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共建共享和諧社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劉錚)胡錦濤總書記3月7日在參加政協聯組討論會時所作的“把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和諧社會貫穿于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過程”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新華社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共建是基礎共享是目標

    問:您是怎樣理解“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

    答:現在大家都特別關注民生問題,百姓、專家、輿論對構建和諧社會、解決民生問題寄予越來越多的期望。構建和諧社會,政府的確要承擔更多責任,要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讓百姓共享社會和諧帶來的實惠。只是,我們不僅要共享,而且要共建。共建是物質基礎,共享是目標。

    共建就是要調動全體人民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幹事業,給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要做到既共建,又共享,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當前要避免一個傾向:只重共享,不重共建,不重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我們國家大、底子薄,這些年財政收入雖然增長較快,但人均財力非常有限,人均財政收入3000元左右,而美國人均財政收入折合人民幣10萬元。在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改變政府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同時,還要注意到生産力水平低的國情,還要強調共建,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讓人民群眾可持續地得到實惠

    問:為什麼要提出“讓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從和諧社會建設中得到實惠”?

    答:不斷,就是要可持續。我們要建設的是一個可持續的和諧社會。如果我們僅提出宏偉目標,而沒有這麼多財富可分配,或者是把明天的財富今天分配,都是不可持續的。如果大家都等著共享,忽視了共建,也不能從可持續發展中得到實惠。

    讓人民群眾可持續地得到實惠,既是調動全體人民積極性,更是表明社會公正、正義,這是極其重要的。一定要搞好共享,否則利益不能為廣大人民獲得,就不能更好地共建,不可持續。

    過去我們在共享方面做得不夠,財政資金更多地花在“鋪攤子、上項目”和政府自身的消耗上了,與提供公共服務的要求有差距,必須調整,要把更多的資金投向社會事業中。同時,要考慮到我國的國情,解決好短期和長遠、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關係。在共享的目標下,調動一切積極性,極大地創造財富,才能讓人民群眾可持續地得到實惠。

    調動全體人民的創造力構建和諧

    問:下一步的和諧社會建設,您有哪些建議?

    答:政府要給百姓創業、就業創造寬鬆的環境,調動全體人民的創造力和積極性。要從政策體制上鼓勵百姓幹事業,通過創業增加就業。要知道,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投資創業的基礎上。要鼓勵發展中小企業,使得更多的人發揮勞動能力和創造能力。具體措施包括放寬投資創業的註冊登記、審批許可條件;減少收費罰款,降低中小企業稅負;對中小企業貸款形成擔保體系,提供融資支持。

    當然,政府公共服務責任要繼續加強,要減少政府投資的經濟項目,壓縮自身開支,更多投向教育、衛生、社保、低保、公交等各項社會事業,促使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人能夠享有公共財政的陽光。

    老百姓也要轉變觀念。要從過去的等國家、靠國家、甚至“吃皇糧”意識,轉變為既有風險意識又有創業精神。自己發展事業,國家才能有生機活力,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業需求大了,工資增長也快,百姓才能得實惠。企業多了,國家得稅收,也增加了國家讓百姓共享的財力。

 
 
 相關鏈結
· 回良玉強調: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 各地幹群:胡錦濤講話必將激發共建和諧社會熱情
· 專家:胡錦濤重要講話豐富構建和諧社會思想內涵
· 代表委員: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從構建和諧家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