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

2016-02-20 11:42 來源: 遼寧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26日在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省長 陳求發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時期和2015年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遼寧發展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遼寧併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4次蒞臨遼寧,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和重大政策舉措,為振興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遼寧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抓住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帶來的挑戰,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順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87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科技創新力度加大,突破一批關鍵技術,重大裝備自主化取得新進展。省重點輸供水工程、紅沿河核電、百萬噸乙烯、華晨寶馬、恒力石化PTA等一批重大項目形成的優勢産能開始釋放。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持續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5.1%,比2010年提高8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升。民間投資比重提高到73.4%。民營經濟增加值比重達到68%。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和職能轉變步伐加快,取消和下放省級行政審批職權1631項。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效,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全面啟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三大區域開發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城鄉發展呈現新面貌。新型城鎮化和宜居鄉村建設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7.4%,比2010年提高5.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更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節能減排收效明顯,遼河流域、大伙房水源保護區成為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民生保障進一步加強。教育普及化程度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就業穩定增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分別為8.1%和9.7%,城鄉社保體系日趨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紮實推進。社會和諧穩定局面不斷鞏固。

“十二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是英明正確的,遼寧實現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新世紀以來我省經濟形勢最為嚴峻複雜的一年。全省上下積極努力,迎難而上,紮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地區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3%,經濟下滑勢頭得到遏制,經濟運行呈現逐步趨穩態勢。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126元,實際增長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057元,實際增長6.3%。新增就業超過4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低於控制目標0.9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1.4%。省委、省政府確定的44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佔總支出的75%以上,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

全面完成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指標和任務,能耗強度下降等7項指標超額完成; 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等13項指標和節約集約用地等93項重點任務全部完成;“三網融合”等5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要求,突出重點和難點,著力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四個著力”要求,科學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

按照省委 《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加快推進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我們提出了責任分工和目標分解方案,全面實施“四個驅動”戰略,積極培育“六個新的增長點”,精準發力,紮實工作。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深入開展“6+4”重大課題調研、對“十二五”全面評估的基礎上,編制了“十三五”規劃和46個專項規劃,經過廣泛徵求意見,認真討論修改,形成了《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二是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建立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向重點領域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盤活省本級存量資金90多億元,建立了首期規模達100億元的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制定了基金管理辦法,吸引並帶動社會資金,參與發展新興産業和創新領域重點項目。

三是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建立養老保險風險基金,主動防範和化解潛在風險

針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地方償債壓力較大等問題,主動採取措施,化解政府債務。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實現當年政府到期債務全覆蓋。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簽約項目68個,多渠道籌集資金消化存量債務。

為兜住民生底線,在保障民生上主動作為,建立了養老保險風險基金並制定了管理辦法。從2016年起,省財政每年預算安排60億元,通過多種渠道,擴大融資規模,穩步推進投資運營,以前瞻性安排防範養老金支付風險。

四是推進政府機構調整,著力提升行政效能

組建省商務廳,不再保留省服務業委和外經貿廳。將省煤炭工業管理局與省國資委等部門進行整合。調整了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職責。調整了省遼河淩河保護區管理局隸屬關係。將省大伙房水源地保護區管委會辦公室併入環保廳。建立了省政務服務中心,40個政府部門、499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進入辦事大廳,實行首問負責,方便了基層、企業和群眾。

過去一年,我們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任務要求,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主要做了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振興發展政策舉措

認真貫徹國務院28號文件精神,通過省部會商、央企銜接,我省40個重大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遼陽石化結構調整、盤錦中國兵器華錦石化改擴建、大連長興島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搬遷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沈丹客專、丹大快速鐵路建成通車,綏中電廠改接華北電網工程順利投産。撫順新撫區等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取得進展。瀋陽被列為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建設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大連金普新區改革步伐加快,先行先試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努力推動經濟平穩發展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主動作為、綜合施策,開展“千名領導聯絡千家企業”活動,幫扶466戶停産半停産企業。落實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為企業減負30多億元。擴大結構性減稅範圍,落實普遍性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161.9億元。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2125.6億元。舉辦了綠公司年會、遼滬經貿合作等7次重點招商活動,對接簽約項目116個。建立了省領導聯絡重點項目制度,四大班子齊心協力抓項目,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76萬億元。

