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貧困地區是工作的難點和重點。沒有貧困地區的現代化,也就沒有整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要徹底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最終的決定因素在於人,在於貧困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和基層幹部。所以,貧困地區一定要確立科學的發展觀,走出一條符合各地實際情況的、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致富、全面振興之路。
首先,要建好班子,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農民群眾擁護的先鋒隊。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工作的基礎和領導核心,黨員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骨幹力量,長期以來,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個層面的社會生活發生了複雜而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貧困地區所固有的深層次矛盾也日漸暴露,對農村黨員思想産生了很大影響,給基層組織建設帶來了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筆者曾對河南的部分貧困地區基層黨組織進行過抽樣調查,發現這些基層黨組織主流是好的,但矛盾和問題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現為“四差”、“三難”,即政策水平差、致富能力差、隊伍結構差、選人機制差和選人難、管理難、辦事難。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及扶貧部門應結合貧困地區工作實際,切實加強貧困地區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取得扶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提供堅強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障。一是從抓政治素質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入手,切實提高基層黨員幹部的整體素質,並通過教育活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變成其自覺行動,經過長期努力,使基層黨員思想水平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不斷提高。二是從鄉鎮黨組織建設、村委帶頭人的培養選拔和新生力量的培養發展這三個重點入手,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把有能力帶領群眾致富、有志於獻身農村建設的能人選進班子、委以重任,以鄉鎮帶村組,以村組帶黨員,進而達到戰鬥力整體提高的目的。三是把先進性教育活動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一起部署,一起檢查督促,一起考核,通過努力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黨組織的威信,增強戰鬥力和凝聚力。
第二,要抓住機遇,逐步把人口劣勢轉變成地區發展的資源優勢。 貧困地區往往是人地矛盾較為突出的地區。人們出於傳統思維的順延,往往把農民增收的出路與土地結合到一起,老是在增加土地的投入和産出上打轉轉,而對儲存于廣大農民自身的一個最富潛力的資源、最容易利用的致富“敲門磚”——勞動力卻視而不見。然而,現實告訴我們,人多地少的國情註定依靠土地不能解決農村的現代化問題;土地,必須與現代化接軌,走集約化經營之路;農民,必須大量走出土地,加入産業大軍。這是農村經濟的唯一齣路,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也是貧困面積較大、貧困人口較多、人地矛盾較為突出的省份。近幾年該省大力扶持和發展勞務經濟,僅去年一年省級財政扶貧資金就投入 4500萬元。目前,全省貧困地區輸出勞務總量達到 350多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的47%左右,貧困地區農民純收入的50%以上來自務工收入,勞務經濟已成為貧困地區農民增收的亮點。
第三,要因地制宜,探索出尊重實際、尊重群眾的經濟發展新途徑。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人民生産、生活習慣豐富多彩,根本不可能走同一的發展模式。只有從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出發,在充分尊重當地農民群眾的生産、生活習慣的基礎上選擇富有地方特色的發展之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近年來,在貧困地區的發展建設進程中,有不少結合扶貧開發、集中群眾智慧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並取得良好效果的典型。四川省儀隴縣柴井鄉黃氏祠村過去是一個典型的 “人畜缺水喝農民收入少災情年年多”的貧困村。從去年 7月份開始,結合整村推進,在優化村民生産生活條件的基礎上,改變了過去發放扶貧資金的簡單做法,結合當地農民生産習慣,以項目扶持為主,通過培訓讓農民掌握實用技術 發展養獺兔、養豬、水果種植等産業,大幅度地增加了村民收入。
第四,要強根固本, 鍛造一支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要求的農民隊伍。就目前全國貧困地區的總體狀況看,農民素質亟待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比較匱乏,民主法制意識較弱,思想道德修養需要加強。有關部門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矛盾是勞動力素質與市場需求銜接不上的矛盾。一方面車工、鉗工、焊工、鉚工等技術工人一直非常緊俏,市場供不應求;另一方面 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家閒置,其中還包括相當一部分外出回流人員。眾多農村外出回流人員不是不想留在外面幹,而是素質差、沒活幹,在外留不住;眾多尚未出去的富餘勞動力,不是不願出去掙錢,而是出去後沒技能掙不到錢。因此,不論從持續發展的長遠著想,還是從增加收入的現實考慮,貧困地區的農民群眾都必須在自身素質上實現從傳統型農民向現代型新農民的轉變,否則,就難以應對市場經濟、城市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緊鍛造一支適應新形勢、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的農民隊伍。當然,提高農民素質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范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