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類 惠澤子孫——中國百年水電發展紀實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王優玲、趙大春)從1910年中國興建第一座水電站——雲南石龍壩水電站到現在,中國水電走過百年曆程。
回首百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水電每一步發展無不滲透了中國人為改變國家命運所作的艱苦卓絕努力。
中國水電,造福人類,惠澤子孫;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水電裝機從0到2億千瓦的啟示:國運興,則水電興
國富民強,多少中國人為之奮鬥的理想。
1910年,一個積貧積弱的年代,中國水電事業邁出了艱難而輝煌的第一步。
——“在這個國家偏僻的內地,在那遠離世界潮流和西方文化隔絕的地方,也已有人將西方技術成就移植到自己的土地上,一些卓越的知識分子和敢於開拓的人士就是這麼幹的……”
——“從這座電站的建設,我們可以預言,再過一百年中國將是世界上的一個水電大國。”石龍壩電站建設和運營初期聘請的兩名德國工程技術人員在1927年寫道。
百年過後,這個預言已然實現。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水電總裝機僅36萬千瓦,年發電量12億千瓦時。
然而,新中國的成立,中國水電事業翻開新的歷史篇章。
建國不久,中國便排除萬難建成了“自主設計、自製設備、自己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新安江水電站,並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和三線建設時期掀起了兩次水電建設高潮,自力更生建設了一批中小型水電站和三門峽、劉家峽、丹江口、烏江渡、葛洲壩等大型水電站,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優質的電力能源。
改革開放為中國水電事業注入了創新前進的新動力,我國水電開發和建設管理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計劃經濟條件下“人海戰術”式的生産方式一去不復返,外資和集資辦電的新模式和理念被引入,水電投入大、工期長的問題隨之得到解決。
三峽水利樞紐的建設,使百年三峽夢想從宏偉藍圖變成了偉大的工程實踐,三峽工程譜寫了中國乃至世界水電史上的新篇章。
1992年至1999年,我國水電投産連續七年超過300萬千瓦,掀起了水電建設又一次高潮。
到1999年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7279萬千瓦,年發電量2129億千瓦時,裝機和年發電量的世界排名分別提升至第2位和第4位。
進入21世紀,龍灘、小灣、景洪、瀑布溝、拉西瓦等一批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電東送”戰略實施之後開工的大型水電站相繼投産發電。
俯仰之間,日新月異。2004年9月,我國水電總裝機突破了1億千瓦大關;以最近華能小灣水電站4號機組投産為標誌,我國水電總裝機突破2億千瓦,已建成大中小型水電站4.5萬餘座,居世界第一。
從0到1億千瓦,中國水電走了96年,從1億千瓦到2億千瓦,中國水電只用了不到6年。中國水電建設寫下了華麗而堅實的“中國速度”。
發電·防洪·富民:水電建設凸顯綜合效益
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水電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電力。
水電還讓空氣更潔凈,讓風景更美麗。
100年來,我國水電累計發電量72990億千瓦時,相當於替代了27億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億噸。
福建華電池潭水電廠大壩建成投産後,形成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大金湖,風景迤邐。作為“中國丹霞”組成部分,大金湖入選世界自然遺産。
此外,水電建設以防洪、交通、旅遊、養殖、移民致富等綜合效益顯示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了三峽工程,長江中游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洪災對人民生命財産的威脅大大降低,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1500萬人口得到安全保護。
通過小水電開發,實施水電農村電氣化和“以電代柴”等工程,解決了全國二分之一地域、三分之一縣(市)、3億多農民的用電問題。
水電開發地域多處於偏遠山區,由於水電建設很多地方發生巨變:百姓出行更加便捷,部分移民搬入鄉鎮和縣城,閉路電視也進了山村。
在大力發展水電的同時,中國積極探索解決生態、移民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
——2007年12月,《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進一步明確要求,要在保護生態、妥善解決移民問題的條件下,大力發展水電。
有些問題已經得到比較有效的解決:通過對淹沒耕地實行長期補償,實現移民與電站利益共享,達到移民致富的效果;通過大壩分層取水、建設聯合魚類增殖站等輔助方式幫助河段原有魚類生存和繁殖,將環保的內容由過去陸地上的植被保護髮展到水下“看不見的保護”,等等。
不難預見,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21世紀的中國水電建設將能夠實現民生水電、綠色水電、生態水電、和諧水電,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奏響我國能源發展和結構調整的時代強音。
300米壩高的內涵:中國水電事業攀上現代科技最高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與100年前石龍壩水電站安裝德國西門子機組相比,今天自主設計、建造的華能小灣水電站創造了數個世界第一:近300米高的壩體世界第一,裝機難度世界第一,築壩時對兩岸工程的加固難度和工程量世界第一,壩體抗震烈度達到9度,光含釩的鋼筋用了一萬多噸。
300米高壩,巍巍矗立在崇山峻嶺間,宣告中國水電事業攀上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新高峰。
目前全國已建和在建的30米以上的大壩近5200座,其中壩高100米以上的大壩有140多座。最值得驕傲的是,2008年,中國的水電工程經歷汶川地震“大考”,在特大地震下沒有一座水電大壩垮壩。
水電設備工業的發展推動著中國水電的不斷進步。
從1927年中國研製成功第一台水輪機算起,中國水電設備工業走過了80多年的歷程。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我國自主研製生産了混流式、轉槳式、衝擊式水輪發電機組。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逐步向水電強國邁進。
劉家峽、龍羊峽、岩灘、廣蓄水電站單機容量只有30萬千瓦級,三峽和龍灘順利投産共30多臺單機容量70萬千瓦機組。令人鼓舞的是,通過三峽等工程“技術轉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的實踐,我國大型水電裝備製造業僅用了7年時間,就實現了其他國家幾十年的大跨越。我國進入自主設計、製造、安裝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時代。
正在建設或擬建設的溪洛渡、向家壩、拉西瓦、白鶴灘、烏東德等電站,單機容量普遍採用70萬千瓦並擬向100萬千瓦機組邁進。
擁有世界先進水電科技的中國水電在國際水電市場嶄露頭角:蘇丹的麥洛維水電站,馬來西亞的巴貢水電站等等,都由中國水電建設者建造並提供設備。水電已成為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未來,豪情滿懷。中國水電事業前程似錦,中國水電人任重道遠。
新起點·新目標·新水電—張國寶談中國水電百年
新華社雲南南澗8月25日電(記者王優玲、趙大春)1910年,我國興建了第一座水電站,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居世界第一。百年間,我國水電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走過了滄桑歲月。
在工業化和現代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我國在能源經濟領域面臨著艱巨的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任務。在新的起點上,我國水電將有什麼樣的發展原則和方向?水電應當如何迎接新挑戰?如何發揮新作用?就此,記者採訪了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 >>>詳細內容
能源局隆重召開水電100年紀念大會 明確工作重點
100年來,我國水電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是查清了水力資源狀況;二是水電開發規模不斷邁向新臺階;三是水電壩工技術進入國際先進水平;四是水力發電設備國産化水平顯著提高;五是大型水電站的建設推動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技術屢攀新高峰;六是水電開發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綜合效益。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