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失地農民建言徵地制度改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代表委員熱議“農民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王勉、李佳鵬、張淼淼)一次看似尋常的事件,卻在兩會代表間、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廣東省準備嘗試用“農民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方式建設韶贛(韶關至江西贛州)高速公路。

  事件之所以影響這麼大,意義在於,在“失地農民”問題成為各種矛盾交織焦點的今天,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對解決“失地農民”問題進行了有效嘗試。“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做法“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問題?這種做法能走多遠……出席兩會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觀點交鋒相當激烈。

  正方:採取“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方式解決失地農民問題是完全可行的。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河池市市長楊才壽説,實踐證明那些採用“一次性補償方式”解決失地農民問題的工程,剛開始時,業主、移民皆大歡喜。孰不知,危機四伏。幾年後,問題一下子暴露出來,個個變成了“火藥桶”。比如,作為失地農民中的特殊群體水庫移民就是這樣。我國很多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尤其是一些老庫區,就是採取“一錘子買賣”,一畝地給農民補償多少錢,搬遷後別的事情就很少管了。很多移民剛開始時高興,揣上錢天天吃好的,喝香的,買摩托車到處晃悠,甚至有的拿錢去打牌賭博。幾年下來,正事沒幹,錢也花光了,技術也沒學,種地沒土地,工作又沒有,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在生計受到威脅的這個時候,他們將會無所顧忌,不管三七二十一,採取種種手段,包括一些過激的行為,為所謂的“權利”而奔波。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除部分人有違法行為外,很多人是正當的利益訴求。而這個時候,由於受現行水利水電工程投資體制、土地制度及簽訂的合同等約束,政府很難再“洗牌”重來,導致現在這樣“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百色市淩雲縣委書記韋瑞靈説,“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失去土地的農民長期受益。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只要這項工程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將不再為“填不飽肚子”而發愁。生計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再一步步來。同時,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將失地農民和入股的工程“捆綁”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與榮共榮,與損俱損,進而更好地做到和諧發展。

  反方:對建設週期長、投資大的工程,用“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辦法解決失地農民問題,實際上缺乏可操作性,不利於保護被徵地農民的利益。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委副書記蔣巨峰表示,這樣做一是近期移民的生産生活無法解決。如果被徵地農民採取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就會失去徵地補償費用,就沒有政府的安置措施。這樣在移民搬遷至工程産生效益的幾年時間裏,移民失去土地、失去基本生産資料,僅靠自身力量不可能解決基本的生産生活問題。二是移民的長遠生計難以保證。比如,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電站投資巨大,每位移民“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佔工程總投資的比例不高。入股取得的分紅十分有限,難以保障被徵地農民的長遠生計。三是農民承擔的經營風險過大。因電站建設的一大部分資金由銀行貸款解決,電站投産後,産生的效益主要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入股農民很難拿到入股分紅。同時,一旦工程有什麼問題,所有入股農民都會受到致命影響。四是一旦土地被作價入股,這些移民就會變成靠吃紅利的失地農民。實踐證明,要保證農村移民長期生活穩定,還是不能離開土地,因為土地是農民的根。

  中立方:將就業、低保等措施與“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打包實施。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賀州市市長陳利丹説,“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辦法解決失地農民問題是可行的,但同時是有前提的。一是要設置一個“保底線”。意思就是説,不管工程産生沒産生效益?效益如何?從農民失去土地的那一天起,業主就要補償,補償的數額不能低於“保底線”,上不封頂。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失地農民規避了上述風險。二是業主要盡可能通過自己的項目,安置解決移民就業,從而不僅解決了這些失地農民的生計問題,還解決了其發展問題。三是對那些不能産生長期效益的項目,比如房地産項目等,農民千萬不能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因為,這樣的項目一次賣完就完了。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政協副主席賀大經説,“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方式是一種可以探索的方式,就四川省成都市而言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範例,但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作價作多少?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作價?如何保證權益等問題仍待細化。“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方式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案,但政府、業主要做好引導工作,不能讓這些農民變成新的“吃地租”群體。(完)

中國政府網2006年“兩會”專題

    1 2 3 4  
 
 
 相關鏈結
· 人大代表直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六大誤區
· 農村基層人大代表:新農村建設有三個發展難題
· 人大代表申紀蘭、郭鳳蓮、穆祥友談新農村建設
· 周家貴代表:惠農政策帶來實惠正被農資漲價抵消
· 余的娜代表:師資力量下滑成農村義務教育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