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

2015-02-15 10:10 來源: 新華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1月27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自治區主席 陳 武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進取,精準發力,克難攻堅,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産總值15673億元,增長8.5%;財政收入2162.4億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7%和11.4%,城鎮登記失業率3.1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1%。在困難超出預期的情況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實現了穩中提質、穩中增效、穩中有進。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綜合施策克難題,穩中求進取得新成效。貫徹落實中央穩增長決策部署,針對新常態下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多次專題研究並實施38條穩增長舉措,突出抓好重點領域投資、“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片片通民航”、棚戶區改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服務業發展、擴大消費、加工貿易倍增計劃、新型城鎮化、生態環保建設、教育、扶貧等工作,有效激發了三大需求。固定資産投資13287.6億元,增長16.7%。棚戶區改造獲得貸款授信1242億元、放款230億元,均排全國前列,完成投資106.74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增量創2010年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進出口逆勢上揚,增長23.5%,加工貿易增長63.6%,對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42.2%。經濟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突破1000億元,增長14%,稅收增速高於財政收入3.6個百分點,非稅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下降2.3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提高到46%。

    (二)調整結構強産業,提質升級呈現新亮點。深入實施工業強桂戰略,推進“1131”工程年度項目330個,其中重大産業升級項目50個,年中新增2.5億元專項資金幫助企業應對風險解難題。鋁、糖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的進展,現代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1%。電子信息成為第10個千億元産業,汽車、石化、機械産業突破兩千億元,食品産業突破三千億元,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增至5個,汽車産銷均超200萬輛。工業結構趨向優化,高技術産業、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增長均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技術産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加大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産能力度,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7%,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9.3%。實施服務業百項重點工程,新增安排2億元專項引導資金推動金融、商貿、物流、信息等服務業發展,加快建設三大國際旅遊目的地和20個特色旅遊名縣,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分別增長17.4%和26.5%,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65.9%。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紮實推進20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11個自治區級農業科技園區、50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水果、蔬菜、蠶繭、水産、木材等農林産品穩産增産,糧食産量連續兩年超過1500萬噸,實現“四連增”。

    (三)“兩路”齊推實支撐,基礎設施邁上新臺階。以“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河池至都安、靖西至那坡、百色至靖西、桂平至來賓武宣段、南寧外環等高速公路,新增里程442公里,新增武宣、德保、靖西、那坡4個縣通高速公路,通達80個縣(市、區),通達率73%。貴廣、南廣高鐵開通運行,建成南寧東站,完成桂林北站改造,高鐵新增里程443公里,新增梧州、貴港、賀州3個市開通高鐵,貫通區內10個市,通達全國13個省份,“12310”高鐵經濟圈初步形成。建成南寧機場新航站區、河池機場。開工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等重大工程。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老口樞紐船閘建成通航,新增1000噸級航道563公里;沿海港口新增能力3802萬噸,集裝箱完成112萬標箱,增長11.6%;全區港口吞吐量突破3億噸。抓好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新增市政道路556.8公里,城鎮供水、燃氣普及率分別提高到75%、89%,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80%以上。

    (四)深化改革破障礙,體制機制釋放新紅利。實施166項改革任務,年度重點推進47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取消、下放和調整168項行政審批事項,62個區直和中直部門公佈行政審批事項清單,93.7%的固定資産投資項目下放到市縣審批核準備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新登記公司制企業和註冊資本分別增長93.8%和171%。創新投融資機制,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縮小企業投資核準範圍;設立首期各50億元的北部灣産業投資基金和廣西鐵路投資發展基金,引進利用保險資金100億元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財稅體制和財政資金管理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營改增”擴圍試點順利推進。北部灣經濟區推行通信、金融、社保、戶籍等同城化,港口、園區管理等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在西部和邊境省區中保持第一;農村金融改革由試點轉入全面實施;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耕地“小塊並大塊”等農村改革穩步推進。國資國企、事業單位、文化、教育、衛生計生、扶貧、農民工工作等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取得新進展。

