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啟動的煤電聯動、電力多邊交易的市場保衛戰,在內蒙古打響。電網負荷得到回升,一些企業開始復産。截至去年年底,電力負荷累計純增196萬千瓦,比去年11月17日啟動多邊交易之初增加了電力負荷20%。
這是內蒙古通過市場杠桿拉動內需的有益嘗試。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與有關部門幹部,深入調研,認為能源是自治區大頭,必須從降低部分行業電力價格入手,才能遏制煤電下滑,他們做出了電力多邊交易市場的決策。
從2008年10月份開始,自治區的煤、電、鋼鐵、鋁業等普遍下滑20%到50%。電力負荷不滿,僅達1000萬千瓦左右,降低20%到30%。自治區政府冷靜分析,沉著應對。經請示電監會,2008年11月16日,內蒙古政府發出了在全區部分行業實行電力多邊交易電價的緊急通知。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任亞平説:“煤電統籌,是多年來自治區能源建設的經驗:凡在自治區投資建大電廠,我們在煤上就給他優惠。反之,建設規模大的電廠,對開發自治區的煤礦也帶來很好的效益。”自治區政府成立了多邊交易領導小組,負責各地區電力多邊交易方案的審批及日常工作。凡是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企業,經過申報批准,都可享受價格下浮的電價。
自治區政府分管工業的副主席趙雙連説:“多邊交易涉及諸多行業、諸多企業,要掌握政策,區別對待,分清責任,做到公平合理。”自治區政府規定:對鐵合金、多晶硅、電石等企業生産用電價格,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下行8分/千瓦時,對黑色、有色金屬的冶煉、及深加工企業生産用電價格,在現行政策基礎上下浮4分/千瓦時,分別由自治區政府、內蒙古電力集團、火力發電企業和相關煤炭企業按比例分攤。據悉,中國神華能源公司和自治區大能源集團都參與了多邊交易。(劉工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