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南

2016-02-20 10:38 來源: 海南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6日在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海南省省長 劉賜貴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連同《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顧

2015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經受嚴峻考驗、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面對經濟下行、電力短缺和持續高溫、乾旱、颱風等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海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運行整體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全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702.8億元,增長7.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7.7億元,增長8.7%;固定資産投資3355.4億元,增長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5.1億元,增長8.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8元,分別增長7.6%和9.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1.0%;城鎮登記失業率2.3%。

(一)強力推動“多規合一”等重點改革,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活力

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蹄疾步穩、務求實效,完成年初確立的80項重點改革事項。

率先在全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為解決各類規劃重疊、資源配置低效、區域功能雷同、重復建設、行政分割等突出問題,從去年年初即開始探索推進“多規合一”。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賦予這項改革要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的重大使命,作為經濟特區的海南再一次站到了全國改革前沿。在省委領導下,政府主導編制完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我們堅持邊編制總規、邊謀劃發展、邊開展工作:確立重點發展十二個産業,制定各産業發展扶持政策;從空間上劃定各類生態紅線;規劃佈局六類産業園區和基礎設施“五網”;制定百個特色産業小鎮建設方案;在部分園區實行簡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啟動新一輪農墾改革,堅持市場導向,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建立去行政化的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全面實行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建立省以下法院、檢察院財務由省級財政統一管理的機制。進一步理順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和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體制,消除了困擾多年的體制性障礙。完成第十輪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推動32個仲介機構與省級主管部門脫鉤。財稅、戶籍、國企國資、事業單位分類等牽動全局、影響深遠的重點改革都取得重要突破。

對外開放深入拓展。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規格、規模均創歷史之最,利用年會平臺有效策劃組織13場海南主題活動,植入海南元素,發出海南聲音。成功舉辦2015年中韓人文交流主題省道活動、“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啟動儀式、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等重大活動。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強與沿線有關國家、地區合作交流,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4.7億美元,增長28.7%。海口海關、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全面融入“泛珠”四省海關、檢驗檢疫區域通關一體化,海口港區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建成運營,海航首次進入世界500強,完成瑞士機場服務公司、英國倫敦路透社總部大樓等海外收購,海膠集團、海馬汽車、洲際油氣等企業全球佈局步伐加快,立昇公司技術入股俄羅斯企業,海南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升。

(二)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抓項目、促投資,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月度、季度考核檢查,開展“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393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15億元,超出年度計劃194億元。僅大會戰100天內新開工項目就1043個,2014年以前應開工而未開工的358個、2015年應開工的530個中央投資項目全部開工,西線高鐵十三個車站、站前廣場道路的徵地拆遷和施工工程、博鰲樂城醫療健康項目及配套設施建設等,在百日大會戰中得到了超常規快速推進。西線高鐵建成通車,海南進入環島高鐵時代;“田”字型高速公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屯昌至瓊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文昌至博鰲、萬寧至儋州至洋浦三條高速公路、鋪前大橋、美蘭機場二期擴建、博鰲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快於預期進度。昌江核電1號機組投産發電,西南部電廠並網運營,困擾海南多年的電力瓶頸得到有效解決。紅嶺灌區加快建設,南渡江引水工程開工建設,三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組織多場招商活動,簽約項目280個,協議投資額5513億元。謀劃儲備新項目723個,形成了建設一批、開工一批、謀劃儲備一批、項目滾動推進的好局面。這些重大項目,不僅為當前穩增長髮揮了關鍵作用,也為未來發展增強了後勁。

(三)積極推進調結構、轉方式,重點發展十二個産業,夯實海南長遠發展基礎

在抓當前、穩增長的同時,努力解決我省産業結構單一、增長質量效益不高的問題,積極謀劃海南長遠健康發展。在開展一系列調查、研究、論證基礎上,確定做優做強和重點培育旅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等十二個産業,已初顯成效,全年旅遊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農業增長5.5%,互聯網産業增長14.8%,醫療健康産業增長11.1%,金融業增長19.6%,會展業增長9.9%,醫藥産業增長16.8%。

