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大事記

2014-08-19 15: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在自己的綱領中提出了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的任務。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圍繞著“建什麼國” 的問題,同國民黨反動統治集團展開了激烈的鬥爭。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政府不顧全國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團結的強烈願望,背信棄義地撕毀當時已達成的停戰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決議,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中國共産黨一方面領導全國人民堅決以革命的戰爭反對反革命的戰爭,另一方面又在國民黨統治區開闢第二條戰線,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民主運動,蔣介石政權很快就處在全民的包圍之中。隨著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1947年10月,中國共産黨發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毛澤東主持下召開會議,確定了全黨在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時期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的政策和綱領。會後,黨集中全力解決新形勢下的政策和策略問題,使革命戰爭、土地改革、整黨整軍、發展新區和爭取民主黨派等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進展,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全國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1948年1月以後,各民主黨派相繼表示接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願意與中共合作,為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建立民主聯合政府而奮鬥。中共中央認為各方面的條件業已成熟,及時將籌建新中國的任務提上了日程。

    1948年

    4月30日 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縣城南莊召開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討論通過了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其中倡議:“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五一”口號頒布後,立即得到國內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海外華僑的熱烈響應,由此拉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籌建新中國的序幕。

    5月1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致函在香港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鈞儒,提出先行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希望民革、民盟與中國共産黨共策進行,其他一切反美帝反蔣黨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均可派代表參加,某些社會賢達可被邀請參加。

    5月2日 中共中央電示中共上海局:我黨準備邀請各民主黨派及重要人民團體的代表來解放區協商關於召開人民代表大會並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問題,在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及蔣介石賣國政府的鬥爭中加強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合作及綱領政策問題。中央還初擬了邀請前來解放區參加協商的29位民主人士的名單。

    5月5日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李濟深、何香凝,中國民主同盟沈鈞儒、章伯鈞,中國民主促進會馬敘倫、王紹鏊,中國致公黨陳其尤,中國農工民主黨彭澤民,中國人民救國會李章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蔡廷鍇,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譚平山,無黨派人士郭沫若,于香港聯名致電中國共産黨毛澤東先生並轉解放區全體同胞。電文揭露國民黨政府竊權賣國、偽裝民主的面目,盛讚中共的倡議“適合人民時勢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主張 “大計亟宜早定”。嗣後,各民主黨派,包括民主建國會、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海外華僑團體等相繼發表宣言、聲明,擁護“五一”口號,希望共同努力,迅速召開新政協,早日實現聯合政府。

    5月9日 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決定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及其黨政軍領導機構合併,組成華北局、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和華北軍區。8月,經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改為華北人民政府。這個在華北4400萬人口的區域建立的共産黨和民主人士合作的人民政府,為行將誕生的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奠定了基礎。

    8月1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復電響應“五一”口號的李濟深等民主人士。電文説:“五月五日電示,因交通阻隔,今始奉悉。”“現在革命形勢日益開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強團結,共同奮鬥,以期早日消滅中國反動勢力,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建立獨立、自由、富強和統一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為此目的,實有召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們共同協商的必要。關於召集此項會議的時機、地點、何人召集、參加會議者的範圍以及會議應討論的問題等項,希望諸先生及全國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討”。

    8月1日至22日 全國第六次勞動大會在哈爾濱舉行。大會通過決議,號召全國工人階級,緊密團結各階層人民,積極支援人民解放軍,迅速實現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大會決定恢復中華全國總工會。

    8月 各民主黨派、無黨派和華僑的代表人士,應中共中央的邀請,並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週密安排下,從本月起,從香港、國民黨統治區及海外陸續進入解放區。接待民主人士的地點主要是中共中央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和中共中央統戰部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李家莊。

    9月8日至13日 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根據戰爭形勢的發展和對國際形勢的判斷,預計從1946年7月算起,在五年左右的時間內,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的反動統治。為此,確定了軍隊向前進,生産長一寸,加強紀律性,由遊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的戰略任務。會議明確提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專政,建立無産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還有資産階級民主分子參加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治制度採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會議制,而不採用資産階級議會制;關於社會經濟,叫“新資本主義”不妥,整個國民經濟還是新民主主義經濟,起決定作用的是國營經濟;要努力發展國家經濟,由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會議還討論了準備在1949年召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問題等。中央九月會議,為直接奪取全國政權進行了各方面的部署和準備。

    9月12日至11月2日 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集中主力70萬人進行了遼沈戰役。中央軍委、毛澤東根據東北在戰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選定東北為殲滅敵人重兵集團的戰略決戰的首戰目標。遼沈戰役歷時52天,共殲滅國民黨軍47萬餘人,東北全境獲得解放。東北的大工業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解放戰爭。隨後,東北野戰軍迅速入關發動平津戰役。