    (五)擴大開放聚合力,內外合作拓展新空間。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沿海、沿邊、沿江開放全面拓展。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與廣東簽訂共同行動計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進入實質性聯合推進階段。繼續擴大面向東盟開放,成功舉辦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第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第八屆泛北合作論壇,“南寧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務實推進,中馬“兩國雙園”、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平臺加快建設,馬中關丹産業園鋼鐵項目一期正式動工,中國·印尼境外經貿合作區建成運營,欽州保稅港區二、三期和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一期工程通過驗收。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技術合作,分別與泰、柬、老、緬共建技術轉移合作中心。深化與西南中南區域合作,與周邊省達成共識,推進産業園區、交通、能源、生態、港口、旅遊等一批合作事項。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口岸通關一體化方案,推動“三個一”合作和“六市一關”,大大縮短了企業辦理查驗時間。

    (六)“雙核驅動”強引擎,“三區統籌”構建新格局。全面實施“雙核驅動”戰略,推進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統籌發展。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修編完成,重點實施産業增量提質、區域性航運中心建設等八大工程,14個重點産業園區發展迅猛,超500億元的園區達到6個,産業集聚效應凸顯,經濟增長繼續領先全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獲得國家批准實施,啟動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統籌推進重大項目166項,微軟創新中心、國光西部産業園、粵桂(貴港)熱電循環經濟産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承接産業轉移取得新進展。編制完成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推動有色金屬、錳等資源型産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邊境貿易、特色旅遊和現代農業。

    (七)保障民生補短板,社會事業得到新發展。公共財政支出更多地向基層和民生傾斜,重點解決教育、扶貧、就業、社保等領域的突出問題,民生支出佔比提高到77.1%。紮實推進教育振興“雙千計劃”“八大工程”,新建各級各類學校201所,改擴建學校6885所,新增學位24.7萬個,新增教師1.5萬多人,解決39.29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問題,保障142.46萬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到90.3%,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為70.4%、82%和27.3%,增幅為歷年最高。實現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縣縣全覆蓋、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免學費全覆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47.7%。創新工作方式和機制,實施更加科學精準有效扶貧,減少貧困人口96萬。解決了352.2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796座。城鎮新增就業47.7萬人,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74.86萬人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醫保等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提高,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健全。加強基層建設,圓滿完成村(居)“兩委”換屆選舉,提高縣及縣以下公務員津補貼標準。保障性住房新開工20.16萬套、基本建成11.92萬套,其中完成棚戶區改造10.62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74萬戶。新農合覆蓋面達99.03%。公共醫療衛生、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落實單獨兩孩政策。成功舉辦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深入推進“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達95.6%,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93.1%,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桂林、環江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面完成。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明顯提升。有效應對“威馬遜”強颱風等自然災害。平安廣西、法治廣西建設加快推進,安全生産、信訪、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安全、反恐處突、緝毒禁毒、邊境防控、社區矯正、普法教育、水庫移民安置等工作進一步加強,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八)為民務實轉作風,政府建設出現新氣象。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國務院“約法三章”,切實解決“四風”問題。壓減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的文件、全區性會議及評比、達標、表彰等活動,撤銷一批領導小組、議事協調機構。清理政府性樓堂館所,對機關事業單位實行控編減編,壓縮“三公”經費支出。基本完成自治區本級、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統籌推進鄉鎮行政體制改革。完善政務服務、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加強廉政建設,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完善監察制度。向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7件,制定政府規章10件。組織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設定依據、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規定和工商登記前置性審批依據。健全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結率100%。進一步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絡。

    一年來,外事、僑務、統計、稅務、質量技術監督、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通信、郵政、供銷、地震、地礦、人防、公安、司法、消防、保密、測繪、氣象、水文、新聞出版廣電、決策諮詢、參事、文史、哲學社會科學、地方誌、檔案、宗教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步。國防教育和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邊海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雙擁共建工作取得新成績。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各民族和諧相處繁榮發展。

    各位代表!

    一年來,全區上下從實際出發,迎難而上,採取了很多好的舉措,自治區出臺政策精準發力,各部門狠抓落實工作得力,各市發展特色經濟切實有力,企業面對風險應對給力,全區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大家都蠻拼夠搏的。雖然經濟增長減速,但基本面持續向好,呈現不少積極性變化。在我區經濟增長舊的動力逐漸減弱,新的動力尚未形成,深層次矛盾與短期困難交織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不易。實踐證明,困難越大,越要增強信心、砥礪前行,只要我們毫不動搖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放鬆,毫不動搖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廣西特色優勢,毫不動搖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把廣西改革發展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就一定能夠開創我區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各位代表!