旅遊業提檔升級,郵輪遊艇遊、鄉村遊、健康旅遊等旅遊新業態加快發展,西沙旅遊常態化運營,新開闢、恢複國際航線19條,新建、改建旅遊廁所420個,旅遊環境得到改善;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調減甘蔗等傳統低效作物13萬畝,首批14家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掛牌,生態循環農業和品牌農業取得新進展,瓊海、澄邁被列為“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市)”創建試點單位,《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實施,海南農業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顯現;騰訊、阿裏巴巴、金山雲、新浪等一批互聯網領軍企業加快佈局海南,一批互聯網小鎮啟動建設,“光網智慧島”建設加快推進,通信網絡清網排障、提速降費成效明顯;海南銀行掛牌營業,填補我省無獨立省級地方法人商業銀行的空白,飛機融資租賃等金融新業態不斷涌現,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4%,金融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5.6%;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恒大健康産業集團等7家醫療企業進駐;房地産業結構逐步優化,非住宅類投資佔比提高5.2個百分點;會展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100人以上會議超過1.3萬個,參會人數280萬人次、同比增長13.0%,各類展覽102個、增長11.0%,成功舉辦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冬交會、國際海洋旅遊博覽會、國際旅遊島郵輪遊艇産業發展大會;進一步放寬離島免稅政策,免稅品銷售額55.4億元,增幅高達28.3%;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油氣與加工等海洋産業發展勢頭良好,海洋生産總值1050億元,同比增長11.0%,佔全省生産總值28.4%。

(四)嚴守生態底線,開展“六項整治”,進一步彰顯海南生態環境優勢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下大氣力開展環境整治六大專項行動。一是開展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專項行動,拆除違法建築約870萬平方米,其中海口、三亞分別拆除366萬平方米、388萬平方米;二是開展全島1823公里海岸帶專項檢查和整改行動,對805宗違法違規問題全面整改,拆除違法違規建築25.7萬平方米,收回岸線土地8765畝;三是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臟亂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海口“雙創”效果顯著,三亞“雙修”“雙城”綜合試點實現良好開端,儋州、文昌、瓊海、海口演豐鎮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瓊海獲評國家衛生城市、“三不一就”城鎮化經驗成為全國示範;四是開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專項行動,三亞河、陵水河整治取得明顯成效;五是開展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綠化寶島大行動”完成造林20.1萬畝;六是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治理行動,建成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始終堅持生態底線思維,堅決不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項目,否決29個不符合生態的項目。狠抓節能降耗,實現單位GDP能耗和工業增加值能耗雙下降。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十件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財力並不寬裕的情況下,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939.3億元,同比增長13.9%,快於全部財政支出約3.3個百分點,民生支出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7%,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

年初確定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改造農村危房4.4萬戶,超過年初目標3.4倍,開工改造棚戶區3.58萬戶。實施精準扶貧,8.6萬人脫貧。新增城鎮就業人口10.1萬人。實現全省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同制度、同待遇,補助標準分別從2014年的120元、130元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居全國前列。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大病保險制度,實現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生育保險等三項醫療保險制度省級統籌。建設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擴大中職免學費範圍,公辦高職院校生均撥款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萬元,為全省近萬名艱苦邊遠地區教師發放生活補貼3092萬元。解決15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全面完成民族地區農村道路建設,對全省農民小額貸款實施財政貼息1.1億元。省腫瘤醫院建成開業,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地中海貧血基因篩查診斷服務。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萬餘件。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基本實現公辦幼兒園鄉鎮全覆蓋,啟動中小學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和培養工程,新增普通高中學位4000個。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掛牌成立,海南師範大學實現省部共建,海南健康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籌建工作有序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試點紮實推進,“單獨兩孩”政策穩步實施。國家南海博物館啟動建設,省博物館二期和民族博物館改擴建一期主體工程完工,“三網融合”加快,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基本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三月三”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瓊中女足代表國家出戰2015年“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榮獲冠軍。

社會治理不斷加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禁毒成效顯著,海島型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加強。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質量強省工作成效顯著。嚴格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制,全面開展安全生産大檢查,安全生産形勢總體保持穩定。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自強不息、見義勇為等美德義行。法治宣傳教育、人民調解、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力度加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和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完善,全省上下緊急動員,萬眾一心,有力、有序、有效地抗擊颱風“彩虹”的侵襲和持續乾旱的影響。

