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2月14日電(記者林嵬)今年10月初,聽到家鄉--開封市給農民發“培訓券”,免費培訓農民工的消息後,已在北京打工8年的馬永生立即趕回來,報名參加培訓。今年以來,開封市已有3萬多農民接受免費培訓,享受到“一券通”的好處。
所謂“一券通”是指政府向農民免費發放“培訓券”,農民持“券”到政府指定的學校進行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憑收回的“培訓券”向政府報賬。開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趙潔説,一張“培訓券“,不僅把“學費”直接送到農民手裏,更重要的是把政府、農民、培訓機構三方連成了一個有機體。
從2004年起,開封市大力開展勞務輸出,但由於一些農民工缺乏必要的技能,一個月只能拿四五百元工資,出現了“走出去”又“回流”現象。為了增強農民就業技能,開封市勞動部門曾舉辦短訓班,但僅二三百元的培訓費許多農民也掏不起。
開封市副市長吉炳偉説,農民掏不起培訓“小錢”丟了外出務工“大錢”,是傳統農區勞務輸出中的一個普遍性難題,要想破解,只有發揮政府的公共財政職能,由政府為農民培訓“埋單”。開封市是典型的“吃飯財政”,“窮財政”要辦“大培訓”,就得進行制度創新。
開封把分屬於財政、農業、扶貧等部門的培訓資金集中起來,“打捆”使用,每年可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對5萬名農民工進行短期培訓,解決了因管理分散導致培訓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
在教育資源配置上,開封不另起爐灶,再建培訓體系,而是用“定點培訓,憑券報賬”的辦法整合現有職業教育資源,實現政府“埋單”、社會培訓。在對全市110多所職業培訓機構審核後,開封市確定了41所定點培訓學校,並規定,培訓時間在30天內的每人補助100元,60天內的補助200元,90天內的補助300元。培訓結束後,培訓機構組織結業考試,對合格者頒發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市勞動部門審核培訓機構送交的受訓人員檔案、由農民簽字的“培訓券”後,報財政部門撥付補助資金。
為了使培訓收到實效,開封推行“一券通用、訂單培訓”制度。凡開封市年滿16歲的農民,均可參加免費培訓,“培訓券”全市範圍內通用。對於受訓農民轉移就業率低於90%的定點學校,一年以上不開展培訓。這種機制促使培訓單位採用“訂單培訓”、“定向培訓”等辦法,圍繞就業搞培訓。
記者來到開封縣技工學校,只見學校設有農民工免費培訓報名大廳,在這裡,農民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培訓專業和工種。校長葛志強説:“我們已同全國30多家用工單位建立了聯絡,按廠家的要求‘量身定做’培訓農民工。”
開封縣興隆鄉翟村農民陳玉軍是養豬專業戶,聽到免費培訓的消息後,馬上到開封縣技工學校報了名。陳玉軍説:“政府給農民辦了一件大好事,讓我56歲還能進課堂。”一些外出打工的農民,不惜返鄉補“培訓課”。僅開封縣招收的學員中,返鄉的外出打工者就佔30%。
民辦學校--杞縣利達技校校長曹愛梅説:“農民工短訓班的開辦,不但擴大了生源,對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優化利用。”
據了解,經短期培訓後開封輸出的1.9萬名農民工,平均月工資都在600元以上,就業率達9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