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

2016-02-20 08:32 來源: 貴州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6日在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代省長 孫志剛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二五”是我省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貴州省委的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我們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堅持發展為要、民生為本、企業為基、環境為重,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緊緊抓住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積極主動適應新常態,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改革發展的勢頭持續向好、開放創新的態勢持續向好、和諧穩定的局面持續向好、幹事創業的氛圍持續向好,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進入後發趕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階段。

過去五年,是我省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基礎設施變化最大、發展動力活力最足、生態建設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居全國前3位,主要經濟指標翻了一番以上,經濟總量和人均生産總值實現趕超進位的歷史性突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進入高鐵時代,開啟大數據時代,正在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2015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萬億元、達到1.05萬億元,年均增長12.5%。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07萬億元,年均增長29.5%。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分別達到1.9萬億元和1.5萬億元,年均增長21.4%和21.2%。市場主體註冊資本達到2.59萬億元,年均增長4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283億元,年均增長1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503.4億元,年均增長2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580元和7387元,年均增長11.8%和14.4%。城鎮化率提高到42%,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50%,森林覆蓋率超過50%。五年減少貧困人口656萬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數提高到82%左右。

過去五年,我們迎難而上,克難奮進,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中央對我省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國家出臺國發〔2012〕2號文件,批准設立貴安新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貴安綜合保稅區、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將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上升為國家級國際性論壇。批准實施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黔中經濟區發展規劃,把我省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將貴州作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範區,實現中直機關、東部城市對我省定點幫扶和對口幫扶全覆蓋。累計安排我省轉移支付9540多億元。

(二)強力破解瓶頸制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鐵路里程達到3037公里,其中高速鐵路701公里;公路里程達到18.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28公里,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航機場實現市州全覆蓋,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563萬人次。高等級航道達到690公里,烏江基本實現通航。開工建設夾岩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和滋黔一期工程,供水能力達到110億立方米,解決13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通信光纜60萬公里,出省帶寬3000Gbps,100%的建制村通寬帶。電力裝機容量5065萬千瓦,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環網及中緬、中貴天然氣管道和貴渝成品油管道。

(三)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精準扶貧取得重大成效。聚焦“兩有戶、兩因戶、兩無戶、兩缺戶”,堅持“六個精準”、“六個到村到戶”、“四到縣”,制定實施“33668”脫貧攻堅行動計劃,出臺落實大扶貧戰略行動意見和“1+10”等政策文件,實施“兩線合一、減量提標”和精準扶貧“特惠貸”。取消重點生態功能區10個貧困縣GDP考核。投入財政扶貧資金305億元。易地扶貧搬遷66萬人。35個貧困縣、744個貧困鄉鎮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4.3%。

(四)狠抓重點發展平臺建設和結構優化,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5個100工程”完成投資1.4萬億元。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889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3%,形成6個千億級産業。“五大新興産業”發展迅猛,大數據信息産業年均增長37.7%,電子商務交易額年均增長64%;醫藥産業年均增長14.2%,建築建材業年均增長21.6%;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蓬勃發展,糧經作物面積比調整為40:60;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7%,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5%。裝備製造業年均增長25.5%。特色輕工業年均增長15.6%。民營經濟年均增長23.7%。

(五)統籌城鄉區域民族地區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大力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新增城鎮人口306.5萬人、建成區面積461平方公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完成投資1100億元,“三農”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黔中經濟區、黔北經濟協作區、畢水興經濟帶發展步伐加快。縣域經濟總量增長1.5倍。3個自治州、11個自治縣生産總值佔全省比重提高到23.7%和8.2%。

