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發佈
 
衛生部介紹健康上網有關情況並就甲流疫情等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0日 10時26分   來源:中國網

    北京電視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剛才提到的多維評價體系,現在有沒有一種科學方式幫助青少年建立多維評價體系?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甲流的疫情,死亡病例是否會對社會心理造成壓力?我們如何克服這種影響?目前幾個重症病人的情況怎麼樣?

    高文斌:我回答第一個問題。關於如何建立評價體系,過去和現在多少都會有一個比較現實的看法,我們中國整個的傳統,其他方面在國際上的優勢逐漸形成,但是有一個優勢是一直存在的,就是教育的優勢,如何教育和青少年全面的發展,我們有很多傳統的積澱。隨著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對於青少年,有更多的機會支持多維度的知識和他們技能的培養,實際上有很好的支撐。舉兩個例子,一是培養科學素養的問題上,青少年很多科學素養其實都可以在校內和校外完成的,是怎麼把這些引入到評價體系?這可能直接引導他們願不願花精力,學校願不願意花精力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很多的家長花了大量的時間願意陪伴兒童,但是陪伴兒童幹什麼呢?業餘時間仍然在陪伴他學習。這不是説不必要,而是説家長在陪伴青少年學習的同時也陪伴他做其他的事情。

    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他説他的孩子經常幹一些沒用的事,和他的談話都是沒有意義的,他舉一個例子,從他開車出門的時候,我孩子就會説,你看保安今天站得又不好,他説這跟你有什麼關係?出門以後,説今天北京的空氣也不好,家長很氣憤,這又沒有意義。我説什麼有意義?他説班裏誰又得獎了,他在班是什麼樣的,最近參加了什麼樣的項目,這是比較意義的。大家可以看到,如果話題都集中在他認為比較有意義的問題上,這個小孩別説多維度,一個維度都是非常非常窄。其實家長只要稍稍調整多維度的評價,一個孩子主體教育空間其實是打開了大部分。我相信在家長、學校的引導下,也會有更多的改善。

    鄧海華:大家對甲型H1N1流感的問題都比較關注。大家知道,今年4月份下旬疫情發生以來,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應對甲型H1N1流感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和各地、各部門按照統一的決策部署,從我們國家的國情出發,科學研判疫情,制定防控策略,並且不斷地調整防控策略,採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目前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得到了國內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國際社會的好評。

    截止到10月9日,我國內地31個省份共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例22830例,已經治愈20194例,其中9月份以來比較快,9月份一個月確診病例1.7萬多例。目前重症病例13例,已經治愈了9例,還有幾例繼續在定點醫院集中救治。西藏報告了一例死亡病例,也是內地報告的甲型H1N1流感首例死亡病例。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國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從東部向西部,從南方向北方,從城市向農村蔓延,當然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很輕的。專家認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包括我們國慶長假結束以後,大量人口要返回到他學習工作崗位上,出現大量的聚集性疫情爆發可能性很大,並且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會不斷的出現,疫情防控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針對目前的防控形勢,衛生部在國慶長假期間召開了全國衛生系統的電視電話會議,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安排,要求各地加強領導,明確分工,健全機制,繼續堅持我們的防控策略,也就是強化預防措施,嚴控社區的傳播,加強重症救治,減少疫情的危害。重點是要加強重症病例的發現和救治,加強疫情的監測,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社會生産生活秩序的影響。總結起來講,一是醫療救治,這是下一階段的重點,要減低疫情帶來的危害,做好重症病例的早發現、早診治的工作。二是在疫情防控方面,要重點加強流感疫情的監測,加強疫苗的接種,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爆發,尤其要防止學校聚集性疫情的爆發。

    説到疫苗的接種,前一段時間媒體對這個比較關注,在一些網站和論壇裏出現了一些傳言和不實的消息,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國現階段國內企業生産的甲型H1N1疫苗全部由國家統一收儲,市場上是不能流通的,目前我們國家也沒有接受進口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截止到目前,全國已經累計有30多萬人接種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共報告了150多例疑似預防接種的異常反應,目前情況看,大多數報告的異常反應都是輕型的反應,主要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疼痛,另外有些還表現為發熱、嘔吐、乏力等症狀。總體來看,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希望今後媒體在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報道的時候,一定要多跟我們衛生主管部門多聯絡,從權威部門獲得信息,不要報道那些道聽途説的不實的消息,以免影響我們整個防控工作的開展,産生不良的負面效果。