    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區黨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和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勞動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桂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關心支持廣西發展建設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及海內外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投資增長乏力,三産增速緩慢,穩增長的基礎不牢;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傳統資源型産業和部分企業發展困難加劇,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新的增長點不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凸顯;政府職能轉變亟待加大力度,各項改革措施有待進一步落地。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力措施,積極化解難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廣西法治建設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外發展環境依然錯綜複雜,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仍然很大,我區既面臨新常態的趨勢性變化,又有後發展欠發達地區的差異性特徵,固有的矛盾更加突出,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也不斷出現。但總的來看,我區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國家重點實施“一帶一路”開放戰略、支持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宏觀經濟政策進一步優化,改革開放的紅利、活力進一步釋放。我區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構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全面實施“雙核驅動”戰略,謀劃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這些都將給我區發展增添更大的動力,也為我們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總量提質、分量提速,緊緊圍繞實現“兩個建成”目標,深入實施“雙核驅動”戰略、構建“三區統籌”格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創新驅動,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合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8%,財政收入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14%,萬元生産總值能耗下降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下達指標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化率4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以內。

    確定上述目標,主要是從適應新常態、實現“十二五”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資源環境支撐等綜合因素考慮。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區既要保持合理較快的發展速度,更要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既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穩增長,又要做好打基礎利長遠強後勁的工作。我們要樹立新的理念,謀劃新的舉措,努力提高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實在在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素質、整體水平和整體競爭力。為此,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要促進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圍繞以下方面積極發現和培育新增長點。圍繞構建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農業、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環保、服務業等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構建富有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通過産業化創新、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圍繞構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增加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不斷改善民生;圍繞建設和諧友好的現代生態文明體系,加強環境治理,發展生態經濟;圍繞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鎮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産城一體;圍繞補服務業短板,創新供給激活消費需求,培育養老健康家政、信息、綠色、住房、旅遊休閒等新的消費熱點。我們將花更大力氣,活市場、實創新、寬政策,把這些新的增長點挖掘透、培育好,為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新的強力支撐。

    (二)增強投資和消費雙拉動,統籌“三駕馬車”協調發力。

    我區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既要繼續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性作用,又要著力增強消費拉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提高外貿出口貢獻率。

    抓好投資和項目建設。努力開闢投資新領域,擴大有效投資,做好投資大文章。今年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693項,年度投資200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293項,投資984億元;現代産業296項,投資713億元;民生及社會管理61項,投資235億元;生態環保43項,投資76億元。優化投資結構,鼓勵引導資金特別是社會資本投向重大基礎設施、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城鎮化建設、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領域。突出抓好今年和“十三五”初期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升級和擴大消費需求。新常態下,消費正由模倣型排浪式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要瞄準群眾消費需求變化,培育引導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熱點,擴大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升級旅遊休閒消費,鼓勵養老健康家政消費。推動內貿流通轉型升級,擴大和完善銷售網絡。推進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升級和擴大消費的前提是提高老百姓消費能力,要多渠道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重點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資制度,政策向低職務人員傾斜,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鎮和長期在鄉鎮工作的人員傾斜,實行鄉鎮工作補貼,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進一步提高村幹部待遇。

    提高出口貢獻率。加強服務,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市場,促進對外貿易擴量提質。深入實施加工貿易倍增計劃,加快建設加工貿易産業園區,打造南寧、北海、欽州、梧州等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促進集聚發展、跨越發展,力爭加工貿易增長18%。做實邊境貿易,積極推動邊民互市貿易轉型升級,引導邊境經濟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變,打造加工貿易産業帶。

    (三)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比較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基礎設施建設既解決民生所需,又擴大投資、增強後勁。要繼續以“兩路”為重點,優化交通網絡對接高鐵時代,推動能源、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發展支撐能力。

    公路方面。加快縣縣通高速公路建設,著力打通省際通道,力爭梧州至貴港、馬山至平果、來賓至馬山、灌陽至鳳凰、柳州至武宣5條高速公路主體建成,新增里程597公里,新增6個縣通高速公路,通達86個縣(市、區),通達率79%。開工貴港至隆安、樂業至百色、南寧經欽州至防城港段改擴建、崇左至水口以及南寧吳圩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力爭開工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建成一、二級公路1000公里以上,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

