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未成年手機網民約1億 "屏幕依賴"成家長難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5月17日 07時37分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一份調查引發熱議: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超六成10歲以前“觸網”。同時,另一則新聞讓不少中國家長心有慼慼:英國年齡最小的平板電腦成癮症患者,僅僅4歲。看到自己的孩子也正與平板電腦和手機打得火熱,家長們憂心忡忡。

    “網癮”、“屏幕依賴”,這些在信息時代出現的副作用越來越明顯。生理危害的可能、心理封閉的風險,讓家長們不得不絞盡腦汁與屏幕鬥法。鬥法如何得法,控制如何有度,這是擺在中國家長面前的新難題。

    ——編者

    

    小學一年級學生玩手機玩出老繭,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

    剛剛21個月的柚子寶寶,已不知不覺迷上了玩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最開始是偶然當玩具給她抓著玩,不知怎麼就被她摸到竅門了,裏面有幾個小遊戲都會打開,還會自己點動畫片看。”柚子的媽媽有點苦惱,“這對視力發育肯定不好。”

    類似的糾結,有大約1億左右的家長感同身受——近日在滬舉辦的“機遇與困惑:全媒體時代的教育”公益論壇上,一份《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引發熱議。根據該《報告》,我國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超六成10歲以前“觸網”,全國約1億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

    智慧手機,已成為未成年網民上網最重要的終端。可以預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低齡人群手機持有比例的提升,手機上網還將加速向低齡群體滲透,其便捷性、隱蔽性使得家長對孩子的上網管理更加困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

    陳來秀是上海市閘北區第三中心小學的心理老師,在她看來,“小學生相對中學生而言,手機上網的頻率要低一些。我們學校800多個學生,還沒有上課時被老師沒收手機的。”但也有極端例子:有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除了近視之外,手指上都玩出了老繭。

    “學校沒法要求孩子不帶手機,畢竟和家長聯絡接送,還是有手機方便些。”在陳來秀眼中,全媒體時代的來臨無法阻止,除了順勢而為,別無他法。畢竟,即便是她所在的小學,“持有手機的孩子已有約三成。”

    

    親子溝通匱乏致未成年人轉投“屏幕保姆”,“觸網”年齡提前

    專家分析,未成年“手機網民”的氾濫,家長需要負重要責任。

    “很多家長為了安撫吵鬧的孩子、打發時間,習慣性地將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遞給孩子……”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吳國宏坦言。

    “以前找‘電視保姆’,現在找‘手機保姆’。”陳來秀説,手機成癮,與此前的電視癮、網吧癮“一脈相承”,都是一種精神慰藉與情感的依賴。“如果孩子的精神生活豐富,親子溝通流暢豐富,孩子就不必在虛擬世界尋找安慰。”陳來秀強調,孩子是家長的鏡像,“家長製造了問題,不能説是孩子的不對。”

    客觀來看,青少年長期使用多媒體終端,的確存在隱患。吳國宏直言,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容易沉溺其中,對網絡信息特別是不良信息缺乏判斷力。更重要的是,人與機器的互動多了,與社會的互動勢必減少,“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需要把眼睛從屏幕上抬起來,多看看周圍的人和生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曾在調研後公開表示,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觸摸屏更便於低齡兒童操作,大大提前了未成年人“觸網”和“觸屏”的年齡。

    吳國宏分析,“這些電子産品激發了孩子的探索欲,又能滿足他們想要掌控的心理需求,實現一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對周圍世界的操縱。”正因如此,很少有孩子經得住誘惑。

    

    緩解屏幕依賴不能靠“堵”,要明確使用界限、待之以平常心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用手機上網,對未成年人而言,也未必就是“洪水猛獸”。

    “任何東西都需要適度。”吳國宏認為,只要把握好度,類似的多媒體終端反而可以“促進兒童在特定階段的感知發展、動作發展以及認知發展。”

    進入全媒體時代,學生的學習方式悄悄地發生變化。上海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倪閩景就舉例説,自己的女兒現在讀高一,對心理學非常感興趣。課餘時間,女兒在網上扮演一位心理醫生的角色,傾聽網友煩惱,並在網絡上搜索、整合有效的疏導辦法,吸引了很多粉絲。“如今,多媒體也成為教育資源的一部分。”

    陳來秀的QQ好友中,有家長也有孩子。有一次,一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留言説,“考了99分,非常鬱悶。”陳來秀趕緊去做心理疏導。“我們要發掘全媒體的優勢,比如,在表達心境、宣泄情感方面,網絡就是很好的渠道。”陳來秀説。

    事實上,上海也在做探索。如上海廣播電視臺,以一檔《超級家長會》電視欄目為主體推出移動應用客戶端,提供適宜未成年人使用的專項網絡産品和服務,比如提供上海教育地圖,可以即時查找周邊學校和辦學特色;比如計劃在中小學考試升學季推出專業的擇校、填報志願在線指導,暑假期間推出“好習慣簽到”等。

    “‘堵’是堵不住的。但科學技術永遠是中性的,關鍵看怎麼用。”技術進步勢不可擋,是專家們一致的觀點。

    “如今的家長,不像現在的孩子一樣從小接觸這麼多高新技術産品,這是一個教育的新課題。客觀來講,我們的經驗還不足以應對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這一代家長肯定會焦慮。”吳國宏提出,最理想的態度是“不要焦慮,不要把這種負面的情緒繼續傳染給下一代。”

    而專家們提出的對策也殊途同歸,那便是“立規則”。如吳國宏便認為,“家長可以放輕鬆,但有根弦一定要繃緊,那就是決不能沒有監控地讓孩子隨便玩,最好是把它變為親子互動的一種,將其作為教育的有益補充,以平常心替代‘矯枉過正’。” 

 
 
 相關鏈結
· 我國成為全球最大智慧手機生産國 手機網民4.2億
· 2012年我國手機網民增長18.1% 手機應用迅速擴張
· 我國手機網民達3.88億 有望迎來移動互聯新時代
· 截至2011年底中國網民突破5億 手機網民達3.56億
· 我國網民數量達4.85億 手機網民達3.18億
· 09年國內手機用戶大幅增長 手機網民達2.33億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