(六)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生態環境優勢得到鞏固加強。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綠色貴州建設,發揮生態環保“兩把利劍”、“兩個問責”作用,發出“多彩貴州拒絕污染”強音。完成營造林2161萬畝,治理石漠化827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1.1萬平方公里。淘汰落後産能3080萬噸,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9%,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高於90%。縣級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9.3%和82.7%。草海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獲國家批復。八大河流實行“河長制”。赤水河、烏江、清水江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七)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創新,後發趕超優勢疊加釋放。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改革任務385項,爭取國家級改革試點175個。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省級行政許可事項減少到321項,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少到7項。全面推行礦業權招拍挂制度,實施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徵改革。深化國有企業産權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場主體113.7萬戶。推進戶籍制度、農村産權制度和畢節試驗區改革,畢節、銅仁撤地設市。財稅金融、社會事業、司法行政等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全方位擴大開放。“1+7”開放創新平臺加快建設,貴安新區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強勢推進。黔深歐國際海鐵聯運班列和黔渝新歐貨運班列開通運營。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實現通關一體化。成功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酒博會、數博會、茶博會、民博會、國際山地旅遊大會、旅發大會等重大開放活動。招引落地500強企業134家,引進省外到位資金2.5萬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49.3%,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1.3%。全力推進科技創新。新建5家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和59個院士工作站,建成貴州科學城。高新技術産業産值超過2500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45%,人才總量超過360萬人。

(八)千方百計保障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生實事完成投資2897.7億元。城鎮新增就業267萬人,“3個15萬元”政策帶動就業45.2萬人。完成教育“9+3”計劃,啟動基本普及15年教育,19個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中職“百校大戰”基本完成,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和貴州大學新校區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走出窮省辦大教育的圖強之路。新增三甲醫院22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基層群眾就醫條件不斷改善。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海龍屯土司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目錄,建成省博物館新館和貴陽孔學堂,實現縣城數字影院全覆蓋。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恢復舉辦省運會。城鄉低保、基本醫療、基本養老等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留守老人精準關愛救助保障。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154萬套(戶),改造農村危房192萬戶。完成受地質災害威脅的238所學校治理。安全生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年均下降13.2%和14.7%,刑事案件年均下降3.3%,人民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信訪維穩工作不斷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

(九)大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執行力公信力不斷提高。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48件,制定省政府規章28件。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公佈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從2013年起壓縮行政經費5%用於實施教育“9+3”計劃。省級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集中在省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全部集中在公共平臺交易。辦好省長—群眾直通交流臺,設立省政府開放日,政府透明度位居全國前列。全面推進民生監督工作,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勤政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2015年,是我省發展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我省視察指導,要求我們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李克強總理在我省視察指導時,要求我們鼓起勁來在趕超中實現科學發展,彎下腰來堅決拔掉窮根,攜起手來唱響民族團結的絢歌。按照總書記、總理的重要指示,全省上下以“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為總要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堅持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向好,多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多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十二五”圓滿收官。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7%,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進出口總額增長1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支出增長10%和10.9%。

