月23日開展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6月24日電(記者張建松)為深入了解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及其海洋生態系統的響應,我國將於2010年7月1日至9月23日開展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

    24日,我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在“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整裝待發。考察隊總人數125名,其中有8位來自韓國、芬蘭、愛沙尼亞、法國、美國和我國台灣的科學家,他們將在韓國濟州島登船。

    我國曾于1999年、2003年、2008年開展過三次北極科學考察,系統觀測了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討了北極海洋環境快速變化與我國氣候的關係,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考察數據。

    歷時85天的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我國歷屆北極科考活動中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考察將在前三次科學考察的基礎上,圍繞著“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和“北極海洋生態系統對海冰快速變化的響應”兩大科學目標,進行多學科的綜合考察。

    考察路線基本沿用我國前三次北極考察的路線,考察海區包括白令海峽、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根據考察項目,考察方式包括船基定點站位觀測和取樣、船基走航觀測與取樣、冰站綜合考察、直升機支持考察、浮標與潛標考察、小艇支持考察等六種。

我國開展的三次北極科學考察取得豐富成果

    新華社上海6月24日電(記者張建松)北極地區是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和反饋最為敏感的地區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正在發生快速變化。我國開展的三次北極科學考察取得了豐富成果,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考察第一手數據。

    1999年7月1日,我國開展了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這次考察圍繞著“北極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對我國氣候影響”等科學目標,在為期71天的考察中,考察隊完成了楚科奇海部分海域14個站位的綜合調查,白令海全部公海範圍內42個站位的海洋綜合調查,北冰洋多年海冰邊緣帶的海-氣-冰耦合觀測,多年海冰區的聯合觀測,直升飛機支持的大範圍冰雪樣品採集和全程走航採樣觀測等,為我國科學認識北極提供了第一手觀測數據、信息和資料。

    2003年7月15日,我國開展了第二次北極科學考察。這次考察仍以了解“北極變化及其對我國氣候環境影響”為主要科學目標,在為期74天的考察中,各學科現場調查均取得了全面豐收,獲得了北冰洋和白令海209個站位的海洋水文、海冰、大氣、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質等學科立體實測數據,一些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設備首次在極區海洋得到應用。在這次考察中,“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成功跨越北緯80度。

    2008年7月11日,我國開展了第三次北極科學考察。這次考察緊緊圍繞著“北極氣候變異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機理”,同時開展了北冰洋歷史、生物多樣性等研究。在歷時76天的考察期間,考察隊以白令海、楚科奇海、楚科奇海臺、加拿大海盆為重點考察區域,共完成了132個站位的海洋學調查,1個長期冰站的海冰氣綜合觀測和8個短期冰站的觀測。在這次考察中,“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最遠到達北緯85度25分。

    我國即將於2010年7月1日開展的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將以“北極海冰快速變化機理研究”為核心,開展與海冰大範圍融化相關聯的大氣、海冰和海洋過程觀測與研究,以了解和預測海冰變化趨勢。同時,還將以“北極海洋生態系統對海冰快速變化的響應”為科學目標,開展生態系統多學科綜合考察,為進一步預測北極生態系統變化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相關鏈結
· 我國第四次北極考察即將啟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