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戲曲和曲藝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6月29日 10時43分   來源:文化部網站

   我國八大戲曲劇種

   黃梅戲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説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早期黃梅戲劇照

黃梅戲代表作《天仙配》

黃梅戲代表作《女駙馬》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産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京劇

    京劇,戲曲劇種的一種。清光緒年間形成于北京(一説形成于道光年間)。其前身為徽劇,通稱皮簧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為盛行。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簧調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燕京歲時記》載:“咸豐以前,最重昆腔高腔……咸豐以後,專重二簧。”其中所提二簧,即指包括西皮在內的皮簧戲。王夢生《梨園佳話》稱:“徽調者,皮簧是也。”可見在民國初年還有人把皮簧稱作徽調。但嚴格地説,二簧與皮簧兩個名稱應有區別: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調,而皮簧則為包括西皮在內的新的徽調。至清末民初,通稱皮簧戲。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與同出一源、來自安徽的皮簧聲腔不同,而且更為悅耳動聽,遂稱為“京調”,以示區別。民國以後,上海梨園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於是正式稱京皮簧為“京戲”。“京戲”一名,實創自上海,而後流傳至北京。

    在皮簧戲衍變為京戲的過程中,同治、光緒年間皮簧班中改笛子為胡琴,統一了伴奏樂器以後,陸續出現了一批著名演員。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善於吸取其他地方戲的各種優點,並在藝術形式方面敢於進行革新嘗試,形成了皮簧戲舞臺上爭奇鬥勝、百花齊放的局面,迅速促進了皮簧戲的發展,終於形成一個嶄新的劇種──京劇。近百年來,這個劇種遍及全國,已成為中國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種。一度稱“平劇”,後稱京劇。

    藝術特色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粧、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樸、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傳統劇目

    京劇繼承了皮簧戲的藝術成就及其豐富的劇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調、撥子等屬於二簧系統的劇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戲曲工作者和廣大戲曲演員相互合作,共同進行整理修改,其中優秀的劇目作為民族文化藝術遺産列入中國新文化藝術林苑而被保留下來,繼續在舞臺上廣泛流傳。這類劇目據估計大約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鋒》、《玉堂春》、《長坂坡》、《群英會》、《打漁殺家》、《五人義》、《挑華(滑)車》、《打金枝》、《拾玉鐲》、《三擊掌》、《六月雪》、《四進士》、《搜孤救孤》、《秦香蓮》、《打嚴嵩》、《擋馬》、《金玉奴》、《樊江關》、《野豬林》、《八大錘》、《空城計》、《霸王別姬》等,其題材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文戲、武戲、唱功戲、做功戲、對兒戲、群戲、摺子戲、本戲等。各種形式的劇目,統稱為傳統戲。

    行當分類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創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不同而異。

    行當劃分由來已久,對京劇劃分行當影響最大的,當數漢劇。漢劇共分為10種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裏邊的生行;凈與京劇裏的凈是一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裏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貼,是貼旦的簡稱,京劇在早期劃分行當,也包括貼旦在內,指的是比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稱二旦,例如現在京劇《紅娘》裏扮演鶯鶯小姐的,就是貼旦。夫,扮演車夫、轎夫、馬童、衙役一類角色。總的説來,漢劇的這十種行當,劃分得比較細緻,為京劇劃分行當,打下了基礎。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凈、醜四大類型,似乎比較簡化精練,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這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唯一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當是末,而不是生。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了。

    四大名旦

 梅派代表作《霸王別姬》
    梅蘭芳(1894━1961),江蘇人。他善於向前輩藝術家學習,吸收各方面藝術修養,勇於創雜邙又認真總結經驗。他的演唱,雍容華貴,典雅清麗,世稱“梅派”。建國後,他注重加工、提高最能代表梅派藝術的劇目如《宇宙鋒》、《奇雙會》、《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唱腔音樂方面,大膽增加伴奏樂器二胡以及笙、九雲鑼等,使旦角唱腔趨於委婉綺麗。他在《天女散花》、《洛神》、《貴妃醉酒》等劇目中舞姿極為華美優雅;還在《西施》中創造了羽舞,在《霸王別姬》中創造了劍舞等。他在藝術上的創造精神,開創了一代新風。

    程硯秋(1904━1958),北京人。先後受教于王瑤卿、梅蘭芳。所演的劇目有《梨花記》、《龍馬姻緣》、《花舫緣》、《紅拂傳》等。他結合自己的嗓音特點,深研發聲吐字、四聲音韻,通過實踐,創造了一種深邃沉鬱、外柔內剛的程腔。他一生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舞臺藝術形象,尤擅刻畫柔韌、堅毅、深沉的婦女性格。

    荀派代表作《紅娘》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師乘王瑤卿。他戲路很廣,擅青衣、花旦、刀馬旦,尤以扮演天真、熱情的少女見長。排演過許多新戲,如《丹青引》、《釵頭鳳》、《香羅帶》等。他吸收梆子的精華,豐富了京劇傳統藝術,發展創造出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荀派”,在京劇界影響很大。