大力培育信息、旅遊休閒、教育文體和養老健康家政等消費熱點,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26%。先後出臺21條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8萬億元。

積極擴大外貿出口。加強與中央外貿企業合作,培育大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30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通關一體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960.9億美元,其中出口508.4億美元。

三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取消和調整了411項省級行政職權,取消了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取消了非國有資金投資項目招標限制。公佈了部門權責清單,行政職權事項減少60%以上。實行“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新登記市場主體43萬戶。錦州率先推出建設項目並聯審批改革措施,朝陽在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上取得新進展。

制定了省屬企業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圍繞盤活國有資産,組建了省交通建設投資集團、省環保産業集團。完成省直所屬企業與主管部門脫鉤移交,納入統一的國資監管體系。對41家駐遼央企實施“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推進了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省直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實施全民創業援助三年行動計劃,推進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建設,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海鐵聯運集裝箱運量增長23%。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51.9億美元。大連港中韓俄國際大通道建設取得新進展。營口中韓自貿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丹東加快構建東北東部經濟帶出海新通道。葫蘆島承接京津冀産業轉移取得新成果。鐵嶺與四平、通遼構建經濟協作區起步順利。

四是推進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

制定了《中國製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加快推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一批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呈現新局面。鞍山激光産業園註冊企業達240多家,已經投産160多家。本溪藥都銷售收入和稅收分別增長35%和22%。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眾創空間的意見。攻克制約産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50項,開發智慧機器人、10萬等級空分裝置用壓縮機組等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重大産品30個。産業技術創新平臺達到90個,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6.4%。有效發明專利2.3萬件。新增4名院士,院士總人數達到57人。

推進服務業發展四年行動計劃。金融業穩定增長,新增本外幣貸款3244億元,非信貸融資6537億元。促進工業企業分立出生産性服務業企業613戶。建成電子商務産業園區20個,會展交易額達到4300億元。旅遊總收入實現3722億元。服務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中發揮了支撐作用。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12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49萬畝。糧食産量突破400億斤,再獲豐收。農林牧漁各業實現了全面發展。

五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月人均提高到2230元,城鄉低保標準平均提高10%。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補助標準均提高到380元。

完成國家下達的棚戶區改造任務,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23.9萬套。

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17.4%,25萬國標線下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擴大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性範圍,提高對殘疾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增加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國家助學金標準。出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意見,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經濟發展能力。

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取得成效,89家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新改建了52所鄉鎮衛生院和1007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了每個鄉鎮有1所政府辦衛生院目標。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

積極推動文化惠民項目。“書香遼寧”建設取得新成果。新修繕的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

通過實施碧水、青山、沃土和藍天工程,遼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標;完成造林綠化258萬畝,礦山環境治理1.5萬畝,草原沙化治理90萬畝; 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153萬畝;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霧霾天氣,集中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實施八項整治措施,新增主要污染物減排能力25.6萬噸。

六是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自覺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611件人大代表建議、606件政協提案全部辦復。制定省政府規章和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1件,審理行政復議案件431件。

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制定了全面落實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深入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整治。修訂了政府工作規則,完善了績效考核制度。廣大公務員勤勉敬業,負重前行,工作作風明顯轉變,涌現出一批孫德忠式的好幹部,成為推動振興發展的中堅力量。

加強安全生産責任體系和執法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國家安全、信訪工作、應急管理、司法行政和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成果,宗教事務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國防動員、邊海防建設、人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不斷加強。雙擁共建取得新成效,軍地融合發展呈現新局面。

各位代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大力支持的結果,是中共遼寧省委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認真履職、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不懈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表示誠摯感謝!向參與遼寧發展建設的中直單位、中央企業,向解放軍駐遼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遼寧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誠摯感謝!