    鐵路方面。圍繞“12310”目標加快鐵路建設。竣工投産雲桂高鐵南寧至百色段、湘桂鐵路柳南段電氣化改造項目,高鐵通達11個市。開工合浦至湛江、柳州至梧州、柳州站站房擴建項目,加快規劃建設貴陽至南寧客運專線。推進洛湛鐵路永州至玉林段擴能、南昆鐵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線、焦柳鐵路懷化至柳州段電氣化、南寧至憑祥鐵路擴能等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欽州保稅港區鐵路集裝箱辦理站。

    水運方面。北部灣港重點建設一批深水航道和泊位,開工鐵山港區航道疏浚二期和西港區北暮作業區7-8號泊位等項目,建設欽州港30萬噸級進港支航道和金鼓江航道,建成中石化北海煉化項目石化碼頭、國投欽州煤炭碼頭等,推進欽州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防城港4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前期工作。增開北部灣港至東盟國家班輪航線,增加遠洋班輪挂靠。西江黃金水道重點解決礙航問題,提高航道等級,建設現代化港口,加快貴港航運樞紐二線船閘等項目建設,力爭建成崇左港將軍嶺作業區一期、百色田東港祥周作業區一期等項目,開工西津二線船閘和貴港華電碼頭等項目,推進梧州至廣州段Ⅰ級航道前期工作。

    民航方面。新開工梧州機場遷建、柳州機場航站樓擴建和南寧伶俐、桂林興安等通用機場項目,加快建設桂林機場T2航站樓,推進南寧機場第二跑道和玉林、北海新機場、柳州機場遷建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若干通用機場的規劃建設,實現北部灣航空公司掛牌運營,籌建桂林航空公司。加大通往東盟國家和國內重點城市的航班密度,爭取更多東盟航線經停,實現南寧、桂林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1000萬人次和700萬人次。

    能源方面。加快建設鹿寨上大壓小熱電聯産、防城港電廠二期、欽州電廠二期擴建、合山電廠上大壓小第二台機組、神華國華廣投北海電廠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産紅沙核電一期1號機組及一批風電、光伏發電等項目。發展生物質、沼氣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快骨幹輸電線路和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推進500千伏金中直流工程。抓好紅沙核電二期、欽州熱電廠等項目前期工作。

    水利方面。加快建設大藤峽和老口、邕寧水利樞紐、桂林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一期等項目。積極推進落久和洋溪水利樞紐、馱英水庫及灌區、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二期、西江幹流治理、百色灌區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完成農田水利灌溉渠道防滲配套7500公里,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550萬畝。力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工300座、完工250座,建成河堤及護岸工程200公里。

    (四)大力推進調結構促轉型,加快構建富有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

    産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要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做強二産,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壯大三産,加快農業現代化提升一産,進一步增強經濟整體競爭力。

    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工業是調結構、轉方式的主戰場,更是穩增長的強大引擎,必須把工業轉型升級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造提升食品、汽車、機械、有色金屬、石化、冶金、建材、造紙與木材加工等傳統産業,促進産業向中高端發展。實施鋁、糖等産業“二次創業”,創造新業態,增強競爭力。鋁業重點推進鋁電結合,拉長産業鏈,發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糖業在抓好“雙高”基地建設的同時,謀劃産業多樣性發展的新路徑,大力發展綜合利用和深加工。依託獨特資源優勢,支持賀州、來賓、河池等市打造碳酸鈣低碳産業鏈。積極培育先進裝備製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著力發展智慧製造、軌道交通、海工裝備及飛機製造、北斗衛星及應用、機器人、3D打印、地理信息等高端産業,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現代製造業融合。抓好柳州新增40萬輛乘用車和20萬輛電動汽車、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熱軋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園區轉型發展,繼續支持每個市建設1到2個重點園區,加快30個産城互動試點園區建設。