    尚小雲(1899━1976),河北人,初習武生,後改旦角。他嗓音寬亮剛勁獨擅劇目有《昭君出塞》、《梁紅玉》、《雙陽公主》等。主辦榮春社科班,弟子很多,知名者有尚長麟、楊榮環、梁秀娟、李翔等,為京劇舞臺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豫劇

    豫劇為我國“八大劇種”之一,形成于清朝初年, 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是洛陽、也是河南的主要劇種,在國內外影響僅次於京劇。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挂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説“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評劇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 評劇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 “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帶。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評劇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蓮花落、蹦蹦戲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並借鑒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為主,打擊樂器與京劇大體相同。評劇女腔開初是由月明珠等人創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創造的。

    川劇

    川劇是我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它是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藝術。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葉,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川劇的劇目十分豐富,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説。這些劇目中除“荊、劉、拜、殺”睌以外,屬於高腔系統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的音樂都各有自身的特點。

    川劇舞臺上所以能出現眾多富有的藝術形象,還與它的行當劃分較細有關。川劇的行當總的方面分生、旦、凈、末、醜、雜等六大類。川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不同,藝眾的師承關係不同,大約在清同治和光緒年間,逐漸形成了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了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醜,有“曹大王”的讚稱)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道(即流行地區)分為川西派、資陽河派、川北派、川東派等四派。川劇不僅行當多,流派多,而且精彩的特技多。如《水漫金山》中的白娘子和小青的“托舉”,《打紅岩》肖方的藏刀,《治中山》中樂羊子的幾次變臉等。   

    越劇

    越劇,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古越國所在地)的農村。它是以嵊縣一帶的、民間説唱藝“落地唱書”為基礎,並在余姚鸚歌(秧歌)和湖州灘簧的影響下發展形成的。最初稱為“小歌班”,多是農村藝人在農閒之際業餘組合唱戲,後逐漸組成職業“小歌班”,並於1916年進入上海,吸收紹劇、京劇所長,在茶樓以“紹興文戲”之名演出,演員多以女藝人為主,有的戲班全由女演員組成。1938年,紹興文戲改稱越劇。

    越劇主要曲調有[尺調]、[四工調]、[弦下調]等,曲調清悠婉轉,優美動聽。表演比較真切細膩。越劇有不少優秀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追魚》、《碧玉簪》、《情深》、柳毅傳書》、《打金枝》、《祥林嫂》、《西廂記》、《玉堂春》、《琵琶記》、《孔雀東南飛》等。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蘭、尹桂芳、王文娟、張桂鳳、茅威濤等。

    粵劇

  粵劇是一種唱腔多樣化的劇種,她的唱腔有著極為豐富的表現能力。粵劇是嶺南劇派的主要品種,流行于廣東、廣西的粵語地區和香港、澳門,在東南亞和歐美等華僑聚居的地區經常有演出。明代弋陽腔、昆腔、梆子、皮黃等聲腔劇種,在廣東常有演出,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廣東風行,隨後,出現廣東“本地班”,匯集眾腔之長,獨創自己的特色。後以梆、黃為基礎,溶匯弋、昆諸腔,並與南音、粵謳、木魚、龍舟等廣東民間音樂曲調結合,遂成為南方一大劇種。

  粵劇腔調有梆子(源自江西省的弋陽腔和江蘇省的昆山腔,相當於京劇的西皮)、二黃(源自安徽省的吹腔和高撥子)、西皮(源自陜西省的秦腔,相當於京劇的西平調)、南音、粵謳、龍舟、木魚、鹹水歌、梵曲等。伴奏樂器多樣,除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邊鑼等民族樂器外,現代還運用了小提琴、大提琴、薩克斯管等西洋樂器。表演藝術和舞臺美術、燈光方面較多吸收話劇、電影、西洋歌劇的特長,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粵劇角色分類原在末、凈、生、旦、醜、外、小、貼、夫、雜十大行當,後來演變為生、旦、文武、武生(鬚生)、公腳、小武、六分、拉扯等行當。清末民初,新編劇本層出不窮,劇目總數累計約有五至六千個。

  近百年來,粵劇界人才輩出,曾涌現出薛(覺先)、馬(師曾)、廖(俠懷)、桂(名揚)、白(駒榮)等流派及一大批才華出眾的演員。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是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是“山陜梆子”傳入河北之後經河北人民培育而形成的。大約有一百四十年的歷史。它誕生於河北農村並流佈河北全省,其興盛時,不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東、東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農村,是流行地域廣泛,影響較大的劇種。

    河北梆子劇目分傳統戲劇目與時裝戲劇目兩大類。傳統劇目約五百五十多個,有《楊家將》、《慶頂珠》、《寶蓮燈》、《鍘美案》、《教學》等。時裝戲劇目一百五十多個。流傳至今的代表性劇目有:《蝴蝶杯》、《秦香蓮》、《南北合》、《春秋配》、《斬子》等。

    河北梆子劇本詞句通俗易懂,多為河北地方口語,富有濃厚的河北鄉土氣味。河北梆子唱腔,高亢激越,伴奏鏗鏘有力。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凈、醜四行。此外,河北梆子在劇目唱腔伴奏等方面曾給北路梆子、老調梆子、評劇以一定影響。

1    2    3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