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隋唐及五代十國的錢幣鑄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9日   來源:中國網

    1、隋朝錢幣

   
隋五銖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代國而立,後又並梁滅陳,使分裂達370年之久的天下歸於一統。隋自統一以後,由於文帝躬行節儉,更主要的是人心思治,民氣興旺,國勢不斷強盛,府庫充盈,十餘年之後,隋煬帝上臺。隋煬帝憑藉文帝時積累的巨大財富,大肆揮霍。他建東都(洛陽)、挖運河、築長城、修道路;開邊、耀威、侵略、遊玩,役力過甚,奢靡過繁,致使百姓窮苦而不勝負擔,最後饑民蜂起,隋煬帝身遭殺戮,隋朝僅存在了三十七年。

    然而,隋初貨幣極為混亂。北齊的常平五銖和私鑄的常平錢,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錢,以及南朝的陳五銖、太貨六銖,甚至劉宋的鵝眼錢,蕭梁的剪邊錢等,在商業領域繼續參雜流通。河西諸郡還使用西域的金幣、銀幣。這些錢幣精劣大小輕重不一,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因此,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中央政權,鞏固封建統治。隋文帝下令整頓貨幣,鑄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隋五銖有兩種,分兩個階段鑄行:一、隋文帝開皇六年至仁壽四年(公元581-604年)鑄行“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二、隋煬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鑄行“五銖白錢”。

    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文帝開皇年間鑄。為保證新錢質量,推廣新錢,政府明文規定每千錢重四兩二斤,命各關置百錢為樣,合乎標準才入關,否則銷毀,重新鑄造。並且禁止各種舊錢的流通。至開皇五年(公元585年)貨幣終於統一,專行五銖錢。

    開皇五銖製作精美整齊,形體大小輕重不一,標準錢一般為2.5厘米,重約3.0-3.4克,小型者錢直徑為2.3厘米,重約2.25-2.3克。“五銖”面文為篆文,橫讀,“五”交筆斜直(也有稍彎曲的),穿孔右邊鑄有一豎線。背面皆有廓,邊廓且較闊。

    五銖白錢大概為隋煬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所鑄。此錢,因幣材配有錫、鉛等其他金屬,所以錢色發白,被稱為“白錢”。其形制大小、輕重與開皇五銖相同。隋煬帝苛貪殘暴,揮霍糜費,很不得民心,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幣制大亂,老百姓也難以忍受他的剝削、壓榨和欺淩虐待,都盼望著他早日倒臺。隋五銖的“五”字左邊多有一豎線,旋轉過來看像一個“兇”字,人們借機發泄説:“此錢為兇錢,楊廣凶多吉少,註定沒有好下場。”

    2、唐朝錢幣

   
開元通寶

    隋朝末年,人們再也無法忍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了,各地人民紛紛起義,把鬥爭的矛頭直指統治者。這時候隋朝的大官僚唐國公李淵,借助農民起義的力量奪取了全國政權。這個政權就是後來的唐朝,李淵也就是後世稱之為的唐高祖。

    李淵初入長安時,民間使用的是隋代的輕錢,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乃于武德四年,一改歷代以“ 銖 ”“兩”為錢名的貨幣制度,鑄行成為“通寶”的錢幣,取名為“開元通寶”,也有讀作“開通元寶”的,但按照開創富熙安定完美生活和開闢新紀元的意思來讀“開元通寶”較合適。“通寶”也就是通行的貨幣。開元通寶的錢文由當時著名的書法大家歐陽詢所書,有八分及篆隸三體,這也是錢文有書人姓名在史書上的第一次紀錄。這説明唐初鑄開元通寶是一件大事。“開元通寶”四字筆力蒼勁,意態精密,端莊俊雅,凝重雄渾。