    10月8日 中共中央將《關於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諸問題草案》等電發東北局,請他們就其中諸項問題,約集已在哈爾濱的民主人士商榷。11月25日,東北局負責人與在哈爾濱的各黨派民主人士就召開新政協籌備會、參加單位及代表人數等問題達成協定,同意籌備會組織條例由中共起草。

    10月28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準備奪取全國政權所需要的全部幹部的決議》。決議根據戰爭的迅速發展,決定從各中央局(分局)和區黨委調派53000名幹部到新解放區工作,包括軍事、黨務、政府、工農青婦民眾團體、經濟、財政、銀行、貿易、通訊社、報紙及文化教育等各項工作性質的幹部。為完成上述幹部的準備工作,也為解決各地幹部缺乏的問題,決議要求解放區各級黨委把有計劃地大量地培養、訓練和提拔幹部,作為當前的重大任務。

    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60萬人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淮海戰役。是役與遼沈戰役相銜接,歷時66天,共殲敵55·5萬人,使國民黨軍在華東、中原戰區的主力精銳部隊喪失殆盡。人民解放軍直逼長江,解放了長江中下游北岸的廣大地區。在戰役過程中,解放軍得到魯、蘇、豫、皖、冀五省人民有力的支援,車推肩挑、絡繹于途的民工支前大軍達543萬人,顯示了人民戰爭的深厚偉力,蔚為戰爭奇觀。

    11月11日 毛澤東在致各中央局、各前委的電報中指出:由於九、十兩個月的偉大勝利,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一任務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即可達到了。

    11月15日 根據許多大中城市相繼解放的形勢,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軍事管制問題的指示》,明確規定對城市實行軍事管制必須完成的各項任務:肅清一切殘余敵人及武裝頑抗分子;接收一切公共機關、産業和物資;恢復並維護社會秩序;建立系統的革命政權機關和各種群眾組織等。

    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進行平津戰役。解放軍在全殲新保安、張家口之敵,並攻佔天津後,即以百萬大軍兵臨北平城下。在強大的軍事威懾和政治爭取下,在北平地下黨和愛國民主人士的有力促進下,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宣佈起義,率部接受和平改編,世界馳名的文化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戰役歷時64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人。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戰略決戰,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已成定局。

    11月30日 中共中央根據石家莊、洛陽、濟南等城市解放後的經驗和教訓發出指示,要求在新解放城市中組織各界代表會,認為這是在實行軍事管制初期黨和政權領導機關聯絡群眾的最好組織形式;軍管會和市人民政府的各項政策及一切市政設施,均可向各界代表會報告,並經過討論和建議,再作最後決定付諸實施。各界代表會是人民代表會議的前身,為廣大人民所擁護。

    12月1日 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佈告: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在華北、華東、西北三區統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幣為本位幣。隨著人民解放戰爭勝利推進,人民幣作為本位幣迅速進入新解放區廣大城鄉,為統一全國的財政經濟工作奠定了基礎。

    12月14日 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和各前委批轉陳雲關於接收瀋陽的經驗簡報。瀋陽是東北最大的工業城市,接收工作進展順利,主要經驗是採取“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的接收方法。中央要求華北、華東、中原及西北各區組成專門班子,準備南下接收大城市之用。

    12月30日 新華社發表毛澤東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文中指出:在解放戰爭將要取得全國勝利的時候,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正在策劃“和平”陰謀,並企圖在革命陣營內部製造“反對派”。現在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問題,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還是使革命半途而廢?中國每一個民主黨派,每一個人民團體,都必須選擇自己要走的路。這裡是要一致,要合作,而不是建立什麼“反對派”,也不是走什麼“中間路線”。新年獻詞向中外宣告:中國人民及其總參謀部中國共産黨一定會粉碎敵人的政治陰謀,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


    1949年

    1月6日至8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通過《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決議,其中規定:1949年必須召集沒有反動派代表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成立,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並通過共同綱領。

    1月14日 新華社發表《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關於時局的聲明》,針對蔣介石在元旦文告中提出的和談五項條件,提出中國共産黨願意和國民黨政府在下列條件的基礎上進行和平談判;(一)懲辦戰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四)根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這八項條件,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公意,徹底擊破了蔣介石的假和平陰謀。

