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

2015-02-02 14:55 來源: 黑龍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1月27日在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省長 陸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省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省經濟發展遇到了多年未有的挑戰和複雜局面。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冷靜應對,奮發有為,改革創新,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和十大重點産業建設,及時出臺促進經濟穩增長65條措施,深入挖掘經濟增長潛力,實現經濟平穩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初步核算,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5.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2.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6%,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4%。

    ——改革大力推進。一是“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注重通過調整完善農業生産關係促進生産力提高、增加農民收入。積極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服務、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農業支持政策等5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17萬個,土地流轉6507萬畝,在31個縣(市)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頒證分別完成75%和66%。整合涉農資金330.1億元。啟動了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二是大力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多取消、審一次、真備案”,經過4輪清理,取消和下放省級行政審批事項354項,比例達到51%;取消省屬事業單位實質性審批事項13項;取消事業單位、協會組織、相關仲介機構等為行政審批事項提供要件或前置審批的事項70項。推動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55項企業登記前置審批許可改為後置,年檢年審事項減少84.3%,新登記內資企業4.8萬戶,增長61.9%。建立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審批時間明顯壓縮。成立省政府企業投訴中心,在媒體上通報企業投訴典型案例76起並處理相關責任人。三是實行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全面推進公開招標。面向社會資本公開推出了41個涵蓋鐵路、城市基礎設施、養老等方面的投資項目。分3批對城市集中供熱新增熱源項目公開招標,23個投資主體中標,總投資220億元。分3批招拍挂礦權136宗,對12宗煤礦和金屬礦探礦權公開招標,推進資源開採與深加工産業一體化發展。光伏電站公開招標確定投資主體。四是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深入。出臺了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完成駐省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推動試點並全面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出臺了龍煤集團改革方案和支持其改革發展30條政策措施,成立四煤城自主經營子公司,供水、供熱職能移交所在地政府,分流安置企業富餘人員1.2萬人。通過配置新礦權,開發境外、省外、本地新礦支持其接續發展。推動森工重組黑森林下産品集團,集中力量培育黑森品牌,全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推進省廣播電視網絡與哈爾濱、農墾、森工和龍煤等有線網絡整合重組。推進新良集團、旅遊集團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加快。抓住水利、農機、科技三條主線,進一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糧食再獲大豐收,預計總産1352億斤,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增量佔全國增産總量近50%,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注重糧食大幅增産誘導出的優質高效農業、畜牧業和食品産業發展機會。新組建現代農機合作社245個。投資73.6億元建設732.5萬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209萬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0萬畝。投資46.4億元,其中吸引社會投資20.3億元,新增糧食倉儲能力279億斤、烘乾能力69億斤。投入7.3億元,引導社會資金58.2億元,新建137個存欄1200頭規模的標準化奶牛場;生豬出欄數量增長5.5%。安排8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綠色食品産業,省綠色食品常設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在省內和上海、廣州、青島等地舉辦黑龍江綠色食品博覽會。在香港首開黑龍江綠色食品旗艦店,全國已達79家,開辦獨立品牌連鎖店1200家。

    ——産業項目建設紮實推進。一是依靠有充分準備的政企對接活動生成合作線索,吸引外部投資。不斷完善十大重點産業投資潛力報告,成功開展港粵京投資推介、央企合作對接、民企龍江行等一系列經貿合作活動。其中,央企合作對接産生37個合作線索,簽約額669億元;民企龍江行簽訂合同148個,簽約額1259.9億元。二是突出選擇性,對現有30條工業産業鏈深入梳理。繼續實施工業“雙百工程”建設,完成投資253億元。凱斯紐荷蘭大馬力農機、蘿北石墨烯負極材料、哈爾濱捲煙廠技術改造等 32個項目投産。大力推動271個省重點産業項目建設,哈飛汽車重大合資項目完成商務和技術談判,進入國家部委審批階段,神華(寶清)2×60萬千瓦電廠項目已獲核準。三是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提請省人大常委會重新制定《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明確技術股權的資本金確定和職務發明的股權權益。省政府出資1億元推動哈工大組建機器人産業集團。全省各地舉辦150多場科技成果招商和轉化對接活動,省內落地轉化成果531項,簽約額24億元,科技企業孵化器達72家,在孵企業上千家。