    提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現代服務業提升工程,把服務業發展成為我區國民經濟的大産業。制定實施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重點謀劃和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新型專業市場、創意與文化、軟體與信息服務、金融商務、健康養生養老、教育、旅遊休閒等九大類服務業集聚區,積極發展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實施服務業百項重點工程,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發展冷鏈物流、物聯網、物流信息平臺等現代流通業態。深度挖掘我區長壽養生的優勢資源,規劃設立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實驗區。推進“電商廣西、電商東盟”工程,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萬村”活動,啟動廣西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積極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産權、科技諮詢等服務,培育專業、規範、高效的科技服務機構。以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為重點,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推動旅遊業跨越發展。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景區景點,抓好南寧萬達茂、桂林萬達文旅等一批高端旅遊項目和重大旅遊設施建設,加強古村鎮(寨)和古民居的保護開發,加大力度創建特色旅遊名縣、名鎮、名村,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促進旅遊與文化、民俗、生態融合發展,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落實好服務業價格、財稅、土地等政策,支持推動一批商貿主體“個轉企”“小上限”。推進服務業標準化體系建設。

    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當前最緊迫的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産業結構。要積極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爭取部分市縣成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房使用權、林權抵押擔保試點。穩步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等金融獎補政策資金2億元。建立和完善農業綜合服務體系,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000家以上。抓好農業基礎提升工程,繼續推進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逐步實現每個涉農縣(市、區)都有一個自治區級或市級示範區。抓好農業科技園區和現代農業技術展示、特色作物科技創新、良種繁育、標準化示範等基地建設。培養新型農民。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繼續穩定糧食生産,加強糧食倉儲建設。開展特色農業産業“品種品質品牌”提升行動。自治區安排22.32億元建設80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支持農産品加工流通,推進南菜北運農産品流通綜合試點,實施好“廣西特産行銷全國”活動。抓好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和質量安全。開展清潔化標準化生態養殖,發展現代畜牧業。提升發展海洋漁業,規劃建設標準現代漁港,發展現代遠洋捕撈,建設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産健康養殖示範場和海洋牧場。加強與東盟海産品養殖和加工合作,建設中國—東盟海上漁業走廊。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

    突出創新驅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要靠創新驅動來引領。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科技資源向企業集聚,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技術、産品、管理、制度、業態、市場等方面創新。實施工業創新發展工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自治區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0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35%。力爭北海高新園區升格為國家級。建設柳州自治區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推動建立由市場決定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評價成果的機制。加快構建公開統一的自治區科技管理平臺,調整優化各部門管理的各類科技計劃、專項資金。抓好汽車製造、節能環保、高性能金屬、生物質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新産品研發。通過創業引導基金、種子基金、優惠貸款、技術市場等方式,促進中小微企業規模化、特色化、專業化、高新化發展。加快建設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和質檢中心,推動與東盟各國技術、標準、檢驗檢測等互認與合作。深入實施質量強桂戰略,推動企業質量品牌和知識産權優勢企業建設。培養引進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創業創新氛圍,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五)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構建和諧友好的現代生態文明體系。

    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從相剋到相生的轉變,做好環境保護“加減法”,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高效高值利用環境容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加強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完成“十二五”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任務,自治區本級安排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14.47億元,推進城鎮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城鎮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以上。加強城市地下管網普查、建設改造和治理,在南寧、柳州、梧州開展雨水收集利用建設試點。建設南寧國家節能減排綜合示範城市。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系統保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供水、濕地保護等項目建設。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預警體系建設。

    大力發展生態産業。積極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新型建材等新型生態産業。以循環經濟和延長産業鏈為抓手,實施循環經濟科技專項行動,推行清潔生産,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創建生態産業園區,對國家和自治區級園區進行循環化改造。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擴大與東盟環保産業合作。

    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實施節能減排降碳工程,重點推進節能技術改造和工業能效提升。依法淘汰落後産能,嚴格控制新上“兩高一剩”項目。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大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力度,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嚴格環境保護監管、執法。加強西江流域水環境和北部灣海洋生態保護治理,強化天然林、珠防林、海防林保護和建設,推進重金屬污染治理、石漠化治理和退耕還林工程。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九洲江等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建立建設項目佔用水域補償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自治區本級安排14.64億元推進“美麗廣西·生態鄉村”建設,全面開展“村屯綠化”“飲水凈化”“道路硬化”三個專項活動。我們要精心呵護“山清水秀生態美”的特色品牌,讓老百姓呼吸上更清新的空氣、喝上更潔凈的水、吃上更安全的食品,生活得更健康、更長壽!