    開元通寶錢直徑八分,重二銖,積十錢為一兩,千錢重六斤四兩。因為唐代一斤比西漢一斤重一倍多,故開元通寶比西漢五銖錢略重。開元通寶錢的創制與秦半兩、漢五銖錢一樣,是我國貨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至此,我國的金屬鑄幣正式脫離了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體系,而稱之為“通寶”、“元寶”。而從這時開始,我國的衡法兩以下不再以銖為計算單位(唐以前是用銖,二十四銖為一兩,是二十四進位),而是改用兩、錢、分、厘的十進位法,其中一錢為3.73克,即指開元通寶一枚錢的重量,十錢開元通寶等於一兩。開元通寶還以其大小輕重適中、名稱形制合宜等,而對我國幣制的革新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整個唐代的主要流通幣,而且成為唐代以後一千多年的銅錢楷模。明清兩朝均採用其形制,五代的南唐和閩當時也曾鑄造過開元通寶。

    唐朝的開元通寶有金、銀、銅、鉛各種幣材和大中小各種版式不下百種。唐代鑄錢爐最多時的天寶年間有49處,當時規定銅錢的成份是銅83.32%,白蠟14.56%,黑鉛2.12%,每年使用銅料21200斤,白蠟31700斤,錫500斤。唐初時鑄的錢內外郭齊整,背面平坦光潔,書法及做工為時人所重視,不僅有使用價值,而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大詩人杜甫詩云“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説的就是天元通寶。

    唐代開元錢和其他唐代錢的背部,有的有一個突出的圓點,有的有一條或幾條彎曲的凸錢,有的甚至還有浮雲的標記,這種圓點和凸錢,錢幣學叫做星月紋。錢背星紋分穿上星紋,穿下星紋,月紋上彎叫仰月,下彎叫俯月,穿旁側立稱側月。關於開元錢的月紋和浮雲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以至於給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有的説是唐高祖李淵時,下邊進呈開元錢蠟樣時,文德皇后不留意掐有一個指甲痕,人們認為是聖上的旨意,就依樣鼓鑄了。還有更荒謬地認為是明皇寵妃楊玉環的指甲痕,因為唐明皇用過開元年號,而楊貴妃又是深得寵信甚至代閱奏折,自然會過問鑄幣事,就斷定指甲痕為楊妃所為。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因為錢上的 “指甲痕”有粗有細,應是不同鑄錢爐的標記,而浮雲應是祥雲的意思,代表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除此之外,開元通寶還有“元”字左挑右挑、雙挑之分。最初鑄的開元錢元字不挑,武德年間所鑄,元字左挑出現。右挑開元錢應是貞觀年間及其以後所鑄的;雙挑開元數量極少,應是高宗時的紀念幣性質,有大事件發生時所鑄。唐玄宗以後的元字仍有挑筆的情況,但因其銅質、重量、輪廓等均與以往不同,分辨比較困難。

    前面講到的開元通寶錢幣幣材多種,除銅以外還有金、銀等,其中銀錢較多,金質開元傳世較少。但是在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的唐代窯藏,一次曾出土過開元通寶30枚,銀質的出土了421枚。這次出土的金質開元,形制和錢文字體都與初唐的開元通寶銅錢非常相似,只是錢徑略小,直徑為2.4厘米。唐代所鑄的 開元通寶金銀錢,並不是作為流通貨幣的而是主要用做宮廷賞賜或玩賞的。如唐《開元天寶遣事》説,“內廷嬪妃每至春時,各于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此外,唐玄宗觀看楊貴妃給安祿山 “洗三”時,也就是安祿山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用錦緞象包裹新生兒一樣把安祿山包裹起來,用轎子抬著,眾人感到新奇,大聲喧鬧。玄宗看著高興,就賜給楊貴妃洗兒錢。唐朝的金銀錢主要用於賞賜、饋贈,此外也用作祭禮等,他起著支付的作用,但不用於流通。