    ——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旅遊業突出夏季生態化、冬季冰雪等獨特優勢,加強與全國百強旅行社合作。139個在建旅遊項目完成投資228.1億元,增長14.5%。改革亞布力景區管理體制,解決了多年沒有解決的滑雪場三山連通問題,新建10條雪道和2條纜車索道,提高了市場競爭力。設立1.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文化創意和設計産業發展。借助哈爾濱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促進旅遊文化時尚産業融合,帶動全省旅遊業發展。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18.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哈爾濱萬達文化旅遊城開工建設190萬平方米,哈爾濱華南城一期50萬平方米建成開業,5個市地萬達商業綜合體項目完成投資42.3億元,新建及改造28個大型批發市場。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3.5%,全年金融機構貸款餘額新增2000億元,增長17.1%。民生銀行和渣打銀行在哈爾濱設立分行,哈爾濱銀行等3家企業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14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組建哈銀金融租賃公司,3家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引進中航安盟和中銀財險2家保險公司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深入實施“寬帶龍江”戰略,新增4G基站2萬座。

    ——新型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制定了全省新型城鎮化規劃,指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大幅放寬農民進城落戶和戶口遷移政策,實施城市居住證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率提高0.63個百分點。加強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三供三治”項目開復工354個,完成投資156億元,投資14億元用於城市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哈爾濱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全線開工、3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鐵路、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鐵路建設完成投資156億元,哈佳快速、哈牡客專、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開工建設,哈齊客專全線貫通。公路建設完成投資130億元,建成二級以上公路956公里。建三江至黑瞎子島高速、密山至興凱湖高速、木蘭松花江公路大橋等項目開工建設,建設農村公路2089公里。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啟動。爭取中央預算內水利專項投資240億元,建設三江幹流堤防應急度汛工程375公里,修復水毀工程1007處。雞西、七台河城市供水水源引水工程開工建設。完成火電項目投資55.7億元、電網項目投資32.7億元,牡丹江荒溝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

    ——以對俄交流合作為重點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俄遠東開發戰略對接,推動對俄交流合作向全方位轉變,帶動經貿合作提高層級。實現對俄進出口總額232.8億美元,增長4.1%,佔全國的24.4%;對俄投資總額10億美元,增長20%,佔全國30%以上;有10家商業銀行與俄羅斯24家商業銀行建立了賬戶行關係。哈洽會升級為“中國-俄羅斯博覽會”,首屆博覽會簽訂進出口合同貿易額31.5億美元;簽訂經濟合作項目260項,涉及資金683億元。哈爾濱市被國家定位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有13個口岸地區爭取到國家邊境旅遊異地辦證政策,外國人口岸簽證點增加到8個。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儲運與煉化綜合體項目完成核準,龍興集團、龍煤集團控股俄境內6個項目開工建設。中俄首座跨境同江鐵路大橋開工建設,黑河跨境公路大橋前期工作正在推進,哈爾濱機場新開通3條對俄航線。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億美元,增長11.1%。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儘管全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們始終堅持把民生支出放在優先位置。34件民生實事已完成33件,另外1件在春節前完成。新增就業75.7萬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月平均上調224元,增幅達到13.4%,繼續居全國首位,在企業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月生活補助標準提高200元。省財政安排5億元幫助四煤城解決區級機關事業單位欠發工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7%和24%。農村五保對象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48%和44%,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將煤城和林區新出現的6.6萬多名特困群眾全部納入城鄉低保或臨時救助範圍。重特大疾病政策範圍內醫療救助比例達到65%以上。省財政為機關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城鄉低保人員等低收入群體發放禦寒補助20.3億元,繼續為一線環衛工人和交警發放冬季誤餐補助1.2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鎮參保居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0%,新農合參合農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實施全省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三年補充計劃,新選派醫學本專科畢業生1155名,開展17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200套鄉鎮衛生院週轉房和400個村衛生室建設。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落實資金13.2億元,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完成235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農村中小學小火爐改造全面完成。農村小學、初中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均比上年提高40元,對集中連片特困區的鄉中心區學校老師按每月200元、村學校和教學點老師按每月25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投入2.4億元為1433個中心村建設文化廣場並完善文化室設備配置。第十三屆全省運動會務實節儉舉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萬套,新開工16.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22萬戶;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竣工2459萬平方米。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和片區外重點縣3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淘汰黃標車20.8萬輛,拆除小鍋爐3190台。松花江水質持續改善。全面推進“平安龍江”建設,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依法嚴厲打擊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省刑事案件下降7.4%,其中8類主要刑事案件下降19.4%。推進小煤礦安全整治整合,關閉78處安全不達標小煤礦。