全力支持國防建設,軍民融合發展成效顯著。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優撫安置工作紮實推進,外事僑務、口岸、對臺、科協、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郵政、通信、地質、地震、氣象、統計、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國務院“約法三章”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加強督促檢查,啟動行政問責。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機制,弘揚“馬上就辦”的作風,開展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社會評價,深入開展“學樂東、見行動”活動,各級各部門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擔當意識和主動服務觀念明顯增強,抓發展、抓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全省上下形成了爭先創優、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一年來,我們積極推進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堅決執行人大決議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71件,主動向人大報送政府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56件,積極配合人大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人大代表視察及專項調研,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辦理政協提案449件,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切實加強政府立法工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8件,制定和修訂政府規章5件。加強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對66件規範性文件進行法核,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94件。加強政務公開,規範完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決策議事規則。嚴肅財經紀律,推行公車改革,加強審計監督,加大案件查辦力度,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201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剛剛過去的五年是海南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間,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有效應對了世界金融危機持續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十分複雜等各種挑戰,主動認識、適應經濟新常態,堅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三大優勢,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國際旅遊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過去的五年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質量效益穩步改善的五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5%、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8.3%,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6%,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6%、14.3%。三次産業結構由2010年的26.1:27.7:46.2調整為23.1:23.6:53.3。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佔GDP比重比2010年提高7.1個百分點,接待遊客總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73.6%、110.9%,海洋生産總值比2010年增長87.5%。

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縱深推進、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的五年。完善省直管市縣體制。實施4輪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191項,降幅達79.4%。建立省級權力、責任清單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網上審批和“陽光”審批。完成新一輪省級機構改革,設立地級三沙市,三亞撤鎮設區,儋州升格為地級市。農墾、國資國企、醫藥衛生、教育文化、林業、事業單位、供銷社、農信社等重點領域改革都取得了新進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區域合作,博鰲亞洲論壇影響力持續擴大,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獲批,海南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過去的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的五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824.7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4倍。“田”字型高速主框架、“四方五港”格局基本形成,環島高鐵全線貫通,“南北東西、兩幹兩支”機場佈局加快推進。核電、火電、抽水蓄能等電力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電網主網架建設基本完成,扭轉了電力長期短缺的局面。紅嶺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建成,紅嶺灌區、南渡江引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生産基礎條件逐步改善。城市和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分別達到89.2%、71.0%,4G覆蓋率分別達到99.1%、84.7%,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過去的五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的五年。持續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累計完成造林15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依法依規強力清理閒置土地,處置閒置土地13.26萬畝。健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重點生態區域內的市縣不再考核GDP,中部生態核心區得到有效保護。加強污染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4%和80%,近岸清潔海水水質面積保持在90%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9%。在我省節能空間小、減排壓力大的情況下,全面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每年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全省財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計3663.8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9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5.2萬人。新增就業人數46.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萬人。保障性住房覆蓋面全國第一。基本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完成國家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下達目標,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建成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初步建成海口、三亞、儋州、瓊海、五指山5個區域醫療中心。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城鎮從業人員五項社會保險省級統籌,織就了一張人人有社保、城鄉全覆蓋的社保安全網。

過去的五年是依法治省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的五年。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完善行政決策規則和程序。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政府機關作風明顯改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強化審計、監察、行政復議工作,廉政建設有力推進。構建大防控體系,落實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措施,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戰勝“威馬遜”超強颱風等自然災害,有效防範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安全生産形勢穩步好轉,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我們深切地感到,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得益於中共海南省委的科學決策,是全省上下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的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駐瓊單位、駐瓊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海南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廣大僑胞和海內外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十二五”發展成就令人鼓舞。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産業結構不盡合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尚未形成協調發展的格局;生産要素成本高、人才不足等瓶頸制約日益凸顯;一些民生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物價水平較高、城鄉居民收入較低;民族地區、中部生態區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待進一步統籌;有些幹部思想還不夠解放,開放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不強,不作為、亂作為、不善為、“庸懶散奢貪”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整體上來講,無論是發展水平、開放水平,還是社會文明程度、政府治理能力,都與中央對海南的發展要求,與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有不少差距。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好這些問題,把人民期盼作為努力方向,把人民滿意作為施政標準,努力把海南的事情辦好,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更有幸福感。