   
乾封泉寶

    唐高宗武德初年時,所鑄的開元通寶錢數量不多,舊錢與古錢在此時已漸退出流通,市場中錢幣不足,直到唐太宗貞觀初年時,交易時仍有用布帛的。朝廷怕出現那種隋朝時的通貨膨脹,市場上雖然需要錢幣,但卻小心謹慎,不肯增加發行,反而還鼓勵以物易物,大力疏導通貨回流。當時是一斗米只需三五文錢,老百姓零用時大感不便,雖用布帛,卻太不靈活。同時中國同海外各國的交流也日漸增加,錢幣大量外流,這一切都使國內交易感到乏力。由於這些原因,民間私鑄行為漸漸又起。私鑄錢雖然比較小,但有的質料鑄工都還可以,所以有的地方把它當官錢使用了,以兩三枚抵官錢一枚。私鑄錢能夠與官錢並使不衝突,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唐高宗時,政府看到通貨緊縮的利益卻為私鑄者所得,大感不滿,命令取締私鑄,並以五比一的比率用官錢換私錢。但缺少人問津,甚至有把私錢收藏也不兌換的。於是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乾封泉寶”,以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行使,目的似在於增加發行,刺激物價,使私錢失去存在的依託。乾封泉寶直徑2.5厘米,隸書,旋讀,光背,銅料精純,鑄工良好。在中國錢幣史上,錢文用泉寶的也極少見。但此大錢推出後效果並不好,老百姓對大錢並無興趣,更為害怕通貨膨脹,因而紛紛收藏開元錢,致使私錢大漲,到最後也不見了,只剩大錢。朝廷見此情景只得下令停鑄,以流通的乾封大錢以一比一開元錢行使之。唐玄宗初期,朝廷吸取經驗,再次整頓私錢,先鼓勵生産,扶植商業發展,鑄造開元錢時,只有新錢質量達到標準才準流通,以增加官錢信用,且增加鑄量,擠兌私錢。這次所鑄的新開元錢,元字也有挑筆的區別,背文增加了星、日紋等。

    唐玄宗後期發生的“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轉捩點。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叛將也發行過錢幣——“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這場大亂起于天寶十四年,至肅宗廣德元年始告平定,前後九年。雖然導演這場變故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早已灰飛煙滅,但是他們鑄行的德壹元寶與順天元寶卻時有所見,這一對短命錢也是那一段歷史的見證,它仿佛向人們訴説著那段悲愴的往事。

    唐朝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政治腐敗,藩鎮繼起,安祿山率先反叛,其部將史思明很快佔據了河北十三郡。唐明皇從笙歌艷舞中驚醒,喪魂失魄,倉惶出逃,急急如喪家之犬。公元789年,叛將史思明佔領魏州稱“燕王”(另一頭目安祿山被其子殺死),鑄“得壹元寶”,第二年又據洛陽,稱燕國,自稱“大燕皇帝”,建元“順天”,遂罷“得壹元寶”而鑄行“順天元寶”。得壹元寶在很短的時間內鑄而又廢,這可能與晉武帝司馬炎的問卜的故事有關。晉武帝登基時,曾求告上蒼,以卜世數,結果不想簡策上的數字竟是“一”字,意味著晉王朝只能一世而終。這時司馬炎嚇得渾身發抖,朝臣們面面相覷,只有大臣裴楷引經據典從容地説道,臣聞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他的這席話使司馬炎和噤若寒蟬的群臣們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頓時轉憂為喜。但是裴楷的能言善辯畢竟掩飾不了嚴峻的事實,其時司馬家王朝已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了。到了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手裏,八王作亂,國家傾覆滅亡危在旦夕了。史思明想當“始皇帝”,得一是為天下專,盼望著父傳子,子而孫,子子孫孫,相傳萬代。但是他對“一”字也心有疑慮,故在鑄錢時把“一”故意寫成“壹”。後來他佔領了洛陽後,躊躇滿志,以為天下非他莫屬,但他還是不敢草率行事,借著改元,把“得壹”錢廢掉,改鑄順天錢了,以附順于天意之意。但歷史的發展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順天”不順,“安史之亂”不久即被平息了,“得壹”、“順天”這對偽政權的錢已就悄然地退出了舞臺,成了歷史的陳跡。得壹錢銅色較紅,製作精整,錢文為隸書,錢背多見月紋,而順天錢形制同得壹錢,但錢體略重。順天錢鑄造僅一年有餘,而得壹錢時間更短,因此所出甚少,故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説法。


乾元重寶


乾元重寶(背朱雀 )