過去一年,我們狠抓脫貧攻堅和民生保障,啟動實施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組建貴州扶貧開發投融資平臺,設立省政府“扶貧專線”,建成“扶貧雲”。減少貧困人口13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20萬人。“十件民生實事”完成投資96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72.7萬人,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和10.7%。我們強化運行調度和要素供給,出臺穩工業23條、擴投資23條、促消費29條等具體政策措施,新增建設用地20.9萬畝,減少企業用電成本11億元,爭取中央各項補助2346億元,金融機構新增貸款餘額2683.4億元,發行政府債券2350億元。我們加快結構調整和産業培育,大力發展大數據和大健康、山地農業和山地旅遊、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特色優勢産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32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1%,農業增加值增長6.5%。我們全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完成95項改革任務,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900多戶。25家500強企業新落戶貴州,引進省外到位資金721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2.2%。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長13%。我們著力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集中開工重大項目1518個、建成263個,實施PPP項目帶動社會資本投資431億元。實施信息、住房等消費工程,農村電商網點超過1000家,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2%,快遞業務量增長50.7%。我們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完成營造林420萬畝,治理石漠化108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集中整治赤水河、烏江、清水江等流域污染,建成30個示範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我們大力提高社會事業和社會治理水平,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啟動實施健康貴州和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建設工程,加強“平安貴州”建設,社會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五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實踐充分證明,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堅定不移構築“精神高地”、衝出“經濟洼地”,是完全正確、十分有效的。五年來的歷史性變化告訴我們,貴州是一片充滿希望和活力的熱土,貴州的幹部群眾想幹事、能幹事、幹得成事,只要我們堅持艱苦奮鬥、長期奮鬥、不懈奮鬥,完全可以改變貧困落後面貌,實現後發趕超,創造美好未來。五年來的發展啟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必須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做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兩條底線一起守、兩個成果一起收;必須深入實施主基調主戰略,既要“趕”又要“轉”,在全力趕超中加快轉型、在轉型升級中跨越發展;必須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必須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持依法行政從嚴治政,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政風政紀,嚴查腐敗案件,以務實舉措創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以實際成效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成就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級幹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黔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和兄弟省區市,向關心貴州建設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主要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人口多,城鄉差距大,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任務艱巨;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不高,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慢,新興産業規模還比較小,體制機制不夠活,創新能力還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大,轉方式、調結構任務艱巨;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回落,工業經濟增速放緩,農業基礎比較薄弱,服務業整體水平較低,部分行業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穩增長、擴總量任務艱巨;社會治理能力還不強,安全生産事故時有發生,部分市縣政府債務風險較高,社會矛盾日益複雜,防風險、促和諧任務艱巨;少數幹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政策措施不落實,轉職能、提效能任務艱巨。我們要正視問題,直面挑戰,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全省人民的厚望。

二、“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省可以大有作為、必須奮發有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實現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最關鍵時期,是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決戰決勝時期。我們既要看到,貧困落後是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根本任務的基本省情沒有變,既要“趕”又要“轉”的雙重任務沒有變;更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中央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對我省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轉方式調結構重要窗口期、決戰脫貧攻堅、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機遇,堅持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堅定戰略部署不動搖,堅定目標任務不懈怠,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以更快的節奏、更實的作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譜寫五大發展理念貴州新篇章!

“十三五”時期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新跨越主基調,深入推進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突出抓好大扶貧、大數據兩大戰略行動,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確保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鄉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5%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5%以上,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左右和12%左右,城鎮新增就業3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鎮化率提高到50%,新興産業佔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0%、服務業比重提高到45.8%、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60%;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預期壽命達到全面小康目標;森林覆蓋率達到60%,節能減排降碳指標控制在國家下達計劃範圍內。經過五年努力,實現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新跨越、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新跨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新跨越、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新跨越、社會建設和法治保障新跨越。

今後五年,重點實施兩大戰略行動,構建七大體系,實現七大突破。

——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住用好國家“補短板”的重大歷史機遇,堅持“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徹底解決現行標準下493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問題,使貧困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促進自我發展能力顯著提升。通過大扶貧推動基礎設施躍上新臺階。提高貧困地區鐵路、高速公路覆蓋率,加快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以村為單位油路(水泥路)、110千伏以上線路和變電站、通信光纖和4G網絡、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全覆蓋,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通過大扶貧推動産業發展躍上新臺階。加快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發展,實現村村有特色主導産品、鄉鄉有産業扶貧基地、縣縣有高標準農業示範園區和大型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大扶貧推動城鎮化水平躍上新臺階。重點依託城鎮、産業園區和旅遊景區,完成13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帶動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通過大扶貧推動生態環境質量躍上新臺階。貧困地區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帶動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7個百分點。通過大扶貧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躍上新臺階。實現“兩線合一、減量提標”。完成貧困地區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讓農民群眾不再因病致貧返貧。完成農村幼兒園、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部免除(補助)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就讀高中、大學的學雜費,讓寒門學子求學無憂。