    1月19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著重指出:我們不承認帝國主義國家現在派在中國的代表為正式的外交人員,以在外交上處於主動地位,不受過去任何屈辱的外交傳統所束縛;在原則上,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必須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但在外交工作方面應恰當掌握原則性和靈活性;不允許任何外國及聯合國干涉中國內政。指示還對外資、外貿、海關稅收及外國人辦的教會、學校、報紙、刊物、通訊社等作出若干暫行規定。

    1月21日 蔣介石在南京發表“引退”聲明,其“ 總統”職務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蔣介石退到幕後指揮。李宗仁代理“總統”後,于27日致電毛澤東,表示願意以八項條件作為和談的基礎,但實質上是想通過和談達到“劃江而治”的目的。

    1月22日 到達解放區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郭沫若、譚平山等55人,聯名發表聲明,堅決支持毛澤東14日聲明關於和談的八項條件,強調“務使人民民主陣線之內,決無反對派立足之餘地,決不容許有所謂中間路線之存在”。表示“願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平等、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55人聲明公開表明各民主黨派一致承認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與“中間路線” 徹底決裂的立場,為共同籌建新中國打下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1月31日 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揚到達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同米高揚舉行了會談。毛澤東介紹了中國共産黨的內外政策,在談到建立新政府時指出:新政府的組織形式與蘇聯、東歐國家有所不同,但性質與宗旨仍然是在共産黨領導下的,將來的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全國一解放,接踵而來的任務是恢復生産和經濟建設。2月7日,米高揚離開西柏坡回國。

    2月3日 人民解放軍舉行盛大的進駐北平入城式。嗣後,在哈爾濱、李家莊等地及新解放的天津等城市的民主人士,陸續抵達北平。

    2月8日 中共中央軍委發出《把軍隊變為工作隊》的指示,及時指出:在渡江南進和解放全中國的過程中,軍隊不但是一個戰鬥隊,而且主要地是一個工作隊。軍隊幹部應當全體學會接收和管理城市。

    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對外貿易的決定》,要求立即開始進行新中國的對外貿易,原則是對我們有利及保持國家主權獨立並由國家統制;決定在天津設立對外貿易局,統一管理華北一切對外貿易事宜。

    2月22日 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會見受李宗仁派遣的顏惠慶、章士釗、邵力子、江庸。經過兩天的會談,雙方達成關於國共和平談判的非正式協定八點,確定“ 談判以中共1月14日聲明及所提八點為基礎”。

    3月5日至13日 中國共産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西柏坡舉行。毛澤東向全會作了報告。會議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這個勝利的各項方針;確定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須以生産建設為中心;規定了革命在全國勝利後,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採取的基本政策,特別著重分析了中國各种經濟成分的狀況和黨所必須採取的正確政策,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全會指出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産階級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在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産黨召開的這次會議,規劃了建設新中國的藍圖。

    3月23日 中共中央及所屬機構陸續離開西柏坡及其附近村莊,遷往北平。出發時,毛澤東和周恩來交談説,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不要退回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25日,毛澤東一行抵達北平,在西苑機場檢閱了人民解放軍部隊,同前來迎接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親切會見。毛澤東等和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城郊香山。

    4月1日 以張治中為首席代表的國民黨政府代表團抵達北平,同以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團開始和平談判。經半個月談判,國民黨代表團表示接受中共代表團提出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派人飛南京送交協定文本。20日,國民黨政府拒絕接受《國內和平協定》。至此,國民黨自己戳穿了“呼籲和平”的假面具。國共和談破裂後,經中共方面誠懇挽留,張治中等和談代表留在了北平。

    4月21日 鋻於國民黨政府拒絕簽署和平協定,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佈《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從20日子夜起,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東起江陰、西至九江湖口,長達500多公里的戰線上,強渡長江天塹,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徹底崩潰。

    同日 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之際,侵入中國內河長江的四艘英國軍艦先後駛入解放軍防區挑釁。解放軍英勇還擊,三艘英艦負傷而逃,其紫石英號艦受創擱淺鎮江江面。4月26日,英國首相艾德禮為英艦暴行進行辯護,保守黨首領丘吉爾揚言要英國政府“派一兩艘航空母艦到中國海上去”實行武力報復。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暴行發表聲明,指出:“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表明了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嚴正立場。同時宣告,我們願意考慮同各外國政府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但它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餘力量的關係,並且把它在中國的武裝力量撤回去。

    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宣告國民黨22年反動統治覆亡。毛澤東揮毫賦詩:“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4月25日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佈告,宣佈約法八章:(1)保護全體人民的生命財産;(2)保護民族工商農牧業;(3)沒收官僚資本;(4)保護一切公私學校、醫院、文化教育機關、體育場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業;(5)除怙惡不悛的戰爭罪犯和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外,所有國民黨政府大小官員,凡不持槍抵抗、不陰謀破壞者,一律不加俘虜,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遊勇,均應向當地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政府投誠報到;(7)有準備有步驟地廢除農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8)保護外國僑民生命財産的安全。遵奉約法八章,解放大軍所至,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人民群眾集漿食于道途,熱烈歡慶解放。