乾元重寶(背星文)

    唐肅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請鑄行“乾元重寶”,以乾元重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乾元重寶錢徑2.7厘米,重5.97克,錢文隸書,順讀,書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雲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鑄行乾元重寶重輪錢,錢背面外廓雙層,故叫 “重輪錢”,以一當開元通寶五十文。重輪錢錢徑3.5厘米,錢文隸書,順讀。這兩種“重寶”在發行中不斷減值, 乾元重寶重輪錢流通至第二年,改為一當三十,開元通寶小平錢與當十錢皆以一當十,後再改與乾元重寶重輪大錢都以一當三,直至一當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貨幣不斷減值的情況下,物價卻不斷抬高,一斗米漲至七千文,以至於餓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肅宗死後代宗繼位時,便下令停鑄大錢,獨行開元通寶小錢。


大歷元寶

    唐代宗大歷年間似曾鑄有“大歷元寶”錢,史書未有明文記載,但傳世有實物。此錢徑2.3厘米,錢文隸書旋讀,為小平錢,背無文。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史書曾有鑄錢記載,但也未記載是什麼錢,料應仍為開元通寶;此外傳世有“建中通寶”錢,錢徑2.1厘米,重1.8-2克,錢文隸書,旋讀,光背無文。這兩種錢鑄造較粗糙,在新疆等地發現較多,而內地倒較少見,在1992年新疆庫車(唐代稱安西)附近曾出土過大量的建中開元及乾元錢等。這些錢銅質具有新疆當地所産之銅的特點,並非中原所産的銅,故應是唐時所設安西都護府時駐紮在此的守軍自鑄的錢幣。

    德宗時恢復通貨緊縮政策,減少錢監,停止鑄錢,市場中通貨經常不足,因而物價無力,錢幣的購買力頗高,此後各帝王莫不謹守此法,不敢踰越,直至唐武宗繼位,毀佛鑄錢,鑄行背記鑄地名的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佛教從東漢初傳入我國後,迅速被當時的中國社會接受了,輕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漫長的歷史歲月的傳播,到了唐代已極為興盛。那時是佛教繁興,寺院林立,人們以當尼姑、和尚為榮,連皇帝都要過幾天的寺廟生活,以表示超凡脫俗從而得到佛祖的超度。那時,寺廟的規模很大,不但規模大,而且裏面的銅像也極多。據《舊唐書·王縉傳》載;“五台山有金閣寺,鑄銅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計錢巨億。”僅一座寺廟就耗資巨億,全國的寺廟佛像用掉的銅就要以數十萬噸計了。國家的銅源都被放進寺院,成為寺院財産了,脫離了正常的社會生産等經濟生活。到了唐武宗李炎時,無銅鑄錢的局面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李炎此人從小就不信佛,甚至説:“窮吾天下,佛也。”一個毀佛鑄錢的構思漸漸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

    會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後的第五個年頭,毅然下令毀佛鑄錢。他規定西京(長安)只留寺廟四座,東京留兩座,其餘的一律拆毀,僧人還俗,沒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們遣回原籍,從事生産。把寺院內的佛像,僧尼缽盂、鐘磬、用具統統砸碎,化銅鑄錢。揚州節度使李坤率先鑄造背有“昌”字的開元通寶錢進呈,朝廷下令各地倣鑄,並於錢背添鑄各自州名以便檢查。這種背文記地名的開元通寶俗稱會昌開元。這在全國引起很大震動,大部分信佛的人都不滿意,但社會上的財富增加了,貨幣流通暢快,人民生産、生活安定了,也就逐漸得到了全國大多數老百姓的擁護,毀佛鑄錢也使李炎成為歷史上的一位明君。

    會昌開元已經發現的背文計23種,有“昌、京、洛、益、藍、襄、荊、越、宣、洪、潭、兗、潤、鄂、平、梓、興、梁、廣、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見,“永”字尤罕見。會昌開元比官爐開元錢略小略輕,銅色較紅,製作較粗陋,其鑄地廣,地名多,欲全部收齊頗不易。