——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全力打贏搶先機突圍戰。堅持把大數據作為我省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擎,大力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統籌建好用好“雲上貴州”及其應用平臺,充分挖掘利用大數據商業價值、管理價值、社會價值,搶佔大數據發展制高點。運用大數據推動經濟發展加快轉型。以數據流引領技術流、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全力推動高端企業、先進技術與我省産業企業有機嫁接,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加快傳統産業和服務業信息化改造,推進生産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和産品升級換代。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形成一批滿足大數據應用需求的産品和系統,培育一批大數據企業。大數據産業規模總量年均增長20%以上、超過5000億元,成為新的支柱産業。運用大數據推動社會治理能力快速提升。完善電子政務雲,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建立“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機制,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社會事業數據資源整合,推動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提升政府決策和風險防範水平,提高社會治理精準性和有效性。運用大數據推動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堅持民生導向,在公用事業、醫療衛生、減災救災、社會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遊、消費維權等領域全面推廣大數據應用,拓展服務渠道,提高服務質量,縮小城鄉、區域公共服務差距,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務體系。

——大力構建新型産業體系,在轉型升級上實現重大突破。推動“5個100工程”有機更新、完善功能,加快打造産業轉型發展的主陣地主平臺。高端定位、優先突破新興産業。加快建成大數據産業聚集區、大健康醫藥養生基地、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供應基地,建設一批新型材料産業基地。改造提升、做強做大特色産業。推動煤炭、電力、化工、冶金等資源型産業轉型發展,促進航空航天、智慧終端、高端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等裝備製造業和軍民融合産業發展壯大,推進酒、煙、茶、藥、食品等産業上規模、上檔次。廣泛培育、快速提升服務業。以大交通帶動大旅遊、以大生態提升大旅遊、以大數據助推大旅遊,促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讓多彩貴州風行天下。實施現代服務業“十百千”工程,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大力實施“百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和“雙培育”、“雙退出”行動計劃。圍繞推進産業轉型升級,高端引進落地100戶以上500強企業,對1000戶以上規模以上傳統産業企業實施改造升級,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業、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讓“僵屍企業”和落後産能有序退出。到2020年,新增2個千億級産業園區、5個千億級産業,新增5萬戶以上企業市場主體,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00戶以上。

——大力構建山地特色新型城鎮體系,在統籌城鄉區域民族地區協調發展上實現重大突破。統籌空間規模産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産生活生態三大佈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全面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培育黔中城市群,支持貴陽市建設創新型中心城市,支持貴安新區建設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先行示範區,加快把花溪大學城建成現代化新興城市。做大做強區域中心城市,提升區域次中心城市功能,建設特色小城鎮。加強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創造更多無愧於歷史和時代的建築精品。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促進進城農民安居樂業。深入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改善農村生産生活生態環境。加強黔中經濟區、黔北經濟協作區、畢水興經濟帶建設,支持3個自治州等民族地區跨越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到2020年,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300萬人以上,新增城鎮人口500萬人以上,黔中城市群城鎮人口達到1000萬人。

——大力構建現代生態文明體系,在推動生産生活方式綠色化上實現重大突破。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創建一批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提高森林覆蓋率。強化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業廢水和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加強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加大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治理力度。實施循環發展引領和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落實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到2020年,力爭25度以上坡耕地和15度至25度重要水源地的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主要河流水質優良率超過90%,縣級以上城市PM10和PM2.5濃度穩定在二級以上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大力構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實現重大突破。以農業示範園區為抓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作物佔種植業、畜牧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二三産業佔農村經濟的比重,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大省。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行動計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完善農業科技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到2020年,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40%,農産品産地認定面積超過60%,農産品加工率達到50%,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00億元。

——大力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在增強發展支撐能力上實現重大突破。建成貴陽至昆明、重慶、成都等高速鐵路,鐵路營業里程達到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超過1500公里。公路里程達到20萬公里,其中普通國省道超過2.6萬公里、高速公路突破7000公里,建成“六橫七縱八聯線”高速公路網絡。加快鄉村公路建設,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公路運輸網絡。加快形成“一樞紐十六支”機場佈局和通江達海水運出省大通道。建成一批多式零距離換乘交通樞紐。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穩定水源,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過150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600萬畝,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構建“出省寬、省內聯、覆蓋廣、資費低”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出省帶寬突破1萬Gbps。建成“三橫一中心”500千伏網架,力爭220千伏電網縣域全覆蓋。建成西南地區成品油戰略儲備基地,縣縣通天然氣管道,鄉鎮供氣全覆蓋。

