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環境保護>> 環保動態
 
 
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專家訪談 環境友好就是進步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4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明確要求。那麼,如何理解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環境政策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形勢?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學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王維平為我們進行了這樣的解讀。

  “認識並尊重自然環境及其演變規律,努力降低自然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形態就是環境友好型社會。”王維平認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涵就是科學發展觀,或者説是科學發展觀的延伸,因為科學就是探索、認識、發現、利用自然規律;外延則可以延伸到包括社會經濟、法律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維平認為,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實質上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進步,也是理性執政黨執政能力成熟的表現,是執政理念、發展觀與時俱進的根本轉變。過去的發展觀是數量效益型,而現在經濟的發展更加尊重人,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其中也包括環境質量。數量效益型正在向質量民生型轉變。王維平説,質量民生型發展觀衡量國民經濟的增長應從6項指標考察,即單位GDP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污染狀況、人均GDP以及單位國土面積承載的經濟總量,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幸福最大化。

  王維平認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也是環境保護對策的根本轉變,環境政策開始前移到社會物流的源頭,從末端思維轉向源頭對策。與其大規模建設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設施,同時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還不如節水、少産生垃圾。

  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探索、認識、利用自然規律,也是從被動到主動更全面地認識世界的觀念。王維平提出,資源利用率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也是循環經濟的核心。我國一直沿襲線性型經濟發展模式,大規模生産,大規模消費,大規模消耗資源。根據物質不變定律,消耗多少資源就會産生多少廢物。久而久之,這種線性型經濟的發展模式必然導致資源枯竭,污染加重。只有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才能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減輕環境壓力。王維平認為,要對資源進行梯級開發,層層利用,這意味著資源利用率的極大提高,意味著沒有廢料産生。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保護環境、尊重生態,降低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就是對自然的友好。

  藍圖已然繪就,關鍵在於落實。為此王維平建議,貫徹落實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應從4個方面切入:一是政策法規,其核心內容應該體現責任、利益和公平。我國現有的環境保護法律都強調了責任,而忽視了利益。在一個理性的社會裏,責任、利益、公平應該是永恒存在的,責任與利益之間要用公平的橋梁連接。二是提高公眾的覺悟和行為,

  公眾認知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認知變成一種日常行為。三是提升産業技術,要鼓勵和大力研發不污染環境或者把廢物轉化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相應技術,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也體現在環境友好這方面。四是注重引導市場和消費,也可以理解為儘快實行産品責任延伸制。商品的受益者包括消費者、生産者和經營者,本著公平的原則,三者對産品的終結都要承擔責任。

  王維平還建議,要利用輿論,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如果不尊重大自然就會受到懲罰,還要通過法律強化國家意志強制執行。他強調,這首先要從各級領導幹部做起,只有各級領導幹部有了尊重環境的意識,才能真正帶領人民群眾步入環境友好型社會,走向和諧。(記者 康韌 步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