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井岡,草長鶯飛,重巒疊翠。
在江西省井岡山市黃洋界景區,身著紅軍軍裝的遊客懷著滿腔熱情,盡情體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一批批遊客帶著虔誠的心情,沉浸于井岡山鬥爭的光輝歷史……雖是旅遊淡季,但來到井岡山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
“厚重的革命歷史、旖旎的自然風光,讓井岡山這塊紅色土地獨具魅力。”井岡山市委書記梅黎明説,近年來,井岡山全力打造“紅色搖籃、生態井岡、精神家園”旅遊品牌,擎起了紅色旅遊發展的大旗,“如今,井岡山已成為人們尋求理想信念的共同精神家園。”
建設精品教育基地
歷時2年零4個月的井岡山革命鬥爭史,為井岡山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巍巍500里井岡,100多處革命遺跡舊址散佈其間,經過歲月的鍛造,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了厚重的歷史感。
為保持紅色資源的恒久魅力,近幾年,井岡山堅持重投入、深挖掘,邊保護、邊開發,全面改造井岡山革命鬥爭年代遺址,不斷豐富和提升景區景點的紅色內涵。
“眼睛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到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過的人們紛紛發出這樣的感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號工程”,新建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展覽面積為老館的4倍,總建築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在布展上,博物館採用“紅色經典、現代表述”的設計理念,大膽使用舞美、三維、聲光電等現代技術,展示紅色歷史,讓井岡山精神鮮活呈現。
據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長肖郵華介紹,博物館已成為傳承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工程”。新館自2007年11月5日正式向社會免費開放以來,平均每天接待遊客4000多人,累計接待遊客達500多萬人次。一位上海的遊客參觀後留言,“井岡山是生命的氧吧、思想的熔爐、人生的加油站。”
現在,又一個融合現代元素打造的精品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即將落成。該教育基地投入使用後,將能容納4000名青少年學生的教學培訓,進一步拓展井岡山紅色資源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創新培訓教學模式
“艱苦卓絕的井岡山鬥爭的勝利,很重要的一條,靠的就是中國共産黨人對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3月16日上午,井岡山江西幹部學院報告廳,83歲高齡、被譽為“井岡山精神宣講第一人”的毛秉華精神抖擻,正在向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輪訓班學員講述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價值。
江西幹部學院負責人裴鴻衛告訴記者,毛秉華義務宣傳井岡山革命史30多年,聽眾達130多萬人次。目前,學院還邀請了在井岡山戰鬥過的紅軍後代,組成“紅軍後代授課團”,並設置《追憶前輩的人生坐標》故事會、《井岡山精神代代相傳》互動教學、《重走長征路》體驗式教學等課程,由“紅軍後代授課團”把父輩的光榮傳統講給學員聽,通過情感再現、互動交流,把烈士用鮮血寫出來的黨史,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和事,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血脈對話”。
江西幹部學院創造性推出的集培訓、參與、體驗為一體的紅色培訓“井岡模式”,是井岡山創新紅色拓展訓練載體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井岡山圍繞打造“全國聞名的國民素質提升地”,依託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和全國各級機關在井岡山設立的培訓基地,適應時代需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推出了“走一段紅軍小路,聽一堂傳統教育課,向革命先烈獻一束花,吃一頓紅軍套餐,看一場紅色歌舞,學唱一首紅軍歌謠”等“六個一”體驗式教學模式,把再現革命情景、體驗紅色文化、考驗自我品格、熔煉團隊精神融合一起,讓學員和遊客産生心靈共鳴、情感共振。
打造旅遊文化品牌
把紅色做成特色、用經典帶動流行、以主流引領多元。近幾年,井岡山探索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打造紅色文化品牌,使紅色文化更加貼近百姓,成為宣傳紅色精神、推動紅色旅遊的重要平臺。
如今在井岡山市新城區拿山紅軍劇場,每晚都要上演一場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這臺在山水實景中由600余名當地農民演出的節目,以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的藝術效果,生動再現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讓遊客在欣賞、互動、感悟中體驗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崢嶸歲月,已成為井岡山遊客的重點節目。
據井岡山市委宣傳部部長鄧紅介紹,《井岡山》是通過市場運作傾力打造的全國第一台表現革命戰爭題材的大型實景演出,是井岡山創新紅色文化表現形式的成功嘗試,自2008年10月開演以來,已演出800余場,觀眾達40多萬人次。
在紅色旅遊的帶動下,井岡山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地區生産總值由2007年的17.38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38.09億元;財政收入由2007年的1.86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5.12億元。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11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15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增長49.31%、39.95%;接待遊客671.0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9.36億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增長119.24%、155.49%。(記者 賴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