二、“十三五”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是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實現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目標的衝刺階段,是全面開啟“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嶄新階段!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繼續放緩,仍處於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我省受外部宏觀環境困難影響不容低估。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一帶一路”、“互聯網+”、“創新驅動發展”、“海洋強國”、“軍民融合發展”等戰略全面實施,為我省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經過建省辦經濟特區,特別是“十二五”時期的發展,我省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遊島等比較優勢進一步彰顯,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發展的基礎更為堅實。未來五年,我們仍處於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好一些。

“十三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全面建設國際旅遊島為總抓手,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重大機遇,加快形成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做優做強特色實體經濟,堅定不移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總的奮鬥目標是: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旅遊島,努力將海南建設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主要目標是: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省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900億元,年均增長8%。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傳統産業優化升級,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三次産業比重趨近20:20: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7%,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全省農村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高,森林覆蓋率不低於62%,大氣、水體和近海海域等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嚴格控制在國家下達的計劃目標內。主體功能區佈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社會治理能力大幅提高,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突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基本建立與海南國際旅遊島相適應、與“多規合一”改革相配套的體制機制。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廣泛弘揚,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今後五年,我們將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創新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培育發展新動力取得新突破。全面實施《海南省總體規劃》,深入推進農墾、司法體制、行政審批、國有企業等改革,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適應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趨勢,謀求海南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在注重結構、質量、效益的基礎上擴大投資規模,積極引進和擴大消費,促進外貿出口,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形成鼓勵創業創新的市場環境、産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環境,發揮生態優勢,創造人才優勢,形成發展優勢。

(二)堅持協調發展: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堅持陸海統籌、區域協同、城鄉一體、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並重、經濟建設國防建設融合,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後勁。優化全省城鎮空間格局和功能定位,打造“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實現南北兩極帶動、東西兩翼並進、中部保育發展。實施“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重點打造100個特色産業小鎮,建設1000個宜業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推進基礎設施“五網”建設。充分發揮環島高鐵、環島高速公路、環島旅遊公路的輻射帶動作用和中西部生態、民族文化特色優勢,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構築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佈局。實施海洋強省戰略,培育壯大海洋旅遊、海洋漁業、海洋油氣等海洋産業,提高海洋資源管控和南海權益維護能力,力爭2020年全省海洋生産總值達到1800億元。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繼續深入開展文明大行動,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施重大文化體育工程,促進各項文體事業繁榮發展。

(三)堅持綠色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發展壯大十二個重點産業,推動傳統産業向高端發展,積極培育新産業、新業態,建立跨區域、跨市縣投資機制,推動城鎮間生産分工、産業整合、園區共建。落實“互聯網+”戰略,實施“國際旅遊島+”計劃,促進各次産業深度融合、跨界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淘汰小火電等落後産能。強力開展城鄉環境治理行動,實施生態保護和建設重點工程,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鞏固大氣、水體等質量,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把海南建設成為綠意盎然、更加令人嚮往的生態島。

(四)堅持開放發展: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取得新突破。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海南與沿線有關國家和地區港口、航空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臨港經濟區、臨空經濟區建設,致力將海南打造成“一帶一路”國際交流合作大平臺、海洋發展合作示範區、中國(海南)——東盟優勢産業合作示範區。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發展邊貿經濟,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推進優勢企業開展跨境經濟技術合作,拓展與泛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和港澳臺等區域合作。依託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等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全方位開展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及高層次外交外事活動。發揮僑務資源優勢,密切與友城交往,提高公共外交和民間外交對全省發展的服務能力。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海南對外開放新高地。

(五)堅持共享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全省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施“五個一批”工程,打贏脫貧攻堅戰。完善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實施“健康海南”工程,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提升全省“一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施積極就業政策,保障有就業能力的人實現充分就業。加大物價調控力度,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力爭扭轉長期以來低收入、高物價的局面!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至關重要。

