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杜宇)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至10月份,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722萬套,完成投資10800億元,基本建成505萬套,提前完成年初預定的“500萬套”任務。
今年,保障房建設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另一方面實際在建工程量巨大,在1800萬套左右。
儘管挑戰重重,中央依然加大對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力度。來自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中央財政已下達補助資金2300多億元,比上年全年實際下達數增加600多億元。
另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力度。截至今年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達到6139億元,當年新增1487億元,同比增長47.6%。
為了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今年6月,中央財政還拿出15億元對2011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完成較好的地區給予獎勵。
值得關注的是,財政資金的投向更有針對性。為了解決保障房項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配套的問題,今年中央財政專門安排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與此同時,制度建設步伐從未停歇。《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出臺,質量安全納入住房保障約談問責範圍,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加強……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通過政府保障和政策支持,解決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問題,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也是政府解決民生難題不可回避的職責所在。”
保障房建設順利進行,讓更多住房困難群眾受益。兩個月前喬遷新居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生尚都小區住戶韓英説:“我家住了20多年自建低矮平房,夏天潮、冬天冷,連下水管道都得自己挖。如今通過政府的棚改政策,搬入100多平方米的大高層,這生活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絕不為過。”
事實上,自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明顯提速,“十一五”期間,全國1140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和360萬戶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得到解決。
保障房建設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在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改善的同時,也顯現出對於拉動投資、改善內需等方面的正面效應。
山東省副省長夏耕説,山東上半年出口增速僅為1.6%,擴大內需成為山東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而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擴內需的重要內容。今年全省這方面的投資約需800多億元,約佔城鎮住宅投資的20%,是保持合理投資規模的重要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衛民表示,解決了住房這個城鎮家庭最大的後顧之憂,居民的消費信心和能力也會增強,從而增加其他商品的即期消費。比如群眾有了新居,要進行裝修,購買傢具、電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與此同時,通過實施大規模建設保障房,有利於穩定群眾住房消費預期,增強民眾對樓市調控的信心,促使房地産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專家認為,5年來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推進,對市場起到了“鎮靜劑”的作用,不僅為穩定房價發揮了基礎性作用,而且從長遠看有利於管理好通脹預期,將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保持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保障房建設還面臨建設管理諸多難題。如何調動社會資本參建保障房的積極性,如何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分配公平等,都在考驗著決策部門的智慧和勇氣。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介紹,“十二五”期間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是3600萬套,2011年已經開工1000萬套,今年開工了700多萬套,明年保障房計劃開工數量不會低於500萬套。“努力實現城鄉居民住有所居”是政府的莊嚴承諾,人們期待著這一目標早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