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2月3日電(記者 連振祥)驅車河西走廊,不時會看到宛如森林的風車。憑藉豐富的風力資源,以河西走廊為依託,甘肅省全力打造“風電三峽”,使風電成為“十一五”期間甘肅發展最快的産業,河西走廊也從古絲綢之路演變為中國的一條新能源長廊。
原計劃於今年底完成裝機任務,但是9月底就已經實現,中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提前三個月正式竣工。
3500余個風機,516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在河西走廊西端綿延200余公里的戈壁沙漠上,甘肅打造的“陸上三峽”已經初具規模。
這是“十一五”期間甘肅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措施。一個傳統的能源原材料省份,以新能源為突破口,追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甘肅既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能源基地,也是全國清潔能源尤其是風能資源極為豐富的省區之一。記者從甘肅省發改委了解到,按照甘肅風能資源評價成果,甘肅風能資源理論儲量2.37億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西部,年有效風速時數在6000小時以上。而酒泉境內的瓜州縣、玉門市和肅北馬鬃山地區一帶因獨特的喇叭口地形,在季風的作用下,形成了豐富的風能資源,被稱為“世界風庫”。因而這一區域成為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可利用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風電機組年有效利用小時數在2300小時以上,可開發風能在4000萬千瓦以上。
以清潔能源來改變傳統産業結構,甘肅提出了打造“陸上三峽”的構想。
2007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准在甘肅酒泉建設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風電工程。2009年8月8日,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按照國家批復的規劃,2010年完成一期裝機516萬千瓦,2015年達到1271萬千瓦。
記者近期在酒泉風電基地了解到,這個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截止到10月31日,酒泉風電基地裝機已經達到536萬千瓦,其中115萬千瓦裝機實現並網發電。
事實上,甘肅風電的發展已經有10餘年的歷史。1996年,甘肅潔源公司從丹麥引進4臺300千瓦風機,建立了第一個試驗性風電場,于當年6月建成投産。試驗風電場通過4年的運轉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從2001年到2006年,潔源公司陸續實施了一、二期續建項目和三期技改項目工程,使三十里井子風電場累計裝機142臺,裝機容量達10.9萬千瓦,在全國風電裝機規模名列第五位。
此後,大唐集團、中國電力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等先後在甘肅開始興建風電場,至2007年底,酒泉市已建成玉門潔源、低臥鋪和瓜州向陽、大梁、北大橋等5座風電場,裝機達41萬千瓦。2008年裝機總容量突破100萬千瓦,2009年達到220萬千瓦,2010年的目標是完成516萬千瓦,事實上已經超額完成,截至11月底,酒泉風電基地裝機達到了536萬千瓦。
不僅僅是風電,光伏發電在甘肅也實現了長足發展。
2008年起,國家先後在甘肅佈局了我國新能源的“兩個第一”: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第一個10兆瓦光伏並網發電特許權項目。甘肅省發改委副主任陳春明説,很顯然,酒泉是國家佈局的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發展實驗室。
我國第一個光伏並網發電特許權項目中廣核敦煌太陽能項目目前已經建成。2009年3月,敦煌10兆瓦光伏並網發電特許權示範項目招標,中廣核聯合體中標,設計裝機容量10兆瓦,年發電量1637萬千瓦時。與此同時,國投華靖跟標建設一個10兆瓦項目。這樣,我國最大的兩個10兆瓦光伏並網電站同時開始在甘肅建設,該項目被稱為我國光伏並網發電市場的第一塊“試驗田。”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兩個項目已經全部建成,僅中廣核敦煌太陽能項目已累計發電400多萬度。“這個示範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為我國大型光伏並網發電項目在投資、建設、開發、運行等方面探索了路子,也為確切掌握光伏發電各個環節諸如建設成本、施工工期、實際發電量等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廣核敦煌太陽能項目總經理王志剛説。
據了解,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甘肅將河西走廊打造成了新能源走廊。如今,從河西走廊東端的武威市開始,先後有涼州、金昌、民勤、金塔、肅州、嘉峪關等市縣區在進行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西出嘉峪關,更是可以看到綿延200余公里的“白色森林”。
記者了解到,在風電場建設的帶動下,甘肅風電裝備製造業也快速發展。僅酒泉風電設備産業製造園就落戶30家企業,其中中國風電設備總裝的前“三強”華銳、金風、東氣,以及葉片製造前“三強”中材、中復、中航等全部落戶園區,截至10月31日,酒泉風電裝備製造業銷售收入達到259.84億元。
對“風吹日曬”的情有獨鍾,使作為我國傳統能源基地的甘肅開始步入“清潔發展”的軌道,以傳統能源為基礎的産業結構開始漸變。據了解,發展風電使甘肅二氧化碳排放的難題大大緩解。據酒泉市發改委測算,按照風電機組滿負荷發電2300小時計算,1000萬千瓦裝機年發電量達230億度。1271萬千瓦風電項目2015年全部建成後,每年可節約和替代標準煤10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0多萬噸。
“在甘肅省的試驗,為我國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創造了條件。”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教授戴慧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