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0—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0%,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控制目標,實現1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與鞏固提升。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立省”戰略不動搖,注重源頭防範,強化綜合治理,推進生態修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一是繼續開展整治違法建築三年攻堅專項行動,今年要拆除違法建築500萬平方米左右,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長效管控機制,堅決杜絕新的違法建築。二是全面治理城鄉環境“臟亂差”,重點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垃圾圍城、亂擺攤點等城市病,推進城鄉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彩化。三是繼續推進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專項治理,重點整治城鎮黑臭水體、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水土流失、違規採砂、無序養殖等突出問題。四是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建築施工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加大非煤礦山專項治理和燃煤鍋爐淘汰力度,確保空氣質量總體不下降。五是開展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和測土配方施肥,加強耕地修復與治理,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六是開展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繼續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濕地、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加大對珊瑚礁、紅樹林等重點物種種群保護。劃定專門區域對入境生物進行隔離檢疫,嚴格防範外來物種侵入。

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立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服務業體系,實現各類資源節約高效利用。鼓勵企業進行技術裝備更新改造,全面推行清潔生産,加強造紙、石化、建材、水泥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節能建築,倡導綠色出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支持海口、三亞率先在公務用車、公交客車、出租用車等領域普及新能源汽車。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目標。

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體制機制。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加強重點近岸海域污染總量控制和動態監測,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中部生態區保護,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補償、環保聯防聯控機制,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制和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二)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

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破解“三農”難題,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紮實做好脫貧開發工作,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大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圍繞“種、養、加、銷、保,土、肥、水、種、管”等關鍵環節,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轉型升級。進一步調整優化種養結構,大幅調減甘蔗等低效作物種植面積,推進種養殖標準化、品牌化、産業化、信息化。實施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地力改良提升、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重大病蟲害防治、秸稈綜合利用等五大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工程。加快發展品牌農業,促進品牌産品生産基地規模化發展和生産能力提升。推進農業“五基地一區”建設,加快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建設,創建一批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扶持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種苗種業,落實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啟動建設5.3萬畝育種核心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薄弱環節,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強化農産品流通設施建設,推進訂單生産、農超對接和農産品電子商務建設。

打響脫貧攻堅戰。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重點實施特色産業脫貧、鄉村旅遊脫貧、電子商務脫貧、勞務輸出脫貧、教育和文化建設脫貧、衛生健康脫貧、科技和人才引領脫貧、基礎設施建設脫貧、生態移民和生態補償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等十大精準脫貧舉措。加大各級財政、金融扶貧投入力度,捆綁集中使用各類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廣大鄉村設立便民服務網點。加強和改進機關定點扶貧工作,鼓勵國有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實施扶貧志願者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大扶貧新格局。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結合“村兩委”換屆工作選準配強農村脫貧致富帶頭人、引路人。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考核督查問責。

加快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到戶工作,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耕地、林地佔補平衡改革試點,支持文昌開展農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注重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將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提高生産集約化程度。加快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農村公路、電力、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以建設百個特色産業小鎮為抓手,積極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繼續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

(三)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轉變發展方式,塑造特色風貌,創新管理服務,實施城市修補,提升城鎮環境質量,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路徑。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實質性推進“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大三亞”旅遊經濟圈發展,按照“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統一規劃、統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啟動建設一批重點合作項目,率先在産業佈局、資源配置、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一體化上實現突破。儋州、瓊海要發揮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其它市縣要結合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找準發展定位,主動接受輻射,逐步形成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活力競相迸發的新態勢、新格局。

打造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鎮體系。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佈局,努力打造獨具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在省總體規劃的指導約束下,審定各市縣總規。注重城市功能定位、空間組合、建築風格、綠化景觀的設計,加強對城市的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合理限制高層建築,加大對海邊、河邊、鐵路邊、高速公路邊等關鍵區域高層建築和民居民宅的管控力度。落實傳統村落和民居保護規劃,加強城鄉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和文化特色的塑造。大力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工作,結合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改善城區面貌,優化人居環境。加強中心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提升城市品位。圍繞“美麗海南百千工程”,培育一批經濟強鎮、區域重鎮、文化名鎮和美麗宜居鄉村。

(四)擴大和優化投資,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優化投資結構,重點實施一批生産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年安排省、市縣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年度計劃投資約2400億元,其中生産性項目佔50%以上。