    (六)加強民生和社會事業建設,加快構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擔起民生工程的重大責任,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繼續優先發展教育。教育是民生之重。加快推進教育振興“雙千計劃”和“八大工程”,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自治區本級增加投入10.23億元,確保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7%,為打造廣西教育升級版奠定堅實基礎。新建學校312所,其中幼兒園181所、義務教育學校125所、普通高中6所;認定多元普惠幼兒園1000所;啟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動高校分類管理、分類建設、轉型發展,加快建設北部灣大學;建設好20個協同創新中心、20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0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新增8000名左右農村中小學特崗教師和200名左右中等職業學校特崗教師。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辦學。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讓更加優質、更加公平的教育資源惠及全區人民。

    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實施精準扶貧是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有效舉措。加快貧困群眾增收脫貧步伐,力爭減少貧困人口85萬人以上,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0萬人左右。加大産業、旅遊、教育、科技扶貧力度,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其中自治區本級增加生態移民扶貧工程資金1.15億元,實施好“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工程和金融扶貧“百千萬”工程,推進“雨露計劃”、扶貧小額信貸和生態移民搬遷,加快滇桂黔石漠化廣西片區扶貧攻堅步伐。完善扶貧績效考評機制,全面落實扶貧對象幫扶到戶舉措,使貧困群眾真正拔窮根、挪窮窩、摘窮帽,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創業。就業是收入之源、民生之本。按照“就業優先”原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充分發揮小微企業在促進就業中的積極作用,繼續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工作。自治區本級增加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資金3億元,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産業轉移。加快7個國家西部地區農民創業園建設。完善公共投資促進就業機制,夯實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健全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讓廣大群眾都有事幹、有錢掙、有奔頭。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紮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的自治區級統籌,探索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自治區級統籌。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醫保城鄉統籌試點,加快“金保工程”信息化建設,力爭實現全區社會保障“一卡通”。自治區本級增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財政補助資金6.83億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從320元提高到380元。加強社會救助、城鄉低保、慈善和減災救災等工作,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努力消除群眾生活的後顧之憂。

    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充分挖掘利用我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強化文化精品創作,發揮漓江畫派等文化品牌的作用,促進文化産業大發展、文化事業大繁榮,提升我區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自治區本級安排資金3億元,建設150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實施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工程,建設100座臺站。建成200個示範(數字)農家書屋,擴大公共文化設施場所免費開放,完成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創建。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推進左江花山岩畫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發展文化創意、網絡服務、數字動漫等新型業態。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努力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打好文化、體育對外交流“東盟”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統籌推進衛生計生事業。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構建分級診療體系。抓好縣級公立醫院等改革,全面推進新農合市級統籌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力爭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7%以上。加強基層公共衛生建設,加大基層醫療衛生設施投入力度,建設一批項目,著力縮小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差距。啟動免費定向醫學專科生培養項目,實施基層醫療機構“特崗計劃”。實施好單獨兩孩政策,持續推進誠信計生。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醫養結合,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讓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抓好安全生産,責任重於泰山。要強化責任落實,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專項整治。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預警體系,化解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應急、反恐處突等能力建設。依法規範互聯網管理,凈化網絡環境。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落實政府法律援助責任,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維護公平正義,保障社會和諧,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安全、更加安心、更加安定。

    抓好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籌措資金520億元繼續實施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重點抓好“千村通公路”、260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千萬農戶住房保險、20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一批幼兒園、5000個自治區級綠化示範村屯等六個方面的民生項目,確保建成一個、見效一個、惠及一片。民生無小事,我們要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持續增進人民福祉,努力把“福”字寫得更大!

