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自然資源

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土地資源

中國土地資源有四個基本特點: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類型複雜多樣,耕地比重小;利用情況複雜,生産力地區差異明顯;地區分佈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一)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

中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海域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陸地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佔土地資源論,在面積居世界前12位的國家中,中國居第11位。中國人均佔有的土地資源,只相當於澳大利亞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羅斯的1/15、巴西的1/7、美國的1/5。按利用類型區分的中國各類土地資源也都具有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的特點。

(二)類型複雜多樣,耕地比重小

中國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土地類型複雜多樣,為農、林、牧、副、漁多种經營和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類型難以開發利用。例如,中國沙質荒漠、戈壁合佔國土總面積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難度很大。而對中國食物安全至關重要的耕地,所佔比重僅為10%多一點。各類土地資源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利用情況複雜,生産力地區差異明顯

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由於中國自然條件的複雜性和各地歷史發展過程的特殊性,中國土地資源利用的情況極為複雜。東北平原大部分是黑土,盛産小麥、玉米、大豆、亞麻和甜菜。華北平原大多是褐土,土層深厚,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水果有蘋果、梨、葡萄、柿子等。長江中下游平原多為紅黃壤和水稻土,盛産水稻、柑橘、油菜、蠶豆和淡水魚,被稱為“魚米之鄉”。四川盆地多為紫色土,盛産水稻、油菜、甘蔗、茶葉和柑橘、柚子等。

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資源開發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土地的生産力水平會有明顯差別。例如,在同樣的亞熱帶山區,經營茶園、果園、經濟林木會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而毀林毀草開墾種糧,不僅收益較低,還會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地資源遭受破壞。

(四)分佈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分佈不均主要指兩個方面:其一,具體土地資源類型分佈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地區,草原資源多分佈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新疆天山南北坡等。其二,人均佔有土地資源分佈不均。

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中國林地少,森林資源不足。可是,在東北林區力爭採育平衡的同時,西南部分林區卻面臨過熟林比重大、林木資源浪費的問題。中國廣闊的草原資源利用不充分,畜牧業生産水平不高,然而有些地區的草原又存在過度放牧、草場退化的問題。


水資源

中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是全球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屬於缺水嚴重的國家。受氣候和地形影響,淡水資源的地區分佈極不均勻,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1/4。河流和湖泊是中國主要的淡水資源,河湖的分佈、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産。各大河的流域中,以珠江流域人均水資源最多,長江流域稍高於全國平均數,海河、灤河流域是全國水資源最緊張的地區。

中國水資源的分佈情況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佈卻是南少北多。如中國小麥、棉花的集中産區一一華北平原,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的40%,而水資源只佔全國的6%左右。水、土資源配合欠佳的狀況,進一步加劇了中國北方地區缺水的程度。

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近7億千瓦,佔常規能源資源量的40%。其中,經濟可開發容量近4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7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水能資源總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水能資源的70%分佈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區,其中以長江水系為最多,其次為雅魯藏布江水系。黃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有較大的水能蘊藏量。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地區,集中在長江、黃河和珠江的上遊。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中國植被種類豐富,分佈錯綜複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幹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個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兼有寒、溫、熱三帶的植物。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較古老的植物種屬,約佔世界種屬總數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銀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區現代已經滅絕,現在是殘存于中國的“活化石”。此外,還有豐富的栽培植物。從用途來説,有用材林木1000多種,藥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澱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80多種,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動物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北部—秦嶺山脈—伏牛山—淮河與長江間一線以北地區,以溫帶、寒溫帶動物群為主,屬古北界。以南地區以熱帶性動物為主,屬東洋界。由於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西部橫斷山南北走向,使得兩界動物相互滲透混雜的現象比較明顯。

礦産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産資源豐富,礦産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産資源分佈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佈不均勻。如鐵主要分佈于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佈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這種分佈不均勻的狀況,使一些礦産相對集中,如鎢礦,雖然在19個省區均有分佈,但儲量主要集中在湘東南、贛南、粵北、閩西和桂東—桂中,儘管有利於大規模開採,但也給運輸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使分佈不均的資源在全國範圍內有效地調配使用,亟須加強交通運輸建設。


注:

1.油氣礦産(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為剩餘技術可採儲量,分類標準參見GB/T 19492—2004。

2.非油氣礦産為查明資源儲量,分類標準參見GB/T 17766—1999。

3.數據來源於《中國礦産資源報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