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商務部長:繼往開來擴大開放--寫在入世十週年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2日 10時11分   來源:求是

繼往開來 擴大開放
——寫在加入世貿組織十週年之際

商務部部長 陳德銘

    2001年12月11日,在經歷15年漫長談判歷程之後,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世貿組織)成員,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今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10週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回顧歷史、認真總結經驗,對推進新形勢下的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

    一、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我國搶抓機遇、趨利避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我國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積極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認真履行承諾,充分享受權利,在更大範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營造開放市場環境,推動國民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全面享受了世貿組織成員各項基本權利,獲得了穩定、透明、可預見、非歧視的多邊貿易機制保障。我們緊緊抓住這些有利條件,依託自身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和促進雙向投資。10年來出口規模增長4.9倍,進口增長4.7倍;吸收外資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對外投資2002年到2010年年均增速接近50%。開放型經濟的迅猛發展,有效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産業競爭力明顯增強。10年來,我國製造業進出口總額增長近5倍,汽車、船舶、鐵路機車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自主知識産權産品成為新的出口增長主體。在農業領域,我國積極實施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農業區域佈局和農産品進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主要服務行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服務進口國、第四大服務出口國。

    積極引進競爭與合作,微觀主體活力不斷激發。加入世貿組織後,隨著市場準入程度的擴大,國內市場主體更趨多元。我們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改組和改造,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著力提高吸收外資的規模與質量。企業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積極迎接挑戰,內在活力得到激發。進入全球《財富》500強的中國企業,從2001年的12家增加到2010年的54家。

    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10年來,我國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大幅降低關稅稅率、削減非關稅措施,關稅總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目前的9.8%,開放了100個服務貿易部門。我們積極借鑒世貿組織所倡導的統一實施、透明度和公平貿易等基本原則,大規模開展法律法規清理修改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穩定可預見的貿易制度,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業環境更加開放,市場意識和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多雙邊經貿合作深入推進,國際地位顯著提升。10年來,我國以積極、務實的態度參與多哈回合談判,並順應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潮流,與多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截止2010年底,我國已成為日本、韓國、東盟、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高度重視南南合作,向發展中成員提供力所能及的經濟和技術援助。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機制建設和改革進程,日益發揮出建設性作用。

    與臺港澳地區經貿交流持續發展,“兩岸四地”經濟關係更加緊密。兩岸雙方先後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兩岸四地”均成為世貿組織成員,為深化彼此經貿合作往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近年來,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並實施《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大大拓展了雙向投資與經貿合作的發展空間。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率先在經濟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對於增進兩岸人民福祉、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二、十年發展實踐的經驗與啟示

    1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入世貿組織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經驗彌足珍貴。具體來説,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堅持遵守承諾與運用規則保護髮展自己相結合。10年來,我們從學習規則、熟悉規則到掌握規則、運用規則,逐漸成長為世貿組織的成熟成員。在多哈回合談判中逐步進入核心談判圈,代表性和話語權得到明顯提升。積極利用世貿組織法律框架提供的貿易救濟措施和爭端解決機制,維護産業的正當權益。完善符合世貿規則的産業政策體系,拓展産業的發展空間。事實證明,遵守規則和履行承諾不僅沒有束縛我們加快發展的步伐,相反從體制機制上構建了制度平臺,保障了發展權益,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

    二是堅持擴大開放與把握開放的節奏和力度相結合。我們堅持積極主動開放的原則,既注重在競爭中加強借鑒與合作,同時對一些敏感産業和領域設置了過渡期和(或)例外條款,為國內産業提供了適度的緩衝空間。事實證明,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順應了經濟發展客觀規律,把握住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難得機遇,我們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隨著綜合實力的提升得到了加強。

    三是堅持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與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相結合。我們始終把維護和促進多邊貿易體製作為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與合作的基石,同時務實推動區域、次區域經濟合作和自貿區建設,實現了多邊、區域、雙邊齊頭並進、互動發展。事實證明,順應世界潮流,堅持多邊與區域並舉的“兩條腿走路”策略,使得我們在多哈回合一波三折、區域合作深入發展背景下爭取了主動,既堅持了貿易自由化總體方向,又通過靈活安排促進了區域經濟融合,拓展了互利合作的廣度、深度和維度。

    四是堅持尋求自身發展與承擔國際責任相結合。10年來,我國在抓住機遇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致力於擴大與各方利益的匯合點,量力而行開展對外援助,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承擔與我權利和義務相匹配的國際責任。事實證明,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並非我國國際地位提升後應對“大國責任論”的被動之舉,實屬深層次上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體系並逐步拓展我國利益的內在要求。

