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國際時評:污染折壽絕非空穴來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11日 17時2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華盛頓7月11日電(記者 任海軍)日前,中國、美國、以色列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研究報告稱,與生活在南方的居民相比,空氣污染使中國北方居民的人均預期壽命減少5.5年。

    連日來,這一研究成果在網絡上引起廣泛關注。原因很簡單,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問題成為富起來的中國民眾日益關切的話題。且不論折壽5.5年這一頗具爭議的數字,這份報告的確向人們敲響警鐘:空氣污染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們預期壽命的重要因子。

    在其他因子相同的情況下,空氣污染越嚴重,人均壽命越低。“污染折壽”這一結論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早已得到論證,並非空穴來風。

    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過相對清潔城市的15%至20%,空氣污染每年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早逝;美國環保署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因空氣污染導致5萬至12萬人早逝;在歐盟國家中,由於暴露於人類活動産生的PM2.5,人均期望壽命減少8.6個月。

    反過來,改善空氣質量有助於提高人均壽命,這也有科學證據。2009年,美國楊伯翰大學和哈佛大學科研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刊登的研究報告顯示,1978年至2001年美國人均壽命從先前的74歲延長至77歲,其中4.8個月歸功於空氣質量的提高。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治理空氣污染也是挽救生命。

    當前,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迅猛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對環境的擔憂,特別是對健康問題的擔憂,逐漸變成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亟需得到政府足夠的重視。

    污染在影響民眾健康的同時,也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12年發表報告稱,中國2005年因空氣污染造成的損失達112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由於空氣污染導致的經濟損失至少相當於GDP的1.2%。

    去年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目前也在建設“美麗中國”,而美麗不美麗,首先要看能不能健康地呼吸。

    治理空氣污染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綠色增長,從長期看,其得遠大於失。美國的相關研究顯示,污染治理政策産生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實施成本,往往前者是後者的5倍至10倍甚至更多。1980年至2010年,美國主要空氣污染物排放減少過半,而同期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翻番,空氣污染帶來的就醫、勞動生産率降低、早逝等社會成本也大大降低。

    世界的經驗表明,人民群眾完全可能在享受經濟發展的同時,呼吸得更有質量。

 
 
 相關鏈結
· 新華國際時評:安倍屢發右翼言論是在玩火
· 新華國際時評:“天河二號”登頂彰顯中國競爭力
· 新華國際時評:安倍圖謀“圍堵中國”不會得逞
· 新華國際時評:神舟新起飛 太空新亮點
· 新華國際時評:登高望遠方能譜寫新篇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