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齊中熙 賈遠琨)京滬高鐵30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條世界上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鐵將京滬時空距離縮短到不足5小時。然而,鐵路作為最大眾化的交通工具之一,高鐵開通之際,我們仍應關注不同層面群眾的需求,為出行旅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
中國已經進入“高鐵時代”。到“十二五”末期,我國鐵路運營的總里程要從現在的9.1萬公里增長到12萬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鐵路將達到4.5萬公里。可以預見,高鐵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方式。
然而,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一定差距,鐵路建設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不能“一刀切”。一部分人在享受高鐵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畢竟還有一部分人坐不起高鐵。對於他們來説,出門在外更看重的還是票價,而不是時間。
此次京滬高鐵開通,鐵路部門安排了時速300公里和250公里兩種速度等級的列車,既有1750元高檔的商務座,也有相對較低的410元的二等座。更重要的是,原有的京滬鐵路仍然保留了136.5對客車,同時還增加了5對普速列車。其中包括了直達特快列車、特快列車、快速列車和普通旅客列車,並分別設有軟臥、硬臥、軟座和車廂。最便宜的硬座票價158元。
這樣一來,總共會有7種類型的列車、23種不同票價的座席,可供旅客選擇:商務人士可以選擇時速300公里、高檔的商務座;外出打工、上學的可以選擇最普通的列車、最便宜的硬座。這樣就基本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客的出行需求。
“十二五”期間,鐵路部門將合理安排建設規模。其中,“四縱四橫”主通道的高速鐵路按時速300公里建設;高速鐵路延伸線、連接線及城際鐵路按時速200—250公里建設;客貨並重的鐵路以及中西部大部分鐵路按時速200公里以下建設。
要快,有快的方式,要慢,也有慢的權利,鐵路作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就是要留給旅客、留給市場自由選擇的權利。高鐵的開通,在方便越來越多人的同時,要更多地為旅客著想,為各個層面的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