——大力構建民生保障體系,在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上實現重大突破。優先發展教育。基本普及15年教育,實現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優化職業教育結構,提高高校辦學質量,積極發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繼續教育。促進大眾創業就業。深入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健全就業服務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大力建設健康貴州。實施“百院大戰”等五大建設工程,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大力發展智慧醫療,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實行最嚴格的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建成100個生態體育公園。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實施社會保障兜底工程。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完善醫療救助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多彩貴州民族特色文化強省。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資源,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加強文化遺産和檔案文獻保護利用,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建設一批特色文化産業基地。

——大力構建動力支撐體系,在建設創新型省份上實現重大突破。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商事制度、國有企業、資源配置、財稅金融等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落實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的政策措施。建立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推動水務一體化改革。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和扶貧開發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加快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深化教科文體等社會事業和司法、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加快“兩高”經濟帶建設。全面提升“1+7”開放創新平臺,辦好用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酒博會、數博會、茶博會、民博會、國際山地旅遊大會、旅發大會等重大活動平臺。培育壯大開放經營主體,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加快推進與各省區市通關一體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好各類開發區,增加創新資源供給。新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力爭創建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強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撐平臺建設。建成500米口徑大射電望遠鏡。實施人才引領工程,推進創新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建立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産學研協同創新,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提高全社會研發經費佔生産總值的比重。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到2020年,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達到5000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0%,人才總量達到530萬人。

各位代表!五年美好藍圖,我們已共同繪就;同步全面小康,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夢想。我們要滿懷激情、勇於擔當,協力攻堅、善作善成,在我們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歷史時刻,努力建成一個經濟發展更加繁榮、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就業收入更加穩定、民生保障更加牢靠、社會秩序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貴州!

三、2016年的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我們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圍繞“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擴大投資消費需求的同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千方百計做強大數據、大旅遊、大生態“三塊長板”,全力以赴補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事業“三塊短板”,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農業增加值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萬人,8個貧困縣、120個貧困鄉鎮摘帽,2000個貧困村退出;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進出口總額增長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和11.5%;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國家調控目標範圍內;城鎮化率提高到44%,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2%,節能減排降碳指標控制在國家下達計劃範圍內。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確保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堅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關鍵一仗。堅持以自然村寨整體搬遷為重點,堅持貧困程度最深的村寨優先搬遷,投資180億元,搬遷30萬人,整體搬遷3200個貧困自然村寨。建好用好扶貧開發投融資平臺,支持銀行成立扶貧營業部,制定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土地收益用於易地扶貧搬遷的實施辦法。統籌打好脫貧攻堅戰。打好産業脫貧攻堅戰,為10萬就地脫貧人口每人整治1畝優質農田,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産業推進行動和鄉村旅遊、電商扶貧等工程,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産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打好綠色貴州建設脫貧攻堅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工程,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貧困縣轉移支付,讓一批貧困人口就地轉成生態保護人員。打好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在貧困鄉村優先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項目,加快打通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打好教育醫療脫貧攻堅戰,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新建、改擴建200所貧困地區村級幼兒園、200所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打好社會保障兜底攻堅戰,加強最低生活保障與社會救助制度的銜接,兜住民生網底。強化各類扶貧資源整合。爭取國家扶貧資金支持,加大省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出臺扶貧資金和涉農資金整合管理辦法。整合培訓資源,對貧困地區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行規範化技能培訓30萬人以上。實施文化傳承脫貧工程,培訓多層次手工技藝傳承人1萬名。用好定點幫扶、對口幫扶、結對幫扶力量,實施民營企業“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開展萬名專家服務脫貧攻堅專項行動。強化脫貧攻堅考核問責,建好用好“扶貧雲”和“扶貧專線”。

