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重慶開縣為農民工悉心培育就業培訓服務體系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8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2月8日電(記者劉健、郭立)為了讓農民工順利實現就業,重慶開縣多年來悉心培育就業培訓服務體系和建設就業信息網絡,為農民工外出打工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開縣農民工在外打工渠道通暢。

    有"全國打工第一縣"之稱的重慶開縣,136萬農業人口中就有40萬人打工,佔農村剩餘勞動力的92%。要把農村剩餘勞動力成功轉移出去,關鍵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相關技能培訓,提高社會競爭能力。為此,開縣依託現有的教育資源,包括4所職業中學、1所技工學校、1個就業培訓中心、13個專業技術培訓學校和56個農業廣播學校或農校等,形成了以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為龍頭、以農廣校和鄉鎮校為基礎、以就業培訓中心為支撐、其他專業技術學校為補充的勞動力培訓基地。這些培訓基地以勞務市場提供的信息為依據,先後對10多萬農村剩餘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

    三峽計算機學校就是一所專門培養打工者的學校。記者在嶄新的校舍裏看到,學校的教室裏,不少人正在認真學習計算機操作,既有2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有40歲以上的中年人。常務副校長付加術告訴記者,學校從1993年創辦以來,已經為廣東、上海、北京等地輸送打工者1.4萬人。學校常年有人在外地採集用工信息,已經與廣東、深圳等地的不少企業簽了委託培養合同,實行"訂單勞務"。"現在我們的學生供不應求。"付加術説,學校今年已經和東莞惠通公司、深圳中信通訊、廣東廣盛集團等12家單位簽訂了1800人的勞務輸出合同,但學校今年只有畢業生200多人,有些單位只有等明後年才能要到人。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開縣常年有近40萬人在外打工,但找不到工作的、盲目亂竄的很少。開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潘光烈介紹説,經過20多年的發展,開縣的勞務輸出已經實現了"從自由分散型向規模組織型""從季節型向常年型"的轉變。

    在組織就業培訓的同時,開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聯動的農村勞務輸出工作網絡,給打工者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縣裏設置的勞務輸出開發信息平臺不僅與重慶市勞動力市場實現了對接,而且還和35個鄉鎮聯了網。這個網絡信息量大、反應快,勞動力隨時可從上面獲得最新的用工信息。同時,勞動部門還定期組織信息發佈會、打工求職指導會、招聘洽談會等,促使當地農民有序流動。

    記者在開縣老縣城最繁華的地段看到,政府2001年投入80萬元修建的勞動力市場裏,一個寬大的熒屏上霓虹閃爍,上面正在發佈最新的用工信息和用工單位情況。"早點關心,爭取明年出去打工能找個更好的工作。"現場一位農民喜滋滋地對記者説。縣就業局局長羅本華説:"縣裏在廣東、福建等地聘請了近300名信息聯絡員,他們蒐集的務工信息都匯集到了這裡。"(完)

 
 
 相關鏈結
· 湖北南漳:外出農民工技能培訓加入“防艾”內容
· 河南18個市為建築行業農民工預存工資保障金
· 武漢80萬農民工免費體檢 體檢費用由醫院承擔
· 銀川採取“舉證責任倒置”破解農民工欠薪難題
· 勞動保障部採取措施改善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環境
· 江西:用人單位要給農民工買“雙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