    ——深挖管理潛力節約公共資源。通過清理欠稅、加強稽核、嚴格徵管等方式,國稅、地稅共增加稅收85.4億元。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13年大幅增收基礎上,又擴面2萬戶,增收50.4億元;加強養老金髮放管理,對有管理問題的7萬人重新復核清理,已追回1.1萬人冒領的養老金。清理“吃空餉”22843人,已追繳資金1.8億元,查處相關責任人,對典型案例在全省通報。清理政府系統可利用非辦公類資産325萬平方米,其中省本級100萬平方米,用於發展養老、健康、旅遊等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孵化基地。全省壓縮“三公”經費5.8億元。省財政減少不符合支持標準的專項資金支出27億元。通過嚴格執行採購制度,厲行節約,節省政府採購資金15.7億元。通過核減裝修和其它輔助功能,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節省投資4.3億元,綏芬河機場減少投資概算2.4億元;通過深入據實核定沿線拆遷成本,鐵路建設項目核減投資超過30億元。全省審計機關共審計6676個單位,查出違規和損失浪費問題資金54.4億元,促進增收節支18.3億元。使用批而未用土地6638公頃,盤活閒置土地371公頃,利用閒置廠房近100萬平方米發展産業項目。行政監察、市場監管、防災減災、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國防動員,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統計監測、文史檔案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2014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團結一心、苦幹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國家各部委、中央直屬單位、中央企業和駐軍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關心、支持龍江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去年經濟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還是工業結構不合理。十多年來,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最高為72.9%,最低為53.8%,增速最高為13.1%,最低為6.3%,2013年回落到0.1%,去年為負增長。從根本上講,經濟發展中結構性、體制性和市場化程度不高等深層次矛盾仍比較突出。工業中能源工業比重過大,非公經濟比重小,市場營銷、與資本市場合作、市場化方式配置資源等方面存在差距;大項目儲備少、帶動作用不夠,資源精深加工不夠,若干産業領域的增長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民生還有不少歷史欠賬,保障和改善的任務仍十分艱巨;各級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整體發展環境還有相當差距。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採取務實有效措施,下大力氣解決。

    二、大力調整産業結構,推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在全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省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陣痛加劇、挖掘釋放發展潛力勢在必行的關鍵階段。既面臨全國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共性問題,也面臨自身的特殊困難;既有不利因素,也有優勢、潛力和機遇。

    從不利因素看:一是大慶油田從今年開始連續每年調減産量150萬噸,將導致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加值若干年連續負增長。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稅收將大幅減少。二是受全國産能過剩影響,四煤城的煤炭行業仍面臨很大困難。三是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森工、伊春、大興安嶺地區的營業收入減少20億元以上,並對全省一産和木材深加工行業等方面影響很大。四是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企業一般性投資意願進一步減弱,産業項目建設競爭將更加激烈。

    從發展優勢、潛力和機遇看:一是經過多年奮鬥和努力,我省已在全國牢固確立了第一糧食大省的重要地位,這為我們加快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畜牧業、食品加工業、涉農服務業奠定了堅實基礎,為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開闢了新途徑。目前綠色食品生産及營銷、食品加工業、畜牧業和涉農金融業都顯示出很好的發展勢頭。二是經過長期保護和造林積累,我省森林、江河、濕地、冰雪等豐富自然資源形成了突出的生態化優勢,這種優勢在全國工業化中後期發展階段將愈加明顯,為引入外部需求發展旅遊、健康養老服務業創造了獨特條件。結合我省對俄交流的歷史文化傳統,旅遊文化時尚産業融合發展更具重要潛力。同時,三産中的商貿流通業、物流業、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等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三是我省在資源開發及深加工方面潛力巨大。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産有84種,佔全國的37.1%。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55種,但1:50000地質礦産調查勘探水平與全國平均30%和有的礦産資源大省達到80%相比,我省還有較大差距,加大詳查和勘查力度將會亮出更多的礦産資源,達到投資者進行市場開發的要求。以此為基礎,發展石化、煤化、氣化和糧食、木材等資源深加工前景十分廣闊。四是經過長期對俄邊貿的積累和發展,我省對俄合作具有重要優勢,對俄合作已拓展到農業、林業、礦産資源、能源、旅遊、科技、文化等領域。這不僅可以解決我省資源類産品補充供給的問題,還可借助俄當前推動遠東開發開放機遇,吸引國內外各種要素通過我省參與俄遠東開發開放,帶動我省與日韓等其它國家和地區間的開放與合作。五是推進創新驅動有很大潛力。我省是科教人才大省,具有較強的科技綜合實力,這為我們大力改造傳統産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和發展各類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六是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有潛力。對於集中連片供熱、城市供水、污水垃圾處理、公立醫院改革等能夠形成收入的公共資源項目,通過公開招標吸引社會投資,不僅能夠減少財政投入,用競價機制增加公共收入,還可以防止腐敗。七是強化管理上有潛力。在財政支出監管、項目建設投資概算、加強稅收徵管、養老金收繳和發放、清理“吃空餉”、集約節約配置公共資源等方面仍有很大潛力可挖,抓得好、抓得嚴,一年就能節省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相當於很多大項目産生的稅收。八是借助國家出臺支持東北振興的政策舉措,我們在生産力佈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有機遇和潛力。同時,我省近年來産業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一些項目在未來幾年陸續竣工投産,也將對經濟結構調整産生積極作用。

