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6月15日電(記者 王艷明)從伏羲故里到敦煌石窟,從《絲路花雨》到《讀者》雜誌,甘肅省厚重的歷史遺産與靚麗的文化名片交相輝映。正在深入推進的文化體制改革,讓這片土地進一步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平穩改革,不留尾巴”
2012年4月15日,甘肅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甘肅省歌舞劇院等6個省直文藝院團和甘肅省演出公司等省直文化單位,在蘭州聯合組建了一個大型國有獨資文化企業。
“對於我們這些省直文藝院團來説,改革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既能減輕包袱,輕裝上陣,又能解放藝術創作的生産力。”甘肅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陸金龍説,此次改革壓力很大,對院團負責人和普通職工來説,是一次思想觀念的重大轉變。
甘肅省文化體制改革始於2006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改革的目標是十八大之前基本完成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基本完成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完成有線電視網絡整合。
在這三項改革任務中,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無疑是“重頭戲”,而文藝院團的改革成了人們最關心的對象。
甘肅省文化廳提供的數字顯示,此次文化體制改革,除中央批准7家保留事業體制,省上批准3家劃轉、6家撤銷的單位外,甘肅省共有63家文藝院團全部轉制為企業。初步統計,登出事業法人72家,核銷事業編制2826個。
核銷事業編制,意味著過去旱澇保收的“鐵飯碗”被打破,這對習慣拿工資過日子的演職人員來説,無疑是一次人生的“抉擇”。
“職工利益重於泰山,不穩妥就無從談和諧穩定。”這一改革“底線”,成了各級政府的共識。
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後,甘肅省確定了“成熟一家,轉制一家,平穩改革,不留尾巴”的改革思路,在靈活運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等政策的基礎上,通過“一團一策”“一單位一策”的穩妥改革,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職工利益,確保了改革的平穩推進。2012年5月31日,甘肅省宣佈,中央確定的各項重點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完成。
順應市場初嘗改革“果實”
在甘肅省文化體制改革中,甘肅省雜技團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因為它不光是甘肅省轉企改制文藝院團中“敢吃螃蟹的第一人”,而且在市場大潮中站住了腳跟,實現了華麗的轉身。
“今年4月至5月,《敦煌神女》的觀看人次和門票收入都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0%,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力爭實現毛收入2000萬。”甘肅省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林安對於新一年的演出市場,信心十足。
2009年8月,甘肅省雜技團被文化部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42家試點單位之一,開始了轉企改制的改革。
由於人員多,包袱重,當時甘肅省雜技團的狀況是“不演不賠,一演就賠”,普通職工一個月拿不到1000元的工資,連養家糊口都有困難。
改革成了唯一的“活路”,為開拓敦煌旅遊市場打造的《敦煌神女》推出之後,沒想到越演越火。
“2010年,全年演出612場,毛收入達到600余萬元,2011年演出毛收入突破1000萬元。”李林安説,跟著旅遊闖市場,他們已經探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模式。
改革在給甘肅省雜技團帶來活力的同時,也讓職工的腰包鼓了起來。“現在有的一線職工月收入達5000多元,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李林安説。
甘肅雜技團改制的成功,也為甘肅省其他文藝院團的大膽改制樹立了榜樣。“《敦煌音畫》就是我們面對體制改革創作的一個新的演出項目,搬上舞臺後,發展勢頭很好,我們目標是把它打造成音樂敦煌的符號。”陸金龍介紹,推出順應市場的精品力作,走産業化發展道路,已經成為他們堅定的選擇。
從身份轉換到市場主體
近日,甘肅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蘭州召開,一批改革的先進單位受到了通報表彰,同時改革中需要正視的問題成了與會者的共同關切。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甘肅省國有經營性事業單位雖然已經全部轉企改制,但只是完成了“身份轉換”,距離合格的市場主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由於改制前底子薄,市場競爭力弱,“扶上馬,送一程”成了各國有經營性事業單位改制後的共同期盼。
當“甘肅省財政今年拿出5000萬元專項為文藝院團注入資本金”的消息傳出時,很多改制後的文藝院團非常高興,認為政府沒有把他們“一推了之”。
與此同時,甘肅省文化項目在第八屆深圳文博會和香港文化産業招商引資活動上表現不俗,也讓許多人為之一振。
“在本次文博會上,我省推出重點項目118個,簽訂文化産業項目39個,總金額109億元,在香港舉行的重點文化産業項目推介會和簽約儀式上,我省又有6個項目簽約,涉及資金23億元。”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管鈺年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