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條件下地質災害頻頻敲響警鐘
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水平亟待提升
7月27日至28日,“西部複雜山體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學術論壇”在重慶召開。論壇指出,當前我國正經歷極端災害過程,地質災害防治科技水平亟待提升。
在這次由國土資源部和重慶市政府主辦的論壇上,來自我國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19個重點地區省份國土資源廳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負責人和技術人員,對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包括基礎地質調查工作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機構不健全、專業人員缺乏等。”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本次論壇的目的是如何面對和克服當前的困難,進一步做好極端氣候下地質災害易發區,尤其是複雜山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據統計,我國由極端降雨和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分別佔約40%、18%。近來發生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極端氣候等都是50年一遇、60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與會專家指出,在極端條件下,地質災害異常發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發生的風險比以往更高,地質災害防範難度非常大。受技術水平、投入資金等限制,在極端條件下很多地質災害難於預測和防範。
專家認為,應積極提升地質災害防治的科學技術水平,推廣採用有效的防治手段和儀器設備;地質災害防治應是以政府為主,各部門共同實施,大眾參與的社會性行為。
論壇上,專家們介紹了極端條件下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預警預報、風險評估、大型地質災害發生機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