(二)強力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確保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培育壯大大數據産業。辦好雲上貴州·大數據招商引智(北京)推介會和數博會、電子商務峰會,引進落地一批大數據優強企業。積極發展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和衍生業態,推進“互聯網+”專項行動,實施一批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培育50家“互聯網+”示範企業,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260億元,呼叫服務超過12萬席,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400億元,大數據電子信息産業規模總量達到2500億元。加快打造大數據應用平臺。逐步把分散在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的信息平臺整合接入電子政務雲,推動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組織主動開放數據並遷入“雲上貴州”。積極申建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貴陽大數據交易市場建設。打造全省統一的應急管理平臺。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寬帶貴州”建設,實施光網工程和寬帶鄉村工程,完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0億元以上,通信光纜達到77萬公里,出省帶寬超過4000Gbps。爭取建設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數據中心承載服務器能力達到40萬台。推動大數據政策法規體系建設。貫徹執行《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出臺政府數據資源管理辦法和信息數據採集應用辦法。

(三)強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産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從三次産業全面發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統一建立産業轉型升級項目庫,制定“百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和“雙培育”、“雙退出”行動計劃及年度實施方案,確保引進500強企業20家以上,完成技改投資680億元,新增1萬戶以上企業市場主體,力爭新增規模以上企業60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800億元。嚴格執行國家産業政策和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淘汰一批落後産能,清理處置一批“僵屍企業”。出臺進一步支持産業轉型升級的激勵政策,落實結構性減稅等政策,工業類財政專項資金主要採取基金投入使用方式,引導企業、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制定降低企業成本實施方案,實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下大力氣擴大經濟作物種植和草地畜牧業養殖規模,下大力氣引進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下大力氣加強品種品質品牌建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超過600家,“三品一標”認證面積超過500萬畝,省級農業示範園區發展到400個。加快西南糧食城等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完善糧食流通體系,保障糧食供給,糧食産量1100萬噸以上。推廣“三變”改革經驗,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村級集體經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機服務,加快農業現代擔保體系建設,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建成一批農産品大型交易市場和冷鏈物流倉庫。依託綜合交通運輸網和互聯網,拓展優質農産品銷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加強貴農網電商平臺建設。農村電商交易額增長30%以上。大力發展以山地旅遊業為重點的服務業。加快山地公園省建設,制定實施山地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深入挖掘山地旅遊業態,大力引進培育旅遊文化龍頭企業,加強重點旅遊景區和精品旅遊線路建設,加強旅遊商品設計、生産和營銷,旅遊接待人次、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20%和22%。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培育引進一批現代物流企業,打造西南重要物流樞紐。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研發設計、商貿會展等生産性服務業和動漫、家政、養老、康體、社區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

(四)千方百計深挖內需潛力,確保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多措並舉擴大有效投資。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26萬億元。強化基礎設施投資,完成交通投資1800億元、水利投資240億元、城建投資1600億元、電網投資94億元。建成滬昆客專貴陽至昆明段,開工貴陽至南寧客專、貴陽至興義等鐵路;開工建設高速公路618公里,改造普通國省道828公里;新增高等級航道50公里以上;仁懷機場和興義機場改擴建工程竣工。開工黃家灣等50個骨幹水源工程,中型水庫建成投運的縣達到63個,新增解決24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0萬畝。加快城鄉配電網改造,30個縣建成天然氣支線管網。加大産業投資,加強“5個100工程”內容建設,推動産業園區提質升級,設立一批政府性産業投資基金,完成工業投資3000億元以上,房地産開發投資2000億元左右。擴大民生工程投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行動計劃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500億元以上,農村危房改造投資66億元。創新拓寬投融資渠道,爭取中央新增各項補助150億元左右;爭取國家引導基金支持,實施一批PPP項目;鼓勵銀行設立縣級分支機構,村鎮銀行覆蓋76個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達到1.77萬億元。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多策並施促進居民消費。重點擴大旅遊、住房、汽車、養老、用電等消費。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構建“快旅慢遊”體系,迎接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打通保障性住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農業轉移人口落戶住房之間的政策性通道,有序化解房地産庫存。研究啟動輕型貨車下鄉政策,落實小排量汽車、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外商投資進入養老健康領域,推動醫養結合,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刺激居民用電消費,帶動煤炭電力行業發展。多方聚力培育壯大縣域經濟。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加強分類指導,精準搞好服務,支持城區和經濟強縣率先發展,幫扶重點生態功能區貧困縣加快發展,帶動發展潛力縣競相發展。