    新京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關於青少年上網的。現在在各地出現了一些醫療機構,現在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衛生部角度來説,怎麼樣來監管?第二是關於網癮的標準,請衛生部出臺的正在做的網癮的標準是什麼樣的情況,現在實施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孔靈芝:關於網癮診斷標準的問題,實際上目前國際和國內都沒有明確地將上網所謂的網癮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的診斷。這是一個正在研究的問題,我國現在也在研究之中,沒有把它作為精神障礙的特有診斷。但是在解決遇到一些有問題的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各國包括國內都是採取對症治療的辦法,比如一些有問題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本身就有焦慮、抑鬱或者情感衝動的障礙或者問題,主要是有針對性地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按照精神病學的診斷方法,對於臨床的症狀進行對症治療。

    第二個問題,關於前一段時間電擊的問題,據了解這並不是一個醫療機構,應該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由工商部門註冊的,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管理。如果這裡面涉及到了非法營業,應該按照這個進行管理,如果涉及到對青少年的人身攻擊和傷害,就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條款進行管理,如果涉及到了擴大宣傳等等問題,應該按照廣告法或者其他的法律進行管理。

    記者:關於健康上網的問題,社會都普通關注,同時很多的概念大家並不是很清晰,剛才談到一些兒童上網過度和病理狀態怎麼樣區分,不同的人應該實施怎麼樣的干預,家庭和社會對這個問題很迷惑。應該怎麼樣區分,請專家進行解答。

    高文斌:我們剛才一直在強調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和生活方式問題,首先理解為干預的問題,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方式,一定要把這件事定義為病,不是病,是病與非病的問題。包括剛才提到的很多問題的判斷,他更多地使用了這樣一個概念來描述,就是避免我們經常説的“一刀切”的問題,剛才前面也提到,我們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有什麼期望,希望他是一個怎麼樣的成長,但是我們達不到所希望那樣長大的同時,我們就找原因,而且找一個原因,生活當中很多病人的思維方式也是這樣的,這個孩子為什麼不是那樣長大的,他為什麼不能學習好,身體棒,長得最漂亮,是學校的幹部,人見人愛,將來一畢業就是最好的,為什麼不這樣長?原因就是不可能每個孩子都這樣長。但是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理解的話,一定要給它找一個理由,網絡的問題似乎佔了解釋權重越來越大,但實際上他們平靜的理解,也許網絡起了作用,但是我們並不是反對或者一點都不提倡青少年上網,尤其是家長存在這種想法。我前面已經講到,早期上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對於互聯網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説明,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他上的機器是幹嗎的。很多學校和我們了解的青少年他在回憶他自己上網的時候,都會提到是把電腦或者互聯網當成學習機介紹給孩子,如果當成學習機送給青少年的話,一旦發現它不僅僅是學習機的時候,他首先拋棄的功能恰恰是學習機,這是青少年的思維方式決定的,感覺你是騙我的。你在給孩子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有一個陪伴的過程,我們送給他其他的禮物、其他的玩具,你帶他玩兒過山車都需要陪他嘛,青少年接觸互聯網初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陪伴孩子,跟他打遊戲都行,這個陪伴不是長期的,因為用不了多久你就打不過他了,陪伴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一定要在孩子的使用過程當中做好指導,很多家長提出來,我們不如青少年了解這個東西,不能指導他,這個話題站不住腳,我們在對於你的兒童使用的工具,家長不能做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你可以不送他。你不會送給你小孩一輛汽車吧。互聯網基本的使用和互聯網可能會有什麼,你接觸一個小時可能就了解很多了。我們曾經也做了很多資料,也通過很多渠道做系統的指導。

    孔靈芝:關於網上所謂的1.6億的精神障礙的問題。我們大家知道,精神障礙實際上是比較籠統的稱呼。這個精神障礙可以分成三大類,一大類是重症的精神障礙,還有一種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另外還有心理問題。重症的精神障礙,像精神分裂症等等,這個發病率在1%左右,大概1600萬,這種精神障礙,根據專家大目前的研究發現,這個發病率是不受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以家庭的貧富差距、生活的環境影響,相對來講,1%的患病率,國際國內都一般在這樣的水平。這是指重性的精神障礙。其他一些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和常見的心理問題。一般的精神障礙,比如説焦慮,並不是説我們有1.6億的精神病人或瘋子,不是這樣的。比如説常見的病人,其實我們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有的可能是過渡性的,有一些是階段性的,所以要把類別分清楚,不是1.6億都是有放火有暴力傾向的人。

    新華社記者:最近紛紛報道乙肝病毒攜帶者辦理健康證,食品加工行業的要求,請問衛生部對此的態度是什麼?