開工新建一批。儘快開工三亞新機場及臨空産業園,努力將其整體打造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邁灣、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國家現代農業南田示範區、南繁基地建設、航天科普中心等重點項目按時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提高項目建設速度,確保騰訊創業基地、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陵水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五源河文體中心、三亞亞特蘭蒂斯等産業項目,及文昌至博鰲、萬寧至儋州至洋浦、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鋪前大橋、美蘭機場二期擴建、鳳凰機場三期改擴建、三亞郵輪母港二期、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全面啟動光網智慧島建設項目。竣工投産一批。確保博鰲機場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前投入使用,海秀快速幹道國慶節前全線通車。建成運營昌江核電2號機組、京東(海南)運營中心、定海大橋配套路網等項目。儲備生成一批。重點做好海南島水系連通、熱帶現代農業水利工程、昌江核電二期、儋州機場、旅遊大學等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改進重點項目考核獎懲辦法,建立新常態下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正向激勵和問責機制。

做好項目招商工作。創新招商方式,把定向招商、網上招商和參展招商結合起來,建立招商常態機制。提高招商質量,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用真情感動人,用環境感召人,重點引進高端製造、科技型、創意型、服務型、研髮型等産業項目。

(五)下氣力調整産業結構,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實施更加精準的産業政策,以“十二大産業”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加快我省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創新和擴大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推進網絡強省建設,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與其它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引進一批互聯網龍頭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運營商,培育壯大軟體業、電商業、服務外包等産業,建立和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提高互聯網産業規模化水平。做優做強醫療健康産業,用足用好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特殊政策,確保年內新開工一批高端醫療、健康服務類大項目;引進一批高端醫療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大力發展健康服務職業教育,鼓勵社會資本和國內外醫療康復養生機構舉辦職業院校,規範並加快培養護士、養老護理員等從業人員;推進醫療健康産業與互聯網、旅遊、房地産等産業互動發展。加快推進金融服務業發展,推動設立三沙銀行、財險壽險地方法人機構、金融控股公司,鼓勵海南銀行做精做優,推動農信社改制農商行,扶持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發揮發控、交控等融資平臺作用,積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會展、現代物流、影視製作、動漫遊戲、體育等新型服務業發展壯大。積極培育網絡製造、旅遊裝備製造等新型製造業,依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展航天航空裝備製造配套産業。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積極促進我省製造業轉型升級。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擴大消費。堅持供給側、需求側兩端發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培育新型消費,擴大傳統消費,創新消費模式,重點實施休閒度假旅遊、養生養老、醫療健康、住房消費、汽車消費、信息消費、綠色和教育文化體育八大消費工程。一是優化旅遊産品供給結構,促進旅遊消費。制定實施“國際旅遊島+”計劃。重點發展海洋旅遊、鄉村旅遊、森林生態旅遊、航天主題文化旅遊、民族風情旅遊等,大力發展中西部旅遊,打造一批精品線路、景區。精準開展國內外市場營銷,積極開闢、加密國際新航線,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改善旅遊軟硬體設施,提升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國際化水平。力爭接待遊客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0.0%和13.5%,入境遊客數量實現止跌回升。二是擴大免稅品消費。充分利用購物金額提高、受益對象擴大、增加網購方式等有利條件,推動免稅品消費繼續高速增長。三是加快房地産業轉型升級,推動住房消費。積極發展旅遊地産、商業地産、高端住宅地産。通過棚改安置、轉換功能、精準促銷等方式,消化庫存、優化結構,擴大住房有效需求。四是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資源,激活教育文化消費。鼓勵社會辦學,引入國際名校,擴大教育消費;整合海南地域文化資源,挖掘文化消費潛力,引導文化消費行為,拓展文化消費空間。同時,順應市場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擴大健康、信息等服務消費,推動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産品進城”雙向快捷通道。通過增加收入、完善政策、改善環境,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步伐

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發展重點,向海洋要質量、要效益、要增長,著力培育“藍色引擎”新動力,加快推進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轉變。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推廣深海網箱養殖,發展外海捕撈,打造熱帶苗種産業帶,促進水産品精深加工。統籌發展海洋旅遊,深入開發休閒漁業、濱海度假等旅遊新業態,加快構建多元化海洋旅遊産品體系。有序推進三沙旅遊,保持西沙郵輪旅遊常態化,積極推進開通環南海郵輪旅遊航線。有序發展海洋油氣産業。扶持發展海洋運輸、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水淡化等海洋新興産業,促進臨港産業加速發展。集聚發展港口運輸、海洋文化等海洋服務業態,建設崖州、鋪前、白馬井等一批漁業風情小鎮和美麗漁村。