    基於上述形勢分析判斷,2015年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十大重點産業,通過發揮優勢、注重工業、多點培育,大力調整産業結構,狠抓改革攻堅,擴大對外開放,突出創新驅動,加強風險防控,保持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民生持續改善。

    綜合考慮,預期今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2.5%。

    (一)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一是突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在繼續抓好“五個創新”的基礎上,推進農業既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探索中遠期訂單,在市場銷售、經營環節上實現更大收益。注重培育新型市場化服務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涉農服務業,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問題。繼續抓好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全面啟動和紮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二是大力發展優質高效可持續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僅要保持糧食産量,更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綜合生産能力。要以建設億畝生態高標準農田為總目標,爭取國家支持,加大省級投入。大力實施節水增糧行動。新建4.4萬棟標準化育秧大棚和90個智慧化催芽車間,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億畝。落實玉米“雙增二百”、超級稻“雙增一百”科技行動面積4200萬畝。在農業生態保護、新品種選育、新型農業裝備研究、生物質能源利用等關鍵領域開展科技攻關,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增加農民收入要在調整種植結構上下功夫,擴大經濟作物和中藥材種植面積,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20萬畝,農産品出口基地面積達到360萬畝。支持森工發展林下特色經濟。同時要強化營銷,擴大市場佔有份額。繼續加大農業生態保護力度,防止水土流失,保護黑土層。嚴格控制化學品使用量,控制農業面源污染。三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繼續推進高品質規模化奶牛場建設,已建成的要儘快達産達效。大力發展牛羊肉生産,實施肉牛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支持大北農、正邦、浙江新農等優勢企業在我省新建生豬産業基地。支持“伊春寒地森林豬,全程可追溯”基地建設。加強畜禽疫病防控。四是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産業。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300萬畝。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大力推廣“北大荒”、“黑森”、“九三”、“完達山”、“飛鶴”等省內著名品牌。吸引國內外大品牌企業在省內投資建廠,推動農副産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努力向食品大省邁進。繼續推動綠色食品銷售體系建設。

