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驗與中國貢獻——寫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
這是兩個孩子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東富鄉東升村的玉米堆上玩耍(2008年9月30日攝)。2004年至2009年,中國糧食生産在經歷眾多自然災害影響的情況下,依舊實現了産量連續6年保持增長。這一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中央指定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好政策,靠的是各地各部門穩糧增收的有力措施以及廣大農民在中央政策鼓勵下種糧積極性的持續升溫。連續6年糧食增産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探索糧食自給戰略結出的碩果。60年的糧食發展之路向世人證明:中國人完全可以自己養活自己。
今天,作為一個正在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堅持糧食自給戰略,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中央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加之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糧食生産的推動作用,使得中國在充分尊重億萬農民群眾首創精神的前提下,成功解決了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孫英威、董峻)目前全國大面積的秋糧收穫工作已近尾聲。每年的這最後一季收成,將決定當年全國的糧食是否豐收。令人高興的是,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表示,秋糧産量有望獲得較好收成。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這個好消息讓人振奮。
連年豐收的糧食在供給13億中國人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消除饑餓貢獻著力量。從糧食受援國到捐贈國,中國用自己的行動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得到受援國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讚賞。
成功養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
“今年小麥收得晚,玉米種得緊,剛開始的時候長得也不好。”河北趙縣南白莊農民商貞國,家裏的12畝地現在全種了玉米。之前地裏的一茬小麥,由於收割時間晚了一個星期,加上光照比往年少,對後面的玉米種植造成了影響。
“縣裏的農技員説,多施一遍鉀肥能讓玉米稈更直,風吹不倒。後期的管理跟上了,即便天公不作美,也影響不了産量。果然收成不錯。”商貞國望著自家院子裏剛剛收穫下來的一堆堆玉米,喜滋滋地説。
從2004年到2009年,中國已經連續6年實現糧食增産,打破了糧食生産上三四年一個波動週期的“增增減減”規律。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手減免農業稅收、一手直接補貼農民等措施,效果立竿見影,當年增産糧食775億斤,成為中國歷史上糧食增産最多的一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對那一年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記憶猶新。
這是福建省建陽市溪源村種糧大戶許建元在糧食收購點領到3000元賣糧款(2009年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政府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到2009年,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四項達1230.8億元。從2004年起,國家還連年穩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為中國糧價應對國際波動豎起了一堵堅實的“防火墻”。
從實施優質糧食産業工程到增加對糧食主産區的投入,從加快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到嚴格保護耕地,從加強農田水利和生態建設到堅持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中央政府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民的利益,調動了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對中國實現糧食連續增産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努力,中國糧食播種面積連年增加,産量連年增長。2009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16.35億畝,比2003年增加1.44億畝;糧食總産10616億斤,比2003年增加2002億斤。2004年以來,中國糧食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為全球消除饑餓努力樹立典範
“中國的成就讓其他國家在戰勝饑餓方面充滿了信心,鼓舞效果非常明顯。”聯合國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主任韋安夏日前接受採訪時説,“中國以前是忍受饑餓的國家,但現在已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中國不僅是我們的經濟來源,更重要的是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典型。”
從1979年到2005年,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在中國實施了70個援助項目,累計向中國提供了400萬噸糧食,3000萬人從中受益。
而從2005年那一年末開始,經商中國政府同意,聯合國糧食計劃署不再向中國提供新的無償糧食援助。甚至,中國在停止接受援助的當年,就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歐盟的世界第三大糧食援助捐贈國。
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少數創始成員國之一,中國還積極履行成員國義務,廣泛參與和支持配合糧農組織的各項活動,向糧農組織交納的會費不斷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每年300多萬美元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萬美元。2008年9月,中國宣佈向糧農組織捐款3000萬美元成立信託基金,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業生産能力。
據農業部有關人士介紹,實施“糧食安全特別計劃”框架下的“南南合作”是中國與糧農組織之間的重要合作形式。該合作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派遣中國農業專家和技術員的方式,幫助當地發展農業生産,提高糧食安全水平。
從1996年至2010年8月底,中國已向非洲、亞洲、南太平洋及加勒比地區23個國家派遣了800多名農業援外人員,涉及種植、畜牧、水産、水利、園藝等多個領域。“南南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受援國政府和民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讚賞。
自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辦以來,通過雙邊渠道對非提供農業援助,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業部與商務部強化溝通協調,制訂工作方案,在讚比亞、貝寧等14個非洲國家完成了農業示範中心的可行性考察、國內調研、專業設計考察和實施方案評審等工作。目前,14個示範中心已全部開工,其中已有一個示範中心竣工。
中國經驗昭示新“糧食安全觀”
依靠自身力量穩定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重大貢獻。中國已經用自己的探索告訴世界,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是如何實現並保持的。
不管多豐富的資源,如果拿13億人來平均的話,都會顯得十分窘迫。目前,中國人均耕地和水資源分別只有0.1公頃和2200多立方米,只佔世界人均水平的40%和28%左右。而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人口增加、耕地減少、糧食需求增長等趨勢不會改變。
因此,中國政府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始終高度重視和支持糧食生産發展,通過採取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依靠科技進步,加大農業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目前,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進口彌補外,小麥、稻穀、玉米三大品種産需基本平衡。
近年來,中國糧食增産數量的2/3依賴於單産水平提高。良種良法、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節水灌溉技術、防災減災保護性耕作技術和避災技術、農業機械化技術等,都有利於提高糧食單産和總産。據預測,通過技術進步,到2020年,中國糧食單産可增加17%、總産可增加170億斤。
在加強科技的同時,中國對糧食的支持保護政策也不斷完善。2004年在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的背景下,糧食主産區先後實行了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至今,水稻和小麥主産區已先後多次啟動了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實施以來,中國的糧食價格總體水平保持了穩中上漲的趨勢,小麥與稻穀價格總體保持了高位運行的態勢,糧食價格的上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有效地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我國糧食豐産從科技進步中獲得源源動力
這是江西南昌生態環境與農業氣象試驗站的兩名科技人員在稻田生態監測儀旁進行早稻生育狀況觀測(2004年5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近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調研秋冬種生産時表示,全國已收穫秋糧作物8.27億畝,完成應收面積的七成以上,秋糧豐收已成定局,為穩定世界糧食供求再次作出貢獻。
糧食安全,全球關注,尤其是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什麼在耕地、水資源日趨緊張,近年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不利條件下,支撐了我國糧食的豐産?
