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19日電(記者 張樂)經過25年的研究和探索,位於國際領先水平的中國“人工肝”技術正在為越來越多的重型肝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所謂“人工肝”技術,就是一種利用血液凈化技術暫時替代肝臟功能,使肝細胞得以恢復再生,並最終挽救病人生命的醫療新技術。早在25年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和她的科研團隊就開始了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究。其研究成果不僅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和國家重大科研專項,而且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目前,這項嶄新的技術已被國際醫學界認定,開闢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的新途徑。
“與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統能夠暫時性地取代受損的肝臟‘行使’各項功能,這包括:清除肝臟內的黃疸和毒素,補充需要肝臟自身合成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質。”李蘭娟院士説。
來自浙江大學附屬一院的臨床統計顯示,運用“人工肝”技術後,該院的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轉率由21.1%上升至88.1%,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轉率由56.6%上升至84.6%。通過治療,患者的肝功能顯著改善,血漿內毒素和病毒載量明顯下降,意識障礙消失或明顯好轉。
亞洲人是肝病的易感人群,擁有的慢性乙肝患者佔全球的2/3以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9000多萬的乙肝感染者,3000多萬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重型肝炎患的死亡率高達80%,不少患者因為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或等不到合適的供體而肝衰竭死亡。
目前,“人工肝”技術已成為全國各大醫院搶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這一技術已在全國不少醫院得到推廣和運用,並有超過2萬名患者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