    (二)以擴大增量帶動工業結構調整。依託基礎工業産品、上遊工業産品和現有工業經濟存量,延伸上下游産業鏈,挖掘優勢要素,推動高新技術産業化。一是向引入要素要增量。推動落實與中石油合作協定,加快推進大慶石化千萬噸煉油擴能改造項目,積極推動中石油謀劃大慶煉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聚丙烯項目。積極謀劃俄氣開發利用項目。推進大慶沃爾沃汽車實現量産。建設好中國首個大飛機拆解基地、鈦合金産業基地等一批軍民結合項目。二是向存量擴張要增量。圍繞現有經濟存量實行數量擴張式、技術升級式、合資合作式發展。推進七台河寶泰隆30萬噸穩定輕烴、哈飛空客複合材料製造中心、大慶忠旺鋁業高精鋁及鋁合金板帶箔等一批改造、擴能、續建項目。央企佔我省工業的比重達到60%以上,要加強與央企合作,推動哈飛集團通用飛機公司的重組,提升其研發製造與營銷、融資能力,按年度落實好中航工業哈飛集團運12系列飛機、直升機國際採購協議;推進哈電集團、一重集團與中核集團合作;加快核電裝備産業發展及與俄羅斯核電裝備領域的合作;與兵器工業集團合作,推動專用汽車、特種集裝箱和蟒式全地形運輸車等産品儘快形成産業規模。支持央企兼併重組、合作合資向地方延伸,共同盤活存量。三是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增量。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梳理成果、成立公司、進行孵化、與資本市場合作,用三年左右時間形成千戶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型企業,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公司;推動哈工大機器人産業集團上市融資加快發展,佔領産業發展制高點;大力推動燃氣輪機産業發展,促進和深化中船重工集團與哈電集團的戰略合作,在加快中船重工集團中小型燃氣輪機産業基地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相關大科學工程以及重型燃機産業發展;支持衛星應用、高端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技術成果産業化;完善哈爾濱科技創新城配套功能,建設中關村(哈爾濱)科技成果産業化基地,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科研院所重大技術成果落地産業化;與國家國防科工局共建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拓寬共建渠道,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落實省重點企業引進優秀人才扶持辦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四是向資源開發和深加工要增量。抓好中鋁力拓探礦權與深加工一體化項目協議落實;加快推進中海油煤制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項目投産和中鐵集團鹿鳴鉬礦正常生産;抓好雙鴨山60萬噸煤制烯烴等煤化工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推動北汽集團(雞西)3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竣工投産;促進與中國有色金屬集團的戰略合作,推動海綿鈦、石墨資源開發與深加工等合作項目;發揮北藥優勢,支持哈藥集團、珍寶島藥業、葵花藥業等醫藥企業加快發展。啟動全省地質勘查三年專項行動,加大投入力度,儘快提高1:50000礦調覆蓋面積比率,促進全省礦産資源及其深加工加快發展。在産業項目建設中,始終堅持不能破壞生態環境,不上産能過剩行業項目,不突破政策法規底線,更加注重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三)多領域、多角度推進服務業發展。我省服務業競爭強度不夠,有很多發展創業機會。旅遊業要針對旅行社強化不同産品組合及其推介營銷。夏季主推生態化突出優勢,發展避暑休閒遊、養生度假遊、醫療健康遊、極地遊和邊境出境遊;冬季主推冰雪特色優勢,突出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雪鄉、亞布力滑雪等重要賣點。發揮哈爾濱歷史文化傳統優勢,促進哈爾濱旅遊文化時尚産業融合發展,既推動産業自身發展,又為吸引跨國公司、大型企業、科技企業創造工作生活的文化氛圍和條件。加快推動哈爾濱萬達文化旅遊城、紅博西城時尚紅場等項目。文化産業抓好省出版集團股改上市融資,推動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轉制重組後儘快上市。打造好萬達集團與弗蘭克·德貢娛樂集團的旅遊駐場演出、松雷集團音樂劇駐場演出、猶太老會堂室內樂演出等文化精品,用好新建的哈爾濱音樂廳,辦好第六屆中俄文化大集。商貿流通業繼續推進萬達、華南城、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商貿流通項目建設,加快發展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以及集裝箱和冷鏈物流等現代物流業,注重吸引高水平物流企業。落實好民企龍江行簽約的服務業項目。推動發展電子商務等新業態。重點建設一批功能完善、輻射面廣的農産品批發市場。要深入落實促進全省金融保險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吸引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繼續推進農村信用社産權制度改革,力爭再組建10家以上農村商業銀行。支持設立民營銀行和信用保險公司。促進對俄貨幣結算合作便利化。推動我省與光大集團等大型金融機構在信貸、保險、證券等業務領域加強合作。推動哈爾濱銀行發行60億元的涉農金融債券。大力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在“新三板”掛牌。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30張,借助生態化優勢,與健康醫療服務業、旅遊業緊密結合,推進候鳥式養老。繼續通過拍賣、租賃等方式,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清理的非辦公類資産配置到養老、健康等服務業領域。信息服務業要加快“寬帶龍江”戰略實施和4G網絡建設,推進中俄信息樞紐項目建設。發展雲計算産業,繼續引進數據中心落戶我省,拓展應用領域,引進增值服務業務,擴大信息消費。加快和規範物業産業發展。