“是農業科技進步!”10月16日,年近五旬的江西南昌農民李錢水在自家連片的稻田裏告訴記者。記者看到,稻田裏籽粒飽滿的稻穗已披上了金色的外衣,秋風吹過,稻浪翻滾。
國家的豐糧科技工程幫了農民大忙。李錢水咧開嘴笑得燦爛:“農技人員手把手在田間指導,咱沒文化的也掌握了好多新技術哩!”
李錢水説自己原來不相信那些戴眼鏡的書生,感覺科技不如自己祖祖輩輩種田的老傳統實在。可事實卻證明自己錯了。
就拿育秧來説,水育改旱育,用塑料秧盤進行薄膜育秧,爛秧基本沒有,每畝早稻常規稻的用種量從7.5公斤下降到4公斤。原來下肥,耕田時一股腦兒全下到田裏,如今也開始給稻田“少吃多餐”。
近年來,老李家稻田産量年年攀升。更令他高興的是,因為種的是優質稻,賣價也好。
李錢水家所在的南昌縣廣福鄉是鄱陽湖平原的魚米之鄉。他所説的豐糧科技工程是2004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重大項目,覆蓋我國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12省的糧食主産區,以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為主攻方向。
經過近7年的努力,累計建設豐産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6.83億畝,共計增産糧食4008.68萬噸,每畝每年節本增效100元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89.38億元,為我國糧食增産豐收“保駕護航”。
“項目有效提升了我國糧食生産能力與科技創新水平,集成了一大批具有區域特色的三大糧食作物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栽培技術。”工程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趙明研究員對記者説。
這是在黑龍江省八五六農場,工人們在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2008年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同時,工程引領了全國超高産産量創新。
——長江中下游稻麥兩熟制單季稻畝産超過900公斤,雙季稻高産攻關畝産達到1325.2公斤;
——黃淮海冬小麥/夏玉米創造了一年兩熟畝産達1770.5公斤的新紀錄;
——東北地區刷新了春玉米連片畝産1183.49公斤雨養條件下的高産紀錄和百畝連片玉米機械化栽培1066.9公斤的紀錄。
這些高産典型引領了我國糧食主産區高産的發展方向,體現了自主創新挖掘糧食豐産的巨大潛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有效保障糧食安全的科技實力。
“國家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只是我國政府科技興農的眾多舉措之一。“科技入戶”“萬畝高産創建”等工程、項目也給糧食豐産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近年來,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強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加大良種良法選育推廣力度,提升了農業科技支撐水平。”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説。
2004年至2009年,全國新增農田灌溉面積67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500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1%,提高15個百分點,糧食畝均産量達到649斤,提高33斤。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4大糧食作物綜合優質率達到70%,提高20多個百分點。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步提高,近3年糧食總産量連續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農業科學家和數億農民的辛勞。日前,喜迎80大壽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雄心依舊。他説:“我這個‘80後’還有個願望,就是90歲的時候還要爭取實現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達到畝産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
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生産世界25%的糧食。這是中國人已經創造的奇跡。不久前,我國又提出到2020年糧食生産能力再增加1000億斤的新目標。
“在産需矛盾不斷加大,全世界耕地、水資源日趨緊缺,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實現再增産1000億斤絕非易事,還是要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興農的道路。”趙明研究員説。
我國“糧豐工程”近5年來共增産糧食逾4000萬噸
圖表:我國“糧豐工程”近5年增産糧食逾4000萬噸 新華社發
新華社南昌10月9日電(記者 胡錦武)記者9日從科技部會同農業部、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在江西南昌召開的“糧食豐産科技工程現場觀摩會”上獲悉,“十一五”以來,科技部通過實施“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在項目的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累計建設工程面積達6.83億畝,共計增産糧食4008.68萬噸。 >>>詳細閱讀
"中國式從容"——我國成功應對國際糧食市場波動
新華社南昌10月3日電(記者林艷興)10月1日,美國芝加哥農産品期價全線暴跌,玉米市場創下今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小麥市場當周5個交易日持續下行,大豆市場創下8月份以來最大單周下跌。
資本市場上的利空,或許是現實世界的利好。業內人士分析,6月份以來的國際糧價暴漲可能已告一段落,進入調整,世界再次度過了一輪糧價上漲的威脅。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