    鄧海華: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條和《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章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産經營者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其中,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不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説,法律法規沒有禁止乙肝病毒攜帶者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因此,在食品從業人員專項健康體檢中,不宜再設定乙型病毒性肝炎有關體檢項目。

    對於乙肝和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問題,我想強調的是,黨和政府對乙肝防治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對乙肝防治工作的領導,制定防治規劃,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與傳播。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起,大力推行兒童乙肝疫苗接種策略,1992年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管理。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從今年起,按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確定的重點工作,三年內在全國範圍內對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15歲以下的未免疫人群實施乙肝疫苗接種,這將對進一步防止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提供有效的保障。

    近年來,在加強乙肝防治工作和知識宣傳的同時,衛生部加大和其他部門的合作,在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中不斷完善對乙肝病毒攜帶者合法權益保護的條款。2004年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2005年開始實施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2007年我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的《關於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以及剛才介紹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這些對形成一個全社會關心乙肝防治工作、關心乙肝患者和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的良好氛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近,針對媒體和社會普遍關注的體檢中乙肝兩對半檢測問題,衛生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國內權威專家,就規範入學、就業健康體檢中乙肝檢查項目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討論,形成了共識。當前社會上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誤解主要是由於人們對乙肝知識缺乏了解。乙肝是血源性傳播性疾病,不會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是乙肝病人,身體沒有臨床症狀,肝功能正常,不會因一般的生活接觸、共同學習、工作等對周圍人群構成威脅。專家認為,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乙肝血清學檢測項目(乙肝五項檢測,俗稱“兩對半”)不會影響他人健康,也不會造成乙肝的傳播;從及早發現乙肝病人、及早治療、對患者健康負責的角度出發,在入學、就業體檢中保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簡稱轉氨酶)檢查項目以及評價肝臟功能,比檢測乙肝五項對診斷乙肝更具有臨床參考意義。目前,按照相關工作程序,衛生部有關司局正在依據上述共識制訂指導性意見。待意見出臺時,衛生部將召開新聞發佈會,請權威專家進行詳細解讀。

    中國日報記者:有三個問題。根據剛才專家説的調查,能不能得出結論,目前我們國家青少年網癮問題是不是跟歐美國家比,已經是嚴重的社會問題?衛生部有沒有制定相關的準入和相關的規定來規範這個行業的發展?

    孔靈芝:剛才高教授介紹的情況,不應該得出現在網癮已經非常嚴重的結論,我們國家大多數的生活行為是正常的,是良好的。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網癮跟其他國家比,嚴重程度如何。剛才專家也介紹了,我們國家是有自身的特點,國外是成人多,我們是青少年多。另外,我們的特點是以遊戲為主,這在程度上不能跟其他國家做這種橫向的比較。

    關於治療網癮的機構的準入和監管問題,剛才我已經回答過了,目前衛生部並沒有批准哪一家醫療機構是專門治療網癮的。因為我們覺得,現在其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網癮已經成了洪水猛獸,從剛才專家介紹的情況也能反映這一點。臨床機構的治療過程當中,包括中科院心理所的治療,都是對症治療,有哪些反映出來的精神障礙的特點,進行對症治療。對於其他的並不是醫療機構的,由工商其他部門審批機構,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

    高文斌:剛才講到是不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換一個詞,應該是非常有意思的社會現象,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這樣一個諾大的國家,在廣泛的不同行業階層都在討論網絡,這個社會現象就不好定義為是一個問題還是繁榮,但是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大家公開地討論。關於治療的問題,其實治療從邏輯上講,是從醫學的角度提出來的,什麼是治療,本身有一個非常具體的概念,就是對什麼東西使用什麼樣的辦法,怎麼樣開展工作,超出這三個範圍之外的事情,就像我們説什麼叫銷售,什麼叫服務,都有自己的定義,但是有人就不用這個詞,我們不做更多的討論。建議媒體從應對的角度來看,去談社會層面怎麼樣去治療,不一定在他是不是有病、要不要治療、誰治療合法這樣的觀點,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也許就能更好地引導。

    鄧海華:這個問題我想補充一句。衛生部今年發佈了一個醫療技術臨床管理辦法,這也是一個規範的文件。臨床機構如果要開展新的治療技術,必須經過相應的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批,分不同的級別,大家可以到網站上看看這個文件。任何醫療機構開展的剛才我們説的網癮治療,都要遵循這個概念。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   2   
上一頁  下一頁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