在總結工作的時候,我們也清醒認識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回落,房地産開發投資明顯下降,億元以上新開工建設項目明顯減少;二是工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43個月下降,生産要素成本上升,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困難;三是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活,新興産業尚未形成規模,服務業發展仍然滯後,縣域經濟實力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四是由於財政收入增幅下降,財政支出剛性增長,平衡收支面臨一定壓力;五是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國有企業內生動力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夠充分,發展的軟環境建設存在不足,有待於進一步優化。六是有效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等方面,與市場經濟和新常態的要求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個別工作人員存在不擔當、不作為、工作落實不力等問題。

去年,我省固定資産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口總額等經濟指標未能完成預期目標,下降幅度較大。其中既有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三期疊加”相互交織帶來的影響,也有我省自身存在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相互作用形成的深層次原因,以及貫徹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和主動做實經濟數據的因素。

各位代表:雖然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困難中也孕育著機遇和希望。面對壓力和挑戰,信心至關重要,我們的信心來自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重大戰略決策,來自全省上下團結拼搏、攻堅克難的定力和決心。只要我們搶抓機遇,發揮政策的引領帶動效應,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就一定能夠取得振興發展的新突破!

新常態下,遼寧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增長的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只要我們把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舉措、創新的勇氣,不斷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

遼寧擁有較好的産業基礎和裝備製造業基礎,新興産業發展較快,服務業全面提速,特別是科技教育人才薈萃,只要我們以結構性改革撬動發展全局,讓創新成為發展第一驅動,做好結構調整這篇大文章,把發展的巨大潛力轉變為現實,就一定能夠引領産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近年來,我省培育了一批重大項目和産業園區,只要我們充分發揮振興政策的疊加效應,不斷改善投資營商環境,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積極吸引國內外資本進入遼寧,就一定會形成新的增長點。

遼寧人民勤勞智慧,堅韌不拔,無論前進的道路上有任何艱難險阻,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依靠全省人民的奮發努力,就一定能夠凝聚起振興發展的強大力量,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

二、“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要求

各位代表:“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全省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帶來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老工業基地振興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在新時期、新任務和新的考驗面前,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落實省委提出的“十三五”發展指導思想和“五個必須”時代要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動搖,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紮實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取得重大進展,努力把遼寧建成體制機制重點突破、經濟結構優化提升、創新創業成效顯著、民生社會全面進步的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先行區。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速達到6.6%,到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創新型省份加快建設。科技研發經費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5%。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型工業化水平基本達到《中國製造2025》第一階段目標,産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新産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升,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改革開放紮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各領域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引進來”與“走出去”協調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進步。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全社會法治意識不斷增強,社會治理體系逐步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體功能區佈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任務。森林覆蓋率達到42%,森林蓄積量達到3.41億立方米。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就業比較充分。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明顯增加。收入差距縮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更加健全。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建設“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生態優良、傳承歷史、富庶文明”的宜居鄉村,使全省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們要全面貫徹“四個著力”要求,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奮力開創振興發展的新局面。

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聚焦深化改革。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釋放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新動能、新活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産力,又注重完善生産關係;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培育發展新動能,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力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聚焦轉型升級。堅持多措並舉,加減乘除一起做。做好加法,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把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做好減法,利用市場機制,積極主動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做好乘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做好除法,清除政府對市場的不合理干預和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管制。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傳統製造業並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産業發展新格局。

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聚焦創新驅動。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讓創新貫穿振興發展的全過程。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産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建立市場導向的創新創業體制機制,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不斷改善金融服務,更好地發揮金融對創新創業的支持作用。破除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障礙,深度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潛力和活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惠民富民。使全省81萬國標線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部摘帽;使城鄉低保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老年人得到更加週到的健康養老服務;使在城鎮常住的農民工逐步平等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使就業困難的群眾實現充分就業;使每個困難家庭的孩子、每個農民工的子女都能上學讀書、健康成長;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喝上潔凈的飲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美麗的家園,感受社會的平安幸福、文明和諧。

三、2016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是增加有效投資、擴大有效供給、補齊發展短板的關鍵之年。

做好今年工作,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五大發展理念、“四個著力”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搶抓新一輪振興發展重大機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狠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大力實施“四個驅動”戰略,培育壯大“六個新增長點”,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不斷完善民生保障,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

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需要全省上下同心協力,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加大有效投資力度,發揮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在全省組織開展項目年活動,把擴大産業投資,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作為增量調結構的重大舉措,作為穩增長的重要途徑。

