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啟動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30日 07時25分   來源:光明日報

    “如果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中醫藥服務就好了。”今年86歲的徐廣勝有頭暈的毛病,每次犯起來,到中醫醫院扎扎針灸,很快就能好轉。醫生説這個病是慢性的,最好堅持長期治療才能避免反復。但是,徐大爺家住北京琉璃井東街,離中醫醫院比較遠,交通也不便利,所以只能病情稍有好轉就停止治療。他家附近倒是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有中醫科,步行只要10多分鐘就到了。但是他告訴記者:“那裏只能提供推拿、理療、刮痧、拔罐等幾種簡單技術,藥品種類也不全,解決不了他的問題,犯了病還得往大醫院跑……”

    像徐大爺一樣,對基層醫療機構有著實際需求,特別是中醫藥方面需求的人很多。但長久以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不健全、基礎設施條件差,加上許多優秀人才不願選擇和從事中醫藥專業,更不願意到條件較為艱苦的基層工作,導致從業人員匱乏。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醫藥發展的步伐,也拉遠了老百姓與中醫藥的距離。

    為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總後衛生部日前聯合啟動實施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明確提出到2015年進一步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基本建立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屆時,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公眾需求日益增長,五成以上看病首選中醫藥

    不久前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0%的公眾關注中醫藥,88%的公眾用過中醫藥,53%的公眾看病首選中醫藥。“這説明了當今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相信中醫藥、需要中醫藥。”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發展有著良好的社會基礎。

    王國強指出,中醫藥是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與西醫藥一道,為維護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中醫藥理論和方法也受到了國際社會和現代醫學的重視。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的整體觀理論思維、個性化辨證論治以及預防保健治未病的優勢與生命力越來越凸顯,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歡迎,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步伐越來越快。“可以説,中醫藥發展態勢良好,前景廣闊,生機無限。”王國強信心十足。

    基層工作仍較薄弱,服務質量水平還不夠高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醫藥事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王國強介紹説,基層中醫藥工作還存在服務網絡不健全,基礎設施條件差,人才匱乏、素質不高,中醫特色不明顯、優勢不突出,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與城鄉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此反映強烈、充滿期待。

    據了解,儘管目前75.6%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5%的鄉鎮衛生院、51.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5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但服務覆蓋面還不夠大,服務質量和水平還不夠高,基層中醫藥工作仍然比較薄弱。王國強強調,基層是中醫藥服務的主陣地,也是中醫藥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沒有基層中醫藥的發展,就談不上中醫藥事業的科學發展,更談不上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2015年基本建立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

    據介紹,此次五部門聯合啟動實施的“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中醫醫院(民族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為龍頭和支撐、社會資本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立,中醫藥服務設施設備基本齊全,人員配備較為合理,素質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力爭使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每個縣(市、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量達到總服務量一定比例,並在“十二五”期間有明顯上升,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需求。

    目前,這項工程在北京已經率先啟動。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趙靜明確表示,到2015年,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在內的所有北京基層醫療服務機構,都要能提供中醫藥服務,基層中醫藥服務量要達到中醫藥服務總量的35%。(記者 田雅婷) 

 
 
 相關鏈結
· 我國中醫藥産業創新十年實現跨越
· 王國強強調:中醫藥繼承創新要遵循自身規律
·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發佈
· 傳統中醫藥有望攻克世界性難題感音神經性耳聾
· 多部門發佈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意見
· 馬建中率中醫藥代表團訪問阿根廷、墨西哥和法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