    “開通玄寶”是唐代最後一種錢,直徑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寶小平錢相似,錢文隸書,光背無文。據史書記載為桂陽錢監所鑄,數量極少。因其錢文為“玄寶”,一般認為是功德錢,是為討信佛的唐懿宗歡喜所鑄。

    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鑄行了近三百年,時間長,數量大,版別也較多,但絕大多數為小平錢,大錢非常罕見,也有爭論。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唐德宗建中初,掌判度支(財政官員)趙讚採連州(今廣東連縣)白銅錢大錢,一當十,以權輕重。這裡説的當十大錢,未見過實物。陜西去年曾發現一種開元通寶大錢,徑長3厘米,不是新出土的,銅質非今日所見之白銅。在《歷代古錢圖説》中有一種唐代開元大錢拓本,錢徑4.2厘米,錢文筆畫清秀,隸書體,不知是否為史料中所説的白銅大錢。關於開元大錢應進一步研究。

    3、五代十國錢幣

    唐代的開元通寶是我國貨幣史上最成功的錢幣之一,對後世影響極大。唐亡之後,民眾對它的信任和喜愛並未減少,仍是安定市場的重要手段。五代政府雖不鑄開元錢,但另行鑄幣卻無法改變開元錢在市場中的地位,猶如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出現,一浪一浪地被淘汰。

    五代時鑄的第一種錢是後梁開平年間(公元907-910年)所鑄的“開元通寶”直徑3.5厘米,錢文隸書,旋讀,書法較差,筆畫生硬,“開” 字為異筆,光背。鑄工與銅質均不佳,錢文書法尤差,幾不成文。朱溫篡唐後,前朝大臣改奉新主,其中位居要職的大有人在。他們多數科甲出身,任何人的書法都要勝此錢文千百倍,怎麼説也不至於讓如此水平的人來書寫錢文。想來寫此錢文的很可能是他們的太祖朱溫,但不能確定。此種開元通寶鑄量不多,且傳世極少,為極罕見品。

    後唐李氏以恢復唐朝正統為號召,滅梁之後鑄行新錢,仍沿用開元通寶之稱,中間屢遭變故,舊錢日少,所剩不。而之後的後唐莊宗時,兵事漸少,商業略盛,市場中錢少不便,乃于天成年間(公元926-929年)鑄“天成元寶”,以便流通。此錢徑2.4厘米,錢文隸書,旋讀,書法渾厚凝重,輪廓闊壯,較為精良。但此錢民間有私鑄者。另外有“青泰元寶”,是最後一個皇帝李從珂于清泰年間(公元934-935年)所鑄。錢徑3.4厘米,錢文隸書,順讀,書法平平。後唐十餘年間變動迭起,似不應鑄錢。所以現在學者有認為此錢乃倣自北宋 “崇寧重寶”,並不是後唐清泰年間所鑄。

    後晉只鑄過“天福元寶”。史載“天福三年(公元939年),詔許天下民人自鑄,文曰“天福元寶”。今天所見的天福元寶,版式參差不一,輕重不一,有直徑2.5-2.1厘米的,也有直徑2.1厘米以下的,錢文隸書,旋讀,書法平平。大錢應是官制的,鑄工尚可,小型的可能是民間自鑄的,銅質較差,文字粗糙,因為當時的銅價較高,鑄錢無利可圖,而且銅材不易得,民間往往把古錢銷毀,改鑄銅器,哪會多鑄銅錢呢?所以天福錢頗稀少難得。當時各處藩鎮割據,不理會中央政府,只是逢年過節,才向皇帝進貢,以表示君臣關係未斷。史載天福二年夏,宣武軍節度使楊光遠進助國錢,現傳世有“助國元寶”一種,直徑2.3厘米,錢文篆書,旋讀,書法平平,鑄工一般,可能乃楊氏所鑄。