發揮重大項目的牽動作用,抓緊推進徐大堡核電、大連英特爾存儲器、忠旺生産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繼續抓好央企、民企、滬企遼寧行等系列招商活動簽約項目儘早開工。積極爭取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支持,加快實施交通、能源、水利、電力、通信等重點工程。

按照優化産業佈局和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做到省、市、縣(區)、鄉一齊抓,一、二、三産業一齊抓,國資、民資、外資一齊抓,用項目培育企業、發展産業、引領創業、帶動就業、增加稅源。

全面落實優化投資環境的規定。從構建良好的政商關係和營商環境入手,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強化法治理念、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不斷強化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牢固樹立親商安商的思想觀念,積極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為吸引投資清障除弊。建立重大項目責任制和綠色通道,加強對市、縣(區)和鄉鎮的指導、服務與督查,實行月調度、季考核,促進項目開工達産,取得實效。

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工業穩增長、降成本、增效益。廣泛開展降低企業成本專項行動,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實施企業優質管理工程,引導企業加強營銷管理、質量管理,推進節能降耗,提高全員勞動生産率;做好協調服務,引導企業開拓市場,擴大優質産品協作配套;啟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工程,編制企業技改投資指導目錄,實施技改項目計劃;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促進企業開發適銷對路新産品;繼續開展幫扶企業活動,著力解決企業發展環境以及投資、信貸等實際問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左右。

擴大市場需求,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著力推進供給創新,滿足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積極擴大養老健康消費、信息消費、文化娛樂消費、中高端消費和信貸消費,活躍旅遊休閒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汽車和住房消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

千方百計擴大出口,提升外貿競爭力。認真落實擴大外貿政策措施,穩定外貿增長;積極推進與中央外貿企業合作,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大力推進貿易模式創新,發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商、採購貿易、外貿海外倉;加快建設出口基地,培育出口新優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擴大裝備製造和國際産能合作,推動優勢産能、重大裝備和重點企業走出去。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建設。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

紮實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斷釋放內需潛力。認真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抓好棚戶區、“城中村”、“城邊村”和各類危房改造,積極化解房地産庫存,打通棚改安置和消化存量商品房的通道。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外來人口在城鎮落戶。鼓勵有需求、有能力的城鄉居民和單位投資房産,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活躍房地産市場。穩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強化産業支撐和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新城、新區、新市鎮服務功能,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抓好大連市、海城市、新民市、東港市前陽鎮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二)深入推進各項改革,不斷增強發展活力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健全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和動態管理機制,增強放權的協同性,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強化服務的便利性。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廣“雙隨機”抽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加大國企改革力度。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大力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推進員工持股計劃。抓緊組建省水資源管理集團、省城鄉建設集團等一批企業集團,盤活國有資産,提高運營效率。著力深化企業人事、勞動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著力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成為市場主體,繼續推進國有資産集中統一監管。分類別多渠道解決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尊重並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努力營造支持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氛圍。鼓勵民間資本、外資以及各類新型社會資本,按照有關規定和管理辦法,以出資入股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培育壯大一批民營企業集團。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繼續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和轉移支付制度。貫徹中央營改增、資源稅改革政策。落實中央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各項任務。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嚴格控制新增債務,建立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機制。落實養老保險風險基金設立方案,加強基金的管理和運營。完善審計制度,實行審計全覆蓋。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抓好電力、水資源、環保、醫療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

從生産端入手推進供給側改革,重點是有效化解産能過剩。對安全隱患多、經濟效益差、環境污染重的小礦山、小煤礦要依法關停。對“僵屍企業”,要採取差別化措施依法處置,對産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困難的企業予以幫扶;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員工較多的企業,利用市場機制,依法促進兼併重組。

(三)實施《中國製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促進工業結構優化調整

以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智慧服務為主攻方向,重點抓好首批智慧製造和智慧服務試點示範項目。

實施新興産業培育和發展行動計劃。促進機器人、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型海工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推進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建設。

大力推進傳統優勢産業改造升級,提升原材料産業精深加工水平,提高産品附加值。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産業,拉長産業鏈條。推進建築産業現代化。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調整,發揮産業和科技優勢,大力發展滿足市場需求的電子信息、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輕工業,培育多點支撐的産業格局。