推進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港區建設,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提高吞吐能力。積極推進亞龍灣、海棠灣、清水灣、香水灣、神州半島、海花島等旅遊度假區和遊艇碼頭建設,加快三亞、三沙國家海洋公園和島礁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推進一批中心漁港和一級漁港建設,把木蘭灣三沙服務保障基地建設成區域發展的新引擎。推進南沙交通、通訊、水電、後勤保障、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西沙、南沙補給中轉樞紐等建設。加快海洋防災減災、救助救撈體系建設,實施海洋防災減災工程,提高海洋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加快科技興海步伐。加強海洋科技研發及能力建設,積極引進國際海洋組織和國內海洋研究機構落戶入駐,爭創全國海洋科技合作區。依託海南大學、熱帶海洋學院、中科院三亞深海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支持海洋産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增強科技進步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七)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內生動力與活力

圍繞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以更加自覺、更加堅定的決心,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努力破解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障礙。

全面實施《海南省總體規劃》。設立省、市縣規劃委員會,實現對規劃的最嚴格管控。發揮省總體規劃對市縣規劃的引領、指導、管控作用。整合市縣相關執法力量,實施綜合執法。在園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基礎上,適時推廣園區規劃代立項、區域評估評審代單個項目評估評審。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最大限度便民服務。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建立省級監管清單、市縣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引進第三方評估,促進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創新。探索“多證合一”改革,建立電子證照庫,探索推進異地受理、全省通辦。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實行居住證制度,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入戶問題。

推進新一輪農墾改革。加快推進農墾體制創新、資源資産整合、産業優化升級。清理調整不合理土地承包關係,規範農場“基本田”和“經營田”分配管理制度,構建權利義務關係清晰的國有土地經營制度,完善優化農墾土地政策。積極實施農墾“八八”戰略,逐步把農墾打造成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國家熱帶特色農業示範區。

統籌推進國企、財稅等重點改革。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進國有資産監管方式和手段。推進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和優化重組,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精心組織好“營改增”,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加強財源稅源工程建設,推動財政資金投入方式轉變,有效防控地方債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進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司法、公安、國有林場、審計、投融資等領域改革。

積極擴大對外合作交流。制定落實我省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方案。加快發展加工貿易、服務貿易、保稅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國際旅遊,推進海口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推動進口橡膠交易市場、洋浦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建設。增強出口的促進作用,擴大對外貿易,拓展“一帶一路”新興國際市場,增加胡椒、水産品、果蔬、花卉等特色産品出口,做大轉口貿易、大宗商品交易和展示。服務和利用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紮實推進“三個基地一個示範區”外交平臺建設。積極引進世界500強和行業百強企業在瓊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推進大通關、電子口岸、“單一窗口”建設,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八)發揮創新引領作用,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把經濟增長的動力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努力在轉型升級中實現速度、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持“以畝産效益論英雄”。從規劃編制、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監管等環節,嚴控用地、用海、用林等指標,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畝産效益論英雄”的引導、約束機制,努力實現“投資有回報、産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環境有改善”。

提高重點産業園區效益。科學規劃、明確定位、高效運營六類、24個産業園區,發揮産業園區發展資金杠桿作用,推動生産要素、重大項目、骨幹企業向園區集聚,提高單位面積投資強度、産值和稅收。實行“飛地經濟”政策,促進各園區優化資源配置、項目合理佈局。完善園區管理體制和考評機制,激發園區活力。鼓勵洋浦開發區、東方工業園積極發展綠色化工、循環經濟,支持老城開發區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加快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清水灣國際信息産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步伐。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以財政投入為引導,建立科技創新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在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生物制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醫療健康等領域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建立産業技術聯盟。實施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引進集成高新技術和産品。在重要創新領域組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進國內外高水平科研機構在海南建設研發基地。加強知識産權工作,提升核心競爭力。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創新創業公共服務等載體建設,推廣創客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技能競賽,鼓勵科技人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等開展創業創新,提供創業培訓和師資培訓,掀起創業創新熱潮。落實創業擔保貸款、稅費減免、財政貼息、資金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天使、風投、創投基金入駐海南,推動設立新興産業投資基金,扶持創業創新活動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

