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科技部對防沙治沙關鍵技術研究示範項目驗收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6月24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6月6日,科學技術部農村與社會發展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防沙治沙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驗收。劉更另院士、朱金兆教授等九位項目驗收專家組成員,國家林業局、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以及內蒙古、陜西、寧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區)科技廳的有關人員出席了會議。驗收組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組的彙報,仔細查閱了有關驗收材料,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質疑。通過近4年的努力,項目實施取得了顯著進展,為減緩我國北方地區土地沙化,促進北方沙區防沙治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是攻克了一批防沙治沙關鍵技術,基本形成了適合北方地區不同地域特點和條件的防沙治沙技術體系。通過研究,突破了20余項關鍵技術,形成12套防沙治沙技術體系,建立了8種各具特色的退化草原、沙地綜合治理與沙産業模式。項目區植被與其它固沙物覆蓋度已由治理前的不到40%達到60%以上,裸露沙地面積由項目實施前的30%以上降低到目前的10%以下。

    二是一批防沙治沙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項目的實施,共取得各類新技術、新産品、新品種和專利等成果92項,包括獲2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形成新産品10項、形成新技術新工藝54項、新材料3項。建立了4套技術規程,選育出41種在沙區生長良好的沙生植物和經濟植物種(品種)。同時,項目區“生態用地”比例大幅度提高,與項目實施前相比,生態與生産用地的3:7轉變為目前的7:3。

    三是建成了一批防沙治沙科技示範基地。項目實施中,分別在首都圈、農牧交錯帶、草原帶、荒漠綠洲和高寒荒漠帶等遼闊的北疆風沙線上建立了8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防沙治沙試驗示範基地,總示範面積達13萬餘畝,輻射推廣面積700多萬畝,項目區退化草地的産草量增加了40~75公斤/畝,優良牧草比重增加1.3倍,初步達到了植被與其它固沙物覆蓋度>70%、大風不起沙的“治沙”指標。

    四是初步形成了適合沙區特點的沙産業開發模式。通過項目實施,建立了8種各具特色的退化草原、沙地綜合治理與沙産業模式。項目區草地生産力得以大幅度提高,農牧業産值達300元/畝以上,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1倍以上,農牧民年收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50%~100%。

    五是培養了一支防沙治沙研究的一線骨幹隊伍。結合項目技術研究與示範,形成了一支由55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防沙治沙科技攻關隊伍,共培養研究生211名,包括碩士生129名、博士生74名,大大加強了我國防沙治沙研究的後備力量。驗收組專家充分肯定了項目所取得的成績,並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