    後漢僅傳了兩代,共計四年,只有“漢元通寶”錢,此錢直徑2.2厘米,錢文隸書,書法似開元錢。

    後周時只鑄“周元通寶”一種,為周世宗所鑄,書法、銅質、鑄工均精美,乃毀佛所鑄之錢。

    若以經濟而言,五代十國時期的重心不在北方五國,而是南方十國。十國統治的地區人多物豐,而在錢幣的製作上也比北方五國要好。

    十國之中,吳越、荊南、北漢等國沒有鑄錢。前蜀于永平元年(公元911年)鑄“永平元寶”,錢徑2.4厘米,錢制倣唐代開元通寶,鑄工頗佳,但極罕見。此外有“永平通寶”,製作與書法與永平元寶不相同,但有學者認為是偽造的。通正年間(公元916年)鑄行“通正元寶”,版式較多,錢文書法鑄工不及永平錢,但數量較多。後來前蜀改國號為大漢,次年,改年號為天漢,鑄行“天漢元寶”,錢制同以往,錢文書法鑄工均較好,但數量不多。光天年,又恢複國號為蜀,鑄“光天元寶”,錢文“光”字用行書,其餘為隸書,書法均甚良好。王建死後,其子王衍繼位,史稱後主,于乾德元年(公元919年)鑄“乾德元寶”。錢制同以往,有光背無文與背月兩種。鹹康元年鑄行“鹹康元寶”,背有月文。以上兩種錢數量較多,鑄工頗精。但不久後唐來伐,王衍出降,國滅。閩王王審知政權仍然行用唐朝年號,以示忠貞不移,鑄開元通寶錢,版式倣會昌開元錢,錢背穿上有一“閩”字,過去曾被誤認為是會昌開元。此外有鉛鑄錢,版式同銅錢,分光背無文、背閩、背福、背殷三種,後又鑄開元通寶當十大錢,直徑3.8厘米,字大而不工整,且有省筆缺畫,背有星文、月文、閩字。另有鐵錢,鉛錢,版式同銅錢,存世較罕。後於永隆年間鑄“永隆通寶”大鐵錢,直徑達四厘米,順讀,書法拙劣,背有閩字或星月文及光背,均較罕見。王審知弟王延政曾稱大殷皇帝,改元天德,鑄“天德通寶”大鐵錢,以一當百;也鑄有銅錢,比鐵錢小,為“天德重寶”,順讀,書發教工整,背文“殷”字,有楷隸兩體。

    馬殷割據湖南時,後梁朱溫封馬殷為天策上將軍,後自立為楚王,鑄有“天策府寶”。此外還曾鑄有乾封泉寶銅、鐵大錢和乾元重寶大銅錢。馬殷因聽史家有湖南産鉛鐵之説,又聽從高鬱的獻策,鑄鉛鐵錢,十文當銅錢一文,史書沒有説明錢文何字,大概是因為楚錢錢文多襲用唐錢錢文之故,如乾封泉寶、乾元重寶。

    天策的意思是為帝王出謀劃策,更有“天策引神兵,鳳飛掃鄴城”的名句。天策府是天策上將軍的府邸。即辦公地。歷史上有名的天策上將軍有李世民、馬殷和宋真宗之兄楚王元佐三人,而開府置行署的只有李世民和馬殷。李世民在滅隋一戰中一馬當先,功勳卓著,唐高祖覺得賞他什麼都不合適,於是特地為他創立了天策上將軍這麼個封號,並且設置天策府,李世民受封後,在府內設立了文學館,招攬了杜如晦、房玄齡等十八位名士,這些人後來都成了他的股肱重臣。梁朱溫稱帝後,為了利用楚牽制當時據有江淮之地的吳國,援引唐高祖封李世民的例子,就給了馬殷天策上將軍的封號,並準其開天策府置右相,為馬殷在楚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基礎。

    天策府寶錢是錢幣界盛傳的珍品,歷來為收藏家夢寐以求之物,有一首詩描述了過去人們對此錢的重視程度:“易求時且百金直,喜遇翁賞一飯加。有寶若談天策府,不貧于古野人家。”説的是清朝戴熙之父在病中得到一天策符寶,大喜過望,居然在把玩該錢時多吃了一碗飯。《十國春秋》載:“楚武穆王乾化元年,鑄天策錢,文曰“天策府寶”。《新五代史》載:“殷請於梁,依唐太宗故事,允其開府初鑄。”故而此錢文字製作皆精,天策府寶大如當十,厚肉,字文明坦,楷書,旋讀。前人認定其錢為馬殷開天策府時所鑄的紀念幣。