    (七)深入實施“雙核驅動”戰略,推動“三區統籌”協調發展。

    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推進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是經濟新常態下的重大任務,也為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更廣闊的空間。要傾力打造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兩大核心增長極,加快振興左右江革命老區,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升級發展北部灣經濟區。著力抓好基礎設施、産業升級、港口物流等256個重大項目。積極引進上下游産業鏈項目,打造石化、修造船、冶金、鎳鐵合金新材料等特色産業集群,重點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海工裝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爭取國家在我區設立海洋研究機構。建設港航合作、邊貿合作、軟體與信息服務、濱海高端度假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進與西南中南地區無水港合作,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和遠洋運輸,切實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戶籍同城化、港口建設管理運營、重點産業園區發展、人才管理使用、行政管理等改革創新。啟動憑祥綜合保稅區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全面推進經濟區同城化發展,出臺統一的養老、工傷、失業、城鎮基本醫療、生育等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

    加快西江經濟帶崛起。圍繞交通、産業、生態、城鎮化、開放合作、公共服務六大建設,全面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自治區本級今年安排7億元專項資金,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大會戰166個重大項目,加快打通西江黃金水道經脈,打造快速互聯互通交通體系,打牢能源水利保障支撐。大力承接粵港澳等産業轉移,完善重大産業佈局,創建西江高新技術産業帶。用好國家賦予的流域可持續發展、對外開放、金融、土地等先行先試政策。設立珠江—西江産業投資基金。建設千里生態廊道,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振興左右江革命老區。制定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重大工程建設攻堅3年行動計劃,今年自治區財政統籌安排3億元專項資金,同時利用各有關方面和社會資金,圍繞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特色優勢産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深化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等六大任務,實施好重大基礎設施、特色産業發展、生態經濟、扶貧攻堅、惠民富民等五大工程,讓老區煥發新活力。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優化城鎮空間格局,發展北部灣城市群、珠江—西江城鎮帶、沿邊城鎮帶,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提高區域性城市集聚力。深入實施大縣城戰略,建設好20個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實施城市承載力提升百項建設工程、百鎮建設示範工程和進城農民安居工程等“十大工程”。推進賀州“多規合一”和柳州、來賓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爭取將具備條件的縣有序改市。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城鎮。自治區本級將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資金25.5億元,推進棚戶區改造14.33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3.5萬戶。加快供水設施建設,新增和改造供水能力90萬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1000公里,設區市、縣城和重點鎮的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5%、85%和75%。推進縣縣通天然氣工程,力爭實現城鎮燃氣普及率90%以上,天然氣利用覆蓋14個設區市和60個縣。抓好寬帶城市示範、寬帶網絡優化提速工程,推進三網融合。

    (八)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開放合作是我區發展的根本出路,越是發展,越要加快開放。通過新一輪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打造開放新優勢,再創經濟發展新紅利。

    深化全方位開放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以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為契機,進一步拓展與東盟交流合作,辦好第1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論壇。充分利用泛北部灣、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合作平臺,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投資,加快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在國家支持下籌劃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辦好中國—東盟電子商務峰會。著力抓好中馬“兩國雙園”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和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憑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現有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擴區調整。著力做好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申報工作。積極拓展與歐美日韓澳新等國合作。繼續深化與西南中南地區合作,推動規劃建設南廣、貴廣高鐵經濟帶。積極推動兩廣一體化,深化與港澳臺合作。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等跨省合作園區建設。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實現進出口貨物在北部灣經濟區自由流轉,全面實施多部門“三個一”合作,建設“單一窗口”,推進全區及與珠三角、西南中南區域通關一體化,申報西江流域綜合保稅區。推動重點口岸擴大開放和升格,爭取鐵山港口岸正式開放,加強口岸基礎設施、電子口岸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積極推動中越、中馬“兩國一檢”查驗新模式。

    加大引進來走出去力度。堅持招大引強,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加工貿易倍增等方面引進更多的龍頭項目,實現招商引資質優量增。開展好“跨國公司暨世界500強八桂行”“央企廣西行”等活動。鼓勵和支持我區優勢企業開拓東南亞、非洲等市場,加大在境外礦産資源、農業、林業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工程承包帶動設備出口和勞務輸出。

    (九)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

    改革就是要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要不斷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強化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落地,以問題為導向,重點推進行政審批和管理、投融資、土地利用、財稅、金融等改革,統籌國資國企、教育、文化、規劃體制、價格、食品藥品監管、統計等其他改革,制定改革新措施,推動經濟社會新發展。