(九)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按照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可持續原則,安排好民生支出,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民生投入,讓全省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保持物價穩定。完善和落實低收入群體價格補貼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全面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工作。抓好“菜籃子”基地建設,新建、改造大型農副産品綜合批發市場,建設區域性農副産品交易市場和配送中心,全面升級改造農貿市場,穩定主要農産品生産與供應。強化農産品運銷銜接,扶持冷藏設施建設。嚴厲打擊農産品流通環節中壟斷經營、價格操縱等不法現象。嚴格落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採取綜合措施,穩定和降低菜價。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鞏固健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制度,開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綜合改革試點,完善居民大病保險政策。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健全住房保障機制,加快構建由公共租賃住房、政策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組成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提高優撫保障水平。加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站點覆蓋範圍。完善和落實促進就業政策,實施就業技能提升計劃,新增城鎮就業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4萬人,加大對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和失地農戶至少有一名適齡勞動力實現就業。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確保18萬人脫貧與鞏固提升。二是為2萬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常規服藥,為4萬名低保殘疾對象發放生活補貼,為8萬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三是改造農村危房3.5萬戶,改造城市棚戶區2.45萬戶,改造墾區危舊房0.95萬戶。四是續建公辦幼兒園30所,建設4所特殊教育學校,繼續引進中小學優秀校長和學科骨幹教師,對邊遠鄉村教學點教師進行培訓,對中職學校畢業且升入高職就讀的學生給予學費補助。五是實現重點公共場所免費Wi-Fi網絡全覆蓋。六是完成通往300個自然村農村公路建設。七是建設一批農村敬老院、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文體活動場所。八是推進旅遊廁所建設與管理提升工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九是為困難群眾和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十是實施農民小額貸款貼息。

(十)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優化政策設計,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優先發展教育。繼續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完成第四批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優先在重點産業園區建設高質量的小學、幼兒園,加快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步伐。改善高中辦學條件,提高高中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優化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發展高等教育,突出辦學特色,引導高校更好服務地方建設。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實施人才強省戰略,推動培養和引進“雙管齊下”,創新人才戶籍遷移、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政策,切實解除人才後顧之憂,打造梯次分明、結構合理、覆蓋面廣的人才隊伍。

實施“健康海南”工程。建立健全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婦幼保健體系、城鄉衛生監督體系、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快構建分級診療新模式。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引進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優孕優生優育服務水平。

繁榮文體事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省美術館、圖書館二期、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等公共文體項目建設,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建設國家南海博物館、南海佛學院,重視修史修志。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宗教關係和諧。加強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和利用,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精心打造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精品力作。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構建文明守信、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誠信海南”建設,整合、共享各部門、各行業信用信息資源,整頓信用秩序,構建政府信用、企業信用、社會信用體系。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凈化社會環境,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海南文明大行動,倡導崇德向善、文明守法的社會風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切實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推進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和法律服務工作,深入推進“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創建活動,繼續開展打黑除惡、禁賭禁毒等專項行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提高政府應急能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推進質量強省工作,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狠抓安全生産責任制落實,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加強安全生産監管執法,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推進“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繼續做好外事、僑務和對臺等工作,進一步發展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慈善等事業。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實現“十三五”的宏偉藍圖,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職盡責,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一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職能,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認真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司法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重大決策、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等重大事項,嚴格執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責任追究等程序、制度,使政府決策更科學、更透明、更有效,對重點項目建設、重大資金安排,實行監察、審計全程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體制、程序和方式,推進綜合執法。大力推進陽光施政,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行為的監督管理,實現市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平臺全覆蓋,讓陽光普照在權力運行的每個角落。

二是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深入實施網上審批,優化審批流程,堅決打通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政策落實的“最先和最後一公里”。全面實施政府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制度,健全工作責任機制、激勵機制、督查問責機制。優化政府績效評估考核體系,全面客觀公正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履職實績。實施公務員綜合素質和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公務員隊伍的履職能力和水平。

三是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條規定。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以嚴和實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堅決反對“四風”,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堅決糾正不願為、不作為、亂作為。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

四是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好政府系統各級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自覺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大力推進預算決算公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三公”經費支出,切實降低行政成本。強化對行政審批、招投標、土地出讓、政府採購、國有資産産權交易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使廣大公務人員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障各項事業順順利利發展。

各位代表,海南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海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團結拼搏、銳意進取,為加快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