    現有學著認為天策府寶銅錢兼有紀念幣和硬通貨的兩種功能。硬通貨是指它不同於一般貨幣,而是在特殊情況下,如楚境內外貿易等,作為一種支付手段。《十國紀年》載:“馬殷鑄鉛鐵錢,行于城中,城外特用銅錢。”城中城外指的是境內境外,銅錢則非天策府寶莫屬,“特用”兩個字具體地點明了該項錢硬通貨的性質。

    從傳世的天策府寶銅錢來看,多有流通使用的痕跡。由於它專用於境外貿易,因此該錢在湖南省外多有發現,在本地反倒少了。據《泉幣》雜誌載,上世紀30年代漢口有人在某銅肆以兩元之價獲得天策符寶,品相俱佳。該人將錢賣給大收藏家羅伯紹,索價三十元大洋。羅告訴此人,這是大珍品。並把錢價加倍給他,該人大喜過望,如實相告廉價所得該錢經過。羅伯昭高風高節,沒有欺其外行,傳為佳話。另載數十年前,在漸江杭州還發現了一枚背有龍紋的天策府寶,為一賣眼鏡的小販所得,有人疑為偽作,後來小販竟如願以償,高價賣出。該錢後歸收藏家張叔馴所有。解放後,天策符寶很少再有發現了。作為硬通貨的天策府寶,在當時的購買力如何呢?孫仲匯先生説道:“如為通用錢,在當時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有可能當百使用。”《歷代貨幣大全·隋唐卷》記載,當時軍閥混戰,貨幣政策混亂,天策府寶大銅錢作為硬通貨當百枚小銅錢使用是很正常的。

    孟知祥乃後唐明宗之婿,曾帶軍入川徵蜀。但乘機攬權,擁有蜀地,叛唐稱帝,國號蜀,鑄行“大蜀通寶”。該錢直徑2.3厘米,錢文隸書,順(直)讀,鑄工一般,書法較劣,但傳世較少,較罕見。其子繼位後改元廣政,鑄“廣政通寶”,制式同前,但書法鑄較前品為佳,數量較少,為極罕見品。後又鑄“廣政通寶”鐵錢,版式同銅錢,傳世也較少。

    劉隱為唐末廣州節度使,為朱溫黨羽。朱溫稱帝時,封劉隱為大彭王,擁有兩廣之地。劉隱搜括其境內開元錢二十萬獻于朱溫,結果致其缺錢,乃鑄開元通寶銅錢及小平鉛錢,以便流通,其鑄工草率粗糙。後劉隱死,其子立,改稱大越皇帝,改元乾亨,稱國號為漢,史稱南漢,鑄“乾亨通寶”銅錢,傳世較少,極罕見。後又鑄“乾亨重寶”銅錢,文字、銅質同前品,還鑄有鉛錢。

    南唐是五代十國中鑄錢最多的。傳世有“大齊通寶”,是徐知誥未複姓及未建國時所鑄。又有“保大元保”錢,是李璟保大年間(公元934-957年)所鑄,中興二年鑄“永通泉貨”當十錢;還有開元通寶、 唐國通寶、大唐通寶三種小平錢,但其鑄造年份無詳細記載。

    劉仁恭及其子建國後號燕,非十國之一,但時代相當。鑄有銅鐵錢多種,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和“永安一千”四種,又有貨布、鐵五銖錢和順天元寶等錢。劉守光子應天元年鑄“應天元寶”、“乾聖元寶”、“應聖元寶”等錢。永安錢皆為楷書,除一千錢銅錢外,其它皆銅鐵兩種。“永安一千”讀法為先左後右再上下讀,其餘皆為順讀。“應天元寶”背萬、“乾聖元寶”背百、“應聖元寶 ”背拾等三種錢皆為楷書,大錢,傳世極少,為極罕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