實施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鼓勵“軍轉民”,支持軍工科研院所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組建軍民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民參軍”,促進軍民兩用技術成果在軍民品研發和製造中互相轉化、互相促進,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著力抓好“三個重點”,即加快創建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雙創”示範基地;繼續推進産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攻克一批關鍵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

不斷激發“三個潛力”,一是鼓勵企業增加研發創新投入,激發企業創新潛力;二是形成鼓勵創新創業的績效評價機制,激發科研機構和高校創新潛力;三是形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機制,啟動建設遼寧科技大市場,激發市場轉化科技成果潛力。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創新創業門檻,拓展“雙創”的領域和載體,大力發展眾創空間。支持天使基金、風投基金對科技企業投資,爭取國家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健全知識産權保護機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5.6件。

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推進遼寧人才高地建設。重視人才戰略,用政策和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高質量的就業和創業服務平臺。落實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培養引進領軍型企業人才、創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質專家型人才,吸引國際高層次人才和高素質海外留學人員來遼寧創新創業。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快省屬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支持省屬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和能工巧匠。

(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推動生産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積極發展工業設計及研發服務,推廣現代供應鏈管理模式,促進科技服務、法律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和會展業發展。

按照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要求,加快推進商貿流通業轉型升級,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連鎖經營、共同配送、綠色流通等新興業態。支持快遞物流産業園區建設。健全農産品現代流通體系。發揮供銷社和郵政企業的優勢與作用,形成服務三農的綜合平臺。

做好頂層設計,開發利用好旅遊資源,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打造旅遊品牌,旅遊總收入增長12.5%。

推進産業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多元化、專業化、綜合性金融服務。積極新建、引進各類金融機構。鼓勵各類金融新産品、新工具的推廣和應用。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支持大商所加快建設多元、開放的綜合性衍生品交易所。促進科技金融、小微金融、農村金融發展。抓好農村信用社改革。加強瀋陽、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

充分發揮港口、機場優勢,健全完善服務功能,提升便捷化、信息化水平,努力增加與産業發展相關的國內外航班、航線,加快發展臨港、臨空産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把城區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載體,突破制約瓶頸和薄弱環節,激活服務業發展潛能。

(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業,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夯實農業基礎地位。穩定糧食産能,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耕地保護,建成高標準農田180萬畝。鞏固千萬畝設施農業規模。抓好40萬畝節水灌溉工程。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糧食生産和儲備安全。

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適應需求側的需要。調減玉米種植面積200萬畝。推進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環境友好型畜禽養殖。促進水産健康養殖,建設一批現代漁業標準化健康養殖示範場。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快發展現代種業。推進農業機械化,主要糧食作物生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8%以上。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

加快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積極培育一批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和出口生産基地,推動農業生産與農産品加工、流通、服務有機結合。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認真解決縣域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問題,依靠産業和項目提升縣域經濟實力。鼓勵省市企業入駐縣域工業園區,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升縣域工業園區投入産出水平。完善縣域發展考核評價體系。

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規範土地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支持建立市縣兩級農村綜合産權交易平臺。抓好“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繼續鞏固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和農墾改革發展。做好第三次農業普查。

加快建設宜居鄉村。繼續開展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和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借鑒和推廣盤錦市宜居鄉村建設的做法,加強農村環境治理,逐步實現村路硬化、村莊亮化、村屯綠化、村容美化。

(七)繼續實施三大區域發展戰略,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更加注重區域協調發展。要腳踏實地,堅持一張好的藍圖繪到底。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一年扎紮實實地做好幾件實事,逐步提高區域發展的整體性。

大力支持瀋陽突出新型工業化主攻方向,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大力支持大連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加快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制定促進沿海經濟帶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加快發展海洋優勢産業。

積極推動瀋陽經濟區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制定促進瀋陽經濟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推進沈撫同城化進程,抓好城際連接帶建設。抓好産業園區協作聯盟建設,支持瀋陽大數據中心、本溪信息惠民平臺建設,加強統籌規劃,抓好示範引領,實施共建共享,推進數字遼寧和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支持撫順創建轉型創新試驗區。

大力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制定指導意見,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重點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産業園區建設,積極培育一批省級工業園區。加快發展特色農業。推進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大力支持阜新等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