    (四)向全面深化改革要發展動力。一是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各級政府要大力加強對事業單位、協會組織、相關仲介機構等實質性行政權力的清理和規範。在建立權力清單基礎上,全面設計流程,並推行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繼續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二是分類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有序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紮實做好省直部門所屬企業脫鉤改制和資産重組。全面推動廠辦大集體改革。抓好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改革,突出與年度經營業績挂鉤的獎懲辦法。加快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推動四煤城大力發展非煤替代産業,加快轉型步伐。大力推動龍煤集團深化改革,狠抓管理,支持其接續發展。大力推動森工內部改革,迅速做強並推動黑森集團和森工旅遊集團上市。推動供銷社農資供應渠道和農村合作金融服務改革。三是通過積極挖掘市場機會、優化發展環境、放開準入領域、公平參與公共資源項目競爭,培育和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全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四是深化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城市集中供熱新增熱源、供氣、供水、污水垃圾處理、城市交通等公共資源項目,通過招投標,利用PPP和特許經營等路徑加快建設。

    (五)深化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帶動對外開放。以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加快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加強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鐵路、公路、口岸等互聯互通及電子口岸建設力度,推動跨境通關、港口和運輸便利化,借助俄遠東港口開展陸海聯運。推動同江鐵路大橋建設,加快黑河公路大橋前期工作,推進黑瞎子島設立陸路口岸和共同開發規劃工作。辦好第二屆中俄博覽會;完善與俄遠東毗鄰地區省州長合作交流機制;與哈巴羅夫斯克邊區互辦“省州日”活動。加快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和境內外産業園區建設,打造跨境産業鏈條。積極參與俄遠東地區礦産資源、工業産業鏈、農業生産和深加工、金融、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開發。擴大油氣、木材、煤炭、鉀肥等産品進口,解決我省資源類産品不足問題;擴大地産品對俄出口,引導企業在能源、資源大宗商品貿易中開展本幣結算,加快推進俄寶玉石加工基地建設。加強中俄人文交流。積極參與辦好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動,加快推動聖彼得堡大學與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重要項目合作,繼續發揮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作用,與俄合作的哈爾濱音樂學院今年開始招生;推動與俄合建哈爾濱美術學院;在哈爾濱美術館辦好俄羅斯傑出藝術家油畫作品常設展;辦好哈爾濱國際油畫藝術品交易中心。推廣落實上海自貿區在我省可複製的政策措施。推動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和臨空經濟區建設。大力加強與港澳臺交流合作,積極拓展與日韓等經貿合作。

    (六)繼續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三江幹流、8條主要支流治理、界河防護工程以及三江平原灌區、尼爾基引嫩擴建配套灌區和松花江幹流沿岸灌區等重點水利工程。重點支持糧食收儲、加工一體化的大型綜合糧食企業。加快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建設進程,確保哈齊客專、牡綏擴能改造、哈爾濱集裝箱中心站項目建成投入運營,新開通運營里程429公里。抓好哈爾濱鐵路樞紐改造工程。積極推進牡佳鐵路前期工作。升級改造國省道公路1609公里,建設農村公路3000公里。推動建三江至黑瞎子島高速、密山至興凱湖高速、北安至富裕高速、黑大公路蘭西至北安段和亞雪公路等重大項目順利建設。力爭開工建設五大連池、綏芬河、建三江機場。加快哈爾濱地鐵1號線三期、2號線一期、3號線二期工程建設進度。投資4億元對農村生産生活供電設施進行建設和改造,推進特高壓輸電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進500千伏哈爾濱至大慶輸變電工程、500千伏鶴崗輸變電工程建設。

    (七)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是實施我省新型城鎮化規劃。針對農民在什麼樣的農業生産方式下進城等問題,制定社會保障制度銜接等配套政策,充分考慮穩定和靈活就業方式,合理設計不同的就業保障機制。建立健全進城農民與居住年限等條件挂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升機制,積極解決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問題,使進城農民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二是推進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開復工“三供三治”項目311個,重點推進凈水廠升級、污水處理廠改造、城市老舊供水供熱管網改造和運營管理,提高城鎮機械化清冰雪能力。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三是探索體制機制創新。針對我省地方、農墾、森工、礦區相互交叉又各自獨立的管理體制,積極推進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九三管理局和森工沾河林業局、方正林業局實行管委會試點,賦予建制縣的財稅和社會管理職能。