    4月至5月 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先後在北平成立。在此前後,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中華全國社會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中華全國教育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和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籌備會也相繼成立。這些群眾團體和工商界均分別推選出參加新政協會議的代表人選。

    5月20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金融貿易中心——上海。由於在入城前做了充分準備,並有上海地下黨組織工人、學生及各界人民進行護廠、護校、護店鬥爭予以密切配合,上海市軍管會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對大上海的全面接收工作,初步穩定了金融秩序,使“十里洋場”的舊上海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上海。

    6月15日至19日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開幕。參加會議的包括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界民主人士、國內少數民族、海外華僑等23個單位,共134人。會議通過了有關條例和規定,選出了籌備會常務委員會,推選毛澤東為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這次會議所以稱新政治協商會議,是區別於194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

    6月16日 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規定本屆會議設立六個小組,分別進行各項工作:第一小組,組長李維漢,副組長章伯鈞,擬定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及各單位代表名單;第二小組,組長譚平山,副組長周新民,起草新政協會議組織條例;第三小組,組長周恩來,副組長許德珩,起草共同綱領;第四小組,組長董必武,副組長黃炎培,擬定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方案;第五小組,組長郭沫若,副組長陳劭先,起草大會宣言;第六小組,組長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擬定國旗國歌國徽方案。

    6月19日 毛澤東致函宋慶齡:“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宋慶齡在鄧穎超陪同下,于8月28日由上海抵達北平,以特別邀請代表身份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6月26日至8月14日 劉少奇率領中共中央代表團訪問蘇聯,就中國革命勝利後建立新的政府、恢復和發展人民經濟、管理與建設國家等問題,同斯大林等進行了廣泛會談,初步商定蘇聯政府對新中國的外交承認及為新中國建設提供幫助等若干重要事項。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28週年。文章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産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篇文章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為行將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做了思想上、政治上的準備,奠定了共同綱領的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7月12日 根據七屆二中全會的決定,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在北平正式成立,計劃並領導國家的財政經濟工作。後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

    8月5日 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承認了美國侵華政策的失敗並攻擊中國人民的革命。8月14日至9月16日,毛澤東先後為新華社寫了《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等五篇評論,深刻揭露美帝國主義對華政策的侵略本質,對在中國和帝國主義國家的關係問題上還抱有某些幻想的人們進行教育;批駁了對中國革命的各種唯心主義的解釋,並對中國革命的發生和勝利的原因作了理論上的説明。這些評論引起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各界人士的廣泛注意和討論。

    9月7日 周恩來向參加新政協的代表作《關於人民政協的幾個問題》的報告,其中指出: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我們主張民族自治,但一定要防止帝國主義利用民族問題來破壞中國的統一。“為了這一點,我們國家的名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叫聯邦。”由此,確定了新中國在統一的國家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

    9月17日 新政協籌備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由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周恩來報告三個月來的籌備工作。會議正式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國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議基本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和其他文件,提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中國共産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人民救國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無黨派民主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各地區、人民解放軍、各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分子共54個單位、634名代表(全體代表實為662人)。會議具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決定關於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事宜。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宣佈:“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9月27日 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從組織上確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及四項決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改名北平為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公元紀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徵中國人民革命大團結。

    9月29日 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於人民,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總結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特別是最近二十多年來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經驗而制定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國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9月30日 根據29日大會通過的選舉規定,全體會議選舉出由毛澤東、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陳叔通等180人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選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周恩來等56人為委員。大會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已宣告成立”。大會圓滿完成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榮使命,宣佈閉幕。出席政協會議的全體代表來到天安門前,隆重舉行“人民英雄紀念碑”破土奠基儀式。毛澤東宣讀了由他撰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10月1日 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陳毅等56名委員宣佈就職,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會議一致決定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施政方針,選舉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並責成他們從速組成各項政府機關,推行各項政府工作。

    同日 下午3時,首都北京三十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會。毛澤東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係。”朱德在舉行閱兵式時,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盛大的閱兵式結束後,工人、農民、學生、市民的群眾遊行隊伍高舉紅旗,縱情歡呼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的誕生。節日的首都沉浸在狂歡裏直至深夜。 同日 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中城市都舉行了熱烈的慶祝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偉大勝利,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中國的歷史開闢了新的紀元。(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新華社北京1999年9月24日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