積極擴大利用外資,不斷改善利用外資環境,保障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加強與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戰略合作,促進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主動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支持葫蘆島、朝陽等市與京津冀地區開展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積極承接中關村、中科院産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把東戴河建設成為承接京津冀産業、科技、人才轉移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抓好開發區、産業園區清理整合與轉型升級,鼓勵開發區創新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盤活閒置土地、廠房等資源,以存量資産吸引增量投資。支持大連市建設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推進丹東市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

(八)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

推進藍天工程,依法加強霧霾治理。重點抓好高效一體化供熱、推進煤改電和氣化遼寧、清潔能源推廣、燃煤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城市全覆蓋、綠色交通、秸稈焚燒管控和綜合利用、工業提標改造、實施監測預警等9大重點工程。以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為重點,淘汰建成區內全部老舊低效鍋爐,嚴控新建燃煤鍋爐。全部淘汰黃標車。全省車用汽柴油提標使用國五標準,不斷改善空氣質量。

依法加強環境監察執法,清理整頓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強化污染治理。

推進碧水工程。嚴格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協同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抓好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鞏固遼河、大小淩河治理成果,推進大伙房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強化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加強濕地生態保護與管理。

推進青山工程。加強綠色屏障建設,完成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年度計劃。探索推進碳匯交易。

推進沃土工程。加強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實行嚴格的耕地土壤環境保護。

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綜合利用衛星數據,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

(九)持續抓好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財政收支矛盾更加凸顯,越是在困難情況下,我們越要高度重視民生、全力保障民生,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努力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六個精準”要求,建立精準脫貧長效機制,加強對遼西北地區對口幫扶,抓好精準脫貧績效考核。實現25萬國標線下貧困人口脫貧。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進高校全程抓就業創業,確保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基本穩定。制定並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大力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依法加強社保基金徵繳,確保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實現城鄉低保家庭取暖救助全覆蓋。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抓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強化素質教育,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教育領域。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優化專業結構,加強一流學科建設,提升高等教育服務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建設教育強省。

加快推進健康遼寧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擴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做好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構建分級診療就醫新秩序,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縣、鄉、村一體化管理運行新機制,推進基層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新格局。完善計劃生育綜合服務體系,全面實施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加強兒科專業人才培養。大力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實施關愛老年人健康工程。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和大健康産業。

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唱響時代精神和遼寧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縣級文化場館及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辦好第五屆全民讀書節,建設“書香遼寧”。繁榮文化創作和演出,培育遼寧特色藝術精品,加大遼寧歷史文化保護開發力度。吸引社會資本,發展壯大文化産業,抓好文化創意、影視出版、動漫遊戲和印刷包裝業,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切實維護良好文化生態。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體育産業發展。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平安遼寧。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依法分類處理信訪問題。抓好城鄉社區建設。加強應急管理,強化安全生産、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和保障能力建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政監管責任,推動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好轉。開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加快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懲治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安全和諧穩定。

努力維護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繼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支持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加快發展。

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努力形成軍愛民、民擁軍的生動局面。積極支持軍隊改革,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問題。搞好國防教育和後備力量建設,依法加強軍事設施保護。強化邊海防安全管控,做好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

(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省市縣(區)各級政府,都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突出“高精尖缺”人才政策導向,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

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各級政府要正確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政府工作中,各級幹部都要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決不能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謀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要切實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遼寧要加快發展,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加大“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均衡力度,加大優進優出的力度,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十三五”時期,要舉全省4390萬人民之力,不斷把經濟“蛋糕”做大,還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配好,既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又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要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依法全面履行職責,規範行政權力運行。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落實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堅持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主動加強同人民政協的聯絡,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積極支持省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不斷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規範化水平。要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強誠信政府建設,辦實事、説實話、求實效。要加強廉潔政府建設,自覺遵守並嚴格執行《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做忠誠、乾淨、擔當的公務員。要加強務實高效政府建設,主動作為、苦幹實幹,加強行政督查和分類考核,以嚴和實的作風,勇於擔當抓落實,實事求是抓落實,聚焦重點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努力做到忠誠敬業、勤政為民。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幕已經拉開,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人民賦予我們的重大責任,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遼寧省委的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忠實履職,振興遼寧,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曹曉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