    深化行政審批和管理制度改革。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今後原則上不再新設行政審批事項,根據國家部署及時全面清理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進一步為基層、企業和各種市場主體鬆綁放權。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推行一口受理、限時辦理、規範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完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管理,做好“接、放、管”。深入實施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後證”。整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和各類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完成自治區以下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四所合一”鄉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調整修訂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盡可能縮小核準範圍,下放核準權限,減少、簡化、整合前置審批及仲介服務,大力推行串聯改並聯、網上審批,建立上下聯動、部門之間協同配套的投資項目審批監管體系。擴大民間資本市場準入範圍,降低準入門檻,積極推廣PPP模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通過多種方式與政府合作參與項目建設運營。探索設立新興産業創業引導基金和PPP合作創新基金。

    強化土地利用和供給管理。按照集中統籌和分級保障、總量控制與動態管理的原則,統籌安排建設用地指標,做好自治區統籌推進重大項目、重要民生項目、重大産業項目用地保障。根據國家新要求,建立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執行動態管理機制,將市、縣、區已批准用地的供地率與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挂鉤,盤活存量用地,解決供地率低的問題,爭取各市、縣、區供地率達到60%以上,使土地利用更加集約高效。調整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加強耕地保護,加快耕地後備資源開發。

    加強財稅管理改革。全面貫徹落實新的《預算法》,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依法組織財政收入,硬化預算約束,落實支出主體責任,加快支出進度,全面推行預算績效管理。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清理整合規範並公開專項資金,加強結余結轉資金管理,全面清理整頓財政專戶,盤活存量資金,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支持重點園區、重點産業、重點項目,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建設。加大對基層的財力補助力度。清理規範各項財稅優惠政策。推廣政府購買服務。清理甄別政府性債務並規範管理。推進“營改增”和消費稅等稅收制度改革。

    改革創新金融服務。加快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通過擴大跨境人民幣貸款規模、設立人民幣投貸基金、境外發債、引進外資股權投資等方式,打通人民幣雙向流通渠道,積極引入境外資金。全面深化農村金融改革,重點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和農業保險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自治區、市、縣三級農村融資擔保體系,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深入實施“引金入桂”戰略,積極發展金融市場主體,推動設立民營銀行、合資證券公司、法人壽險公司、地方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發展地方小微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組織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銀行融資主渠道作用,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引進保險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積極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各位代表!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關係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們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建設,增進團結和諧,推動繁榮發展,打造更加亮麗的民族團結進步品牌。啟動2018年自治區成立60週年社會公益性項目籌備工作。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廣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確保邊海防安全穩定。依法保障公民特別是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繼續做好外事、僑務、宗教、統計、人防、氣象、地震、水文、測繪、參事、史志、檔案等工作。圍繞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組織編制好“十三五”規劃。

    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按照“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要求,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為人民謀利益。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制定公佈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自治區本級全面推行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在北部灣經濟區和國家級重點園區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推進政府事權規範化、法律化,強化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職責,強化市縣政府執行職責,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嚴厲懲處假冒偽劣、蓄意污染環境、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行為,建立科學的抽查制度、責任追溯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培育和規範仲介組織。加強新常態下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和預警。

    (二)強化行政依法決策。進一步加強政府立法工作,配合人大常委會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完善地方法規,提請審議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管理條例等6項地方性法規草案,針對災害防禦、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問題制定出臺相關政府規章。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多聽取民意、多集中民智,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加強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執行效果評估。制定出臺自治區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聘請知名法律專家、執業律師作為政府法律顧問,穩妥推進公職律師發展,提高依法決策能力和水平。

    (三)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根據不同層級政府的事權和職能,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加強市縣兩級政府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理順行政強制執行體制,進一步完善綜合執法機構建設,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健全完善執法依據、程序公開制度。嚴格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切實規範執法行為。

    (四)加強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的制約,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加大政府重大投資項目、民生資金和項目、領導幹部經濟責任等審計力度,嚴肅整改問責。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向人大報告。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

    (五)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著力推進行政審批、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價格和收費、徵地拆遷、招投標等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以及以教育、醫療為重點的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加強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化。建立健全各級政務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打通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六)加強廉潔政府建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嚴肅財經紀律,倡儉治奢,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處理。嚴格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國有資産監管。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完成全區行政機關和參公單位公務用車改革。

    各位代表!

    廣西正處在改革攻堅、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咬定發展不放鬆,蹄疾步穩向前走,盡職盡責,紮實工作,克難攻堅,為完成今年和“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加快實現我區“兩個建成”目標而努力奮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