    三、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儘管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油價大幅下降導致財政減收,我們仍要繼續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把更多財力物力向基層和困難群眾傾斜,讓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繼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水平。健全企業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努力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積極爭取國家擴大我省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範圍和提高標準。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加大工資政策向基層傾斜力度。繼續推進大興安嶺南麓11個特困縣片區扶貧開發工程,努力實現30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減少貧困人口40萬人的目標。

    (二)努力保持就業穩定。以産業項目建設和創業帶動就業。密切關注煤城和林區轉型發展中企業職工失業問題,開發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新增就業57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8萬人,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80%。

    (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落實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大力推進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擴大省內異地就醫試點工作範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標準由390元提高到47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35元提高到40元。按不低於上年城鄉人均消費支出30%,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按不低於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提高五保對象供養標準;進一步健全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確保困難群眾臨時性、突發性和緊迫性生活困難得到有效解決。創辦50個省級殘疾人就業示範基地。全力做好0—6歲殘疾兒童免費康復。

    (四)加強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分類推進採煤沉陷區、煤城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和其它地區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力爭開工20萬套,基本建成11.1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12萬戶。解決204萬農村居民和13萬農村學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節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築1500萬平方米。繼續加強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切實加強重點濕地和草原保護。推進松花江、興凱湖等流域水污染防治,松花江幹流斷面全面達到三類水體要求,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80%以上。新增造林125萬畝。進一步提高極端天氣應對防範能力。全面推動秸稈焚燒污染綜合治理,繼續淘汰報廢老舊車輛和燃煤小鍋爐。加大燃氣、電動汽車使用推廣力度。

    (五)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全省新建和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0所。繼續實施“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投入資金18.8億元,改擴建校舍95萬平方米。在國家級貧困地區和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生中全面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採取增加崗位津貼等措施,引導師範院校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提高農村師資水平。在各縣(市)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不低於每年3000元。加強特色職業教育,探索分類考試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模式。實施高教強省二期建設規劃,加快高校重點專業、優勢特色學科建設,補充全省重點發展領域所需人才,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

    (六)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縣級公立醫院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和經營,推進100個區域醫療機構聯合體建設。完成縣級婦幼保健服務資源整合。繼續為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1000名醫學畢業生,並進行專門培訓。提升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落實計劃生育特別扶助金。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生活飲食方式,推進“健康龍江行動”,積極預防疾病。

    (七)積極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全面啟動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加大市級“三館”、縣級“兩館”建設力度。推進第二批1171個中心村文化設施建設。完成16個廣播電視高山臺站的改造工程任務;實施210個發射臺站的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工程。加快推進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文物保護和展示項目建設以及申遺工作。建設2000個以上全民健身設施。辦好第二屆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

    (八)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深入實施社區“雙百”示範工程。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和依法導入司法解決渠道,加強法治宣傳和法律援助。全力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下大力氣狠抓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領域的安全隱患整治,堅決關閉淘汰233處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煤礦安全生産條件的小煤礦。嚴厲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嚴格追究執法監管中的失職瀆職行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化“平安龍江”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和嚴密防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邊境管理和國防動員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

    四、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全面貫徹依法治國和建設法治黑龍江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規範政府職權。各級政府要樹立強烈的法治意識、制度規則意識、信用意識、權責對等意識、自覺接受監督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二)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和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依法規範重大資金使用制度、重大問題決策機制。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發揮智庫作用,不斷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

    (三)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積極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在條件成熟的領域實行跨部門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建設。修訂《黑龍江省規範行政執法條例》,完善糾錯問責制度。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努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初發階段和行政程序中。規範徵地補償、徵收拆遷行為,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生産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四)自覺接受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主動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重點在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産監管、政府投資、政府採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方面,強化內部流程控制,嚴禁領導幹部插手工程招投標等經濟活動,防止權力濫用,堅決懲治腐敗。大力推進政務公開。發揮好省政府企業投訴中心作用,堅決查處損害經濟發展的人和事,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

    各位代表!全省各級政府工作人員都要忠誠于黨和人民,為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努力盡職盡責。要繼續加強基礎性工作,堅持工作專業化標準,研究問題、推動工作都要有具體路徑。要堅持從嚴管理,堅持問題導向,勇於糾正錯誤。對各項工作部署都要狠抓落實,嚴肅追究失職瀆職責任,做到獎罰分明。

    各位代表!今年我省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迎接挑戰,銳意進取,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