(五)加快山地新型城鎮化建設,確保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山為景、橋隧連、組團式,走具有貴州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抓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制定實施非城鎮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和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建立健全“人地錢”三挂鉤機制。城鎮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60萬人以上,新增城鎮人口70萬人以上。加強城鎮地上地下硬體建設。實施城鎮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工程,改造城中村、城鎮棚戶區43萬戶。實施城鎮便民設施專項提升行動。新增城鎮綠地面積50平方公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新建城鎮地下給排水管網900公里、供氣管網200公里。加強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提高城鎮管理水平。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推進城市綜合執法。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完善城市應急體系。

(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確保發展動力活力持續釋放。堅持以創新激發社會創造力。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産業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打造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和創客空間,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和科技種子企業。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加快中國貴陽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完善落實科技創新優惠激勵政策,激發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創新潛力。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達到2900億元。堅持以改革激活內生源動力。全面推行清單管理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開展省以下審計機關人財物管理等改革試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出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意見,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出臺礦産資源市場化配置交易規則。制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實施方案,劃定耕地保護紅線,實行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有償出讓制度,爭取國家公園建設試點,開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試點。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集體建設用地交易、土地增減挂鉤改革,制定“多規融合”管理實施辦法,把計劃生育等政策與戶口登記脫鉤,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公立醫療機構藥物採購方式改革,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堅持以開放引進先進生産力。爭取國家批准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強力推進“1+7”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出口食品農産品示範區建設,新增一批外貿基地和保稅物流中心,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力爭與泛珠三角各省區實現通關一體化。實施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方案,加快粵桂黔、黔湘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建設。辦好用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酒博會、國際山地旅遊大會等開放活動,精準招引落地一批大企業、好項目,滿腔熱情為落地企業搞好服務。引進省外到位資金80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

(七)加強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確保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加強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深入實施綠色貴州建設行動計劃,完成退耕還林130萬畝、荒山造林398萬畝,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深入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大氣、水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建成18個示範小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強重金屬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工和建成一批生産生活垃圾、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項目。縣級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和84%。實施草海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強化生態環保監管。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擴大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用好“兩把利劍”,強化“兩個問責”,做到鐵腕治污、不欠新賬。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綠色産業。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深入實施林業産業倍增計劃。開展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實施一批節能環保、園區循環化改造工程。創建赤水河流域生態經濟示範區。

(八)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堅持在發展中持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不斷過上好日子。把穩定就業作為經濟發展優先目標。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復退軍人、婦女創業就業,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和特殊群體就業。把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新建、改擴建30所城鎮義務教育學校,新增13個縣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26個縣基本普及15年教育。加快推進高校建設。完善提升清鎮職教城。狠抓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實現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全覆蓋、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覆蓋。加快實施醫療衛生五大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和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加強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積極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推動苗藥進藥典。築牢社會保障網底。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降低工傷保險等繳費率。統籌推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落實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救助保障政策,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急難有救。織牢公共安全網。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加強應急應對能力建設,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實施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程,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嚴防各類重特大事故事件發生,堅決防止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發生。加快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打造提升多彩貴州文化品牌。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成一批生態體育公園。大力發展民族等各項事業。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範區建設,深入實施人口較少民族建制村率先全面小康行動計劃。重視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支持軍隊、武警部隊建設和法院、檢察院工作。加強國家安全、司法行政和宗教、外事、僑務、對臺、人防、方志、參事等工作。

