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時,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被代表委員們的掌聲打斷。
回眸過去,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展望未來,我們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十一五”開好局、起好步。
經濟日報派出10名記者連線代表委員,共同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亮點一 難能可貴的9.9%
報告摘要 2005年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8.2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9%。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較穩的良好局面。
代表委員連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春正代表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沈安波代表
9.9%這一數字在與會代表中産生強烈反響。王春正代表説:“這一數字鼓舞人心,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回顧去年,4個季度的經濟運行都非常平穩,去年通過宏觀調控等手段,加強了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因此這一數據可以説是在平穩局面下獲得的較快增長。”
這個9.9%是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下,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取得的。沈安波代表説:“除了速度快,還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在提高,特別是抓住了産業結構調整,推進了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向集約轉變。因此,這是一個將質量與速度結合在一起的增長。”
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在繼續保證我們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投資更健康,消費需求更加旺盛,出口增勢仍強勁。西部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我國的經濟從一個個亮點發展到面再連成片,這些都説明這個9.9%,蘊涵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不是為了速度而得的速度,不是靠簡單的外延增長獲得的速度。(經濟記者 周巍)
亮點二 來之不易的291
報告摘要 糧食總産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又增産291億斤,達到9680億斤。
代表委員連線:河南省漯河市市長
靳克文代表靳克文代表興奮地對記者説:“糧食增産的主要因素,我認為一個是政策對頭。去年,我們28個省(區、市)免除了農業稅,這一政策大大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今天聽溫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代表委員鼓掌最多的地方是總理説到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時候。”
“另外,實行了種糧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加大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加上龍頭企業的帶動,實現了農業增效,也使農民通過種糧,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增收。現在,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當然,天時好也是一個因素,但我認為,政策的因素是第一因素,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才是2005年增産291億斤的最重要因素。”
代表委員們不會忘記,2000年至2003年,我國糧食産量逐年下降。在政策、價格、氣候等多種有利因素綜合作用下,2004年糧食生産出現重要轉機,總産量達到9389億斤,增産糧食775億斤。2005年又增産291億斤,連續兩年共計增産超過1000多億斤。代表委員一致認為,這個成績沉甸甸的,來之不易。(經濟日報記者 王晉)
亮點三 促進和諧的1168
報告摘要 2005年中央財政用於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8.3%。
代表委員連線:民革湖南省委副主委朱建軍委員
1168億這個數字是一個進步,表明我們國家對科教文衛事業的重視日益提升,而且不斷增加投入,做了許多實事,見到了實效。過去,我們國家偏重物質生産方面的投資,而對智力投資、衛生經費等社會發展方面的投入不足。這種情況隨著我們國力的增強,財政收入的增加,近年來已有改善。各國都把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看作實現現代化,振興國家和進行國際競爭的重要發展戰略。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必須加大對科技、教育等事業的投入。同時,科教文衛屬於社會發展事業,對於建立和諧社會也有重大意義。增加投入,其實最關鍵的還是要下大決心。我們感到,黨和國家對此已經下了很大決心。
我們感到,國家對教科文衛的投入有了長遠規劃,並正在著手建立保證其發展的長效機制。(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
亮點四 令人欣慰的152
報告摘要 去年投入國債資金152億元,主要用於淮河、太湖等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
代表委員連線:南開大學教授朱坦委員
“積極發揮國債資金的導向作用,逐漸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資,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是當前國債資金使用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南開大學教授朱坦委員説。
去年投入國債資金152億元,主要用於淮河、太湖等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效果令人欣慰。2005年生態退耕39萬公頃,完成營造林面積637萬公頃,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萬平方公里。”朱坦非常高興地向記者列出一組數字。
長期建設國債資金和預算內投資,主要用於農林水利、科教文衛、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西部開發等方面。“在國債資金總量規模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用於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資不管是數額還是比重,都將繼續保持上升的勢頭。這體現了黨和政府加快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信心和決心。”朱坦説。(經濟日報記者 徐立京)
亮點五 已成歷史的2600
報告摘要 今年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標誌著在我國實行了長達2600年的這個古老稅種從此退出歷史舞臺,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變革。
代表委員連線:湖南金僑置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任玉奇代表
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治沙模範牛玉勤代表
“雖然農業稅已經在今年1月1日就被取消,但是當我聽到溫家寶總理在報告中説到‘今年在全國徹底取消農業稅’這句話時,心裏還是有難以平息的激動。”3年前便提交了取消農業稅議案的湖南團任玉奇代表對記者説,“國家認為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取消農業稅,確實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實惠。”
作為湖南金僑置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任玉奇代表,每年都會拿出一個多月的時間,到農村進行調研。“對於大多數農戶來説,取消農業稅便意味著一年能夠增加兩三百元的收入,生活水平就能得到一定提高。”
來自陜西團的牛玉勤代表則是出生在農村、生活在農村,她對取消農業稅能給農民帶來怎樣的變化有著更為真切的感受:“現在農民不用再交農業稅了,連‘三提五統’和農村教育集資等費用也免掉了,農民的負擔一下子被減輕了許多。”(經濟日報記者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