    三、對新形勢下繼續通過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幾點思考

    與10年前加入世貿組織時相比,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面臨一系列新變化、新特點。從國際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但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因素有所增多;世界經濟進入低速增長期,各國經濟發展模式面臨調整;國際産業分工合作更加深化,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和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愈益突出;發達經濟體和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實力對比消長,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利益博弈更加凸顯。從國內看,我國逐步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傳統的勞動力等比較優勢正在削弱,社會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土地、淡水和能礦等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經濟總量龐大但創新能力不足,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十分迫切。

    面對這些新變化、新挑戰,如何在借鑒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更好地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第一,充分認識開放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進一步開放的主動性。縱觀百年來世界各國發展實踐和大國崛起歷程,一個共同特徵是善於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加快自身發展。開放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實現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體現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普遍規律。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實踐,是對這一結論的很好詮釋。與10年前相比,當前我國對外開放的基礎更加堅實、條件更加成熟。應堅定對外開放的信心,依託我們已經具備的發展基礎和比較優勢,推動形成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思想共識;在統籌分析各方面利弊得失的基礎上,加快形成對外開放的新思維、新舉措,牢牢抓住並把握好寶貴的戰略機遇期。

    第二,尊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妥善把握和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開放與創新的關係。創新根據模式的不同,可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者是相互聯絡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原始創新為科技創新提供動力源泉,後兩者則強調利用別人的原始創新成果,使自己的創新能力借勢成長,這本身就蘊含了開放的內涵。從國際範圍看,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自身條件消化吸收再創新,是後進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一條必由之路。因此,開放和創新如同保持經濟增長活力的兩個車輪,相輔相成。開放促進創新,創新離不開開放。

    二是開放與安全的關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加深。一方面,開放型經濟由於與外部環境聯絡比較緊密,受外部影響可能性相對較大。同時,開放經濟自身調整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帶來的相互制衡作用也大大增強,使得抵禦外部風險的迴旋餘地和抗擊能力也更強。因此,不應將“經濟開放度”、“外貿依存度”與“外部依賴度”、“經濟風險度”等概念簡單等同起來。應不斷增強我們駕馭開放型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加快完善開放條件下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體制機制,在把握機遇發展自己的同時,將開放風險降到最低。

    三是開放與結構調整的關係。當前,我國正處在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面臨加快調整內外需結構等一系列深層次難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需要我們清醒認識和客觀評估自身的要素稟賦、經濟發展階段和國內外市場競爭條件。總體來看,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以佔世界19%的人口總量,以只有全球平均水平40%的人均耕地面積、全球平均水平約1/4的人均水資源等稟賦條件,全面實現工業化、城市化,這註定是一個離不開全球要素集聚、交換和整合的開放過程。只有主動有效地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大循環,培育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不斷增強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開放本身就是科學發展的題中之義。

    第三,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研究提出新時期對外開放的總體思路和戰略。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應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優化關稅結構,促進進出口更加均衡協調發展;穩妥推進金融、醫療、教育、旅遊、養老等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在競爭中激發活力,推動産業升級;繼續優化對外開放區域佈局,協同推動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實現不同區域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和互動發展;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培育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加快完善對外開放的機制保障,建立開放型經濟的外部風險及安全防範機制;努力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繼續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維護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陳德銘:中國將積極推進全球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

    9月8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2011’國際投資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中國加入世界組織十週年:開放、合作、共贏。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説,中國將認真總結入世十年的經驗,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積極推進全球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為世界經濟復蘇和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斯裏蘭卡總理迪薩納亞克•賈亞拉特納、薩摩亞副總理兼工商勞工部長福諾托、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坎德赫•尤姆凱拉、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裏斯、歐姆龍集團董事會主席作田久男、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德•費爾普斯先後發表演講。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主持論壇。來自國內外的政界、工商界人士及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人員等近千人參加論壇。>>>>詳細內容

陳德銘: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積極融入世界分享發展

    4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舉行以“中國融入世界:分享共贏的十年”為主題的紀念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週年的分論壇。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印度商工部長夏爾瑪、南非貿工部長戴維斯及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傅強恩作為嘉賓出席分論壇併發言,中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易小準主持。

    陳德銘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年,不僅是中國發展最好最快的十年,也是中國積極融入世界,與亞洲及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分享發展成果,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的十年。>>>>詳細內容

 
 
 相關鏈結
· 陳德銘在夏威夷分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和眾院議員
·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分別會見美國商務部長和眾議員
· 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法國戛納接受中外媒體聯合採訪
· 商務部長陳德銘會見並宴請日本經産大臣枝野幸男
· 商務部長陳德銘分別會見牙買加等加勒比四國部長
·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北京會見日本經濟産業大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