圍繞實施“1+7”民生工程,辦好“十件民生實事”。(1)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於教育精準扶貧,對16.65萬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家庭學生上高中、大學免除(補助)學雜費。(2)扶持微型企業2萬戶,帶動就業10萬人。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8萬人。(3)建設300個農村幼兒園、300個標準化農村寄宿制學校和1000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4)對所有農村中小學校配置校醫。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補助標準。(5)農村、城市低保標準平均提高18%和10%。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6)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48.65萬套、建成22.21萬套,改造農村危房30萬戶。(7)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萬公里,其中通組路和串戶路6500公里。新建公共停車位1.6萬個。(8)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沿線移動網絡有效信號實現全覆蓋,多彩貴州“廣電雲”實現村村通。(9)完成100個傳統村落消防安全改造。(10)建設500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新建12個縣級老年體育活動中心,新建和改造320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50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各位代表!財政是政府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們將更加注重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嚴格執行預算法,硬化預算約束,集中力量辦市場辦不了的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禁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和省對下轉移支付正向激勵機制,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無效低效的支出調整下來,將重復錯位的支出整合修正過來。既要加強債務風險管控,又要支持各地加快發展。堅持依法徵稅、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控制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提高稅收收入、可用財力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將清理保留的競爭性領域財政專項資金轉變為基金,支持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産業發展,培育壯大稅源。更加注重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縣域經濟的作用。完善地方金融體系,深入實施“引金入黔”工程,優化金融機構網點佈局,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和社會融資規模。優化信貸結構,推動金融創新,加大對脫貧攻堅、新興産業、“三農”等領域和企業技改、兼併重組的支持,保障重點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不斷增強執行力和公信力。

(一)堅持從嚴治政,清正廉潔。認真踐行“三嚴三實”,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與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覺向中央和省委看齊,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看齊,堅決維護中央和省委權威。抓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執行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嚴格執行“約法三章”,堅持不懈糾正“四風”。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深化拓展民生監督工作,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二)堅持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政府公職人員都要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厲行法治、依法辦事;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任何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建立政府決策執行糾偏機制,健全重大決策責任終身追究及倒查機制。自覺接受省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監督、省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高度重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全面接受人民監督,充分體現人民意願。

(三)堅持簡政放權,規範運行。以行政權力瘦身為市場主體強身,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全力打造“數據鐵籠”,建立扶貧資金使用、財政收支、國有資産經營、政府採購、公共資源轉讓、公共工程建設等大數據監管體系,實現對權力集中部門和重點崗位全流程規範管理,讓權力運行處處留痕,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真正做到“人在幹、雲在算、天在看”。

(四)堅持優化服務,便民利民。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推動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進駐政務大廳,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推行一站式辦理、上門辦理、自助辦理、同城通辦、網上辦理等服務,堅決砍掉各類無謂的證明和繁瑣的手續。實現省市縣鄉政府行政事務“一張網”,構建全覆蓋、全聯通、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的政務服務體系,打通群眾辦事“最後一公里”,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

(五)堅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把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為人民謀福祉作為最大責任,把群眾冷暖憂樂放在心頭,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辦扶危濟困的實事,多謀精準脫貧的良策,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高度重視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能力建設,加強對新知識、新經驗的學習運用,不斷提高發展經濟能力、改革創新能力、決策執行能力,以“釘釘子”的精神和“馬上就辦”的作風狠抓各項部署落細落小、落地落實。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增加暗訪暗查頻次,強化正向激勵,嚴肅行政問責,讓“實干家”有為有位,讓“太平官”無處可混。

各位代表!決戰脫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決勝同步小康的大幕已經拉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貴州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苦幹實幹,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創造更加幸福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