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科技部:“十五”時期我國科技發展的有關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3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我國科技發展的有關情況

科學技術部
(2006年3月10日)

  新世紀的第一個五年,是我國科技事業繼往開來、加速發展的五年。全國科技界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國科技體制發展和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開創了我國科技事業的新局面。總體上看,我國科學技術事業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一)實施三大戰略,積極應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人才戰略方面,“十五”期間全國科技活動人員總數年均超過320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佔科技活動人員總數的2/3左右。全國從事研究與發展(R&D)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全時當量總數為92萬人年,為“九五”末期的1.7倍。國家科技計劃和重大專項把發現、培養和穩定青年人才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承擔973、863計劃的青年科研人員和歸國人員均佔到半數以上。通過興辦留學人員創業園、實施海外學子創業工程、設立海外學人基金等,歸國留學人員以年均13%速度持續增長。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加強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示範建設試點,加大對初創期留學生創辦企業創新項目的支持,據統計,“十五”期間在科技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歸國留學人員佔立項總數的11%。在專利戰略方面,在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經費中設立專門經費,用於支持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並對專利維護費用給予適當補助。建立運用知識産權制度促進科技創新的利益激勵機制。近年來,我國專利申請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2004年達到35萬餘件,發明專利首次分別超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質量有所改善。在技術標準戰略方面,組織國內優勢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使重要技術標準研製與相關産業發展有效結合。目前已研製國家標準1000余項,國際標準30余項,形成和建立了一批食品衛生規範、農藥殘留檢測標準、計量檢測、技術標準預警體系。多次牽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改變了過去我國只能遵守國際規則的歷史。

  (二)實施12個重大科技專項,進行了市場機制條件下國家實施重大專項的實踐和探索。“十五”期間,全國大部分省市、數十家産業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3萬名科技人員以及3000多家企業等參與了重大專項的實施。其中,中央財政投入80億元,地方、部門配套投入40多億元,企業投入超過100億元。目前已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申請國內外專利和軟體著作權近2000項,開發新産品、新材料1200多項,形成技術標準700多項,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市場競爭力的産品。一是通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體、信息安全與電子政務及電子金融、高速磁懸浮交通、電動汽車等一批專項的實施,使我國在中央處理器、系統芯片、核心軟體、光刻機技術、高速磁懸浮軌道交通技術、新型燃料電池和發動機技術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提高了相關産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了新産業的形成。例如,2005年集成電路設計産業産值增長到近150億元,形成了一定的産業規模。二是通過農産品深加工、奶業發展、現代節水農業、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等專項的實施,為調整農業生産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積極貢獻。例如,農産品深加工專項帶動3000多萬戶農民直接增收近60億元;奶業專項使全國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50%;農業節水專項使我國節水農業技術與世界先進國家差距縮短5-10年;水污染專項為改善城市水環境和飲用水安全提供支撐。三是通過食品安全、功能基因組與生物芯片、創新藥物與中藥現代化等專項的實施,開發出一大批具有高技術含量生物芯片産品,完成了SARS冠狀病毒全基因組測序、SARS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基因分離克隆等國際生物醫學難題;研製出抗艾滋病多肽等一批抗艾新藥産品,解決了一批社會公益領域緊迫性問題。四是進行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組織重大項目的有益探索。企業參與重大專項實施的比例接近50%,企業投入佔總投入的1/2以上。企業內設立了一批技術中心、博士後流動站、聯合研究所等創新平臺,涌現了“閃聯”、“軟體聯盟”等産學研結合的企業技術聯盟和知識産權聯盟。目前,各專項已培養出重大學科課題帶頭人1000多名,企業技術骨幹1700多人,有近2000名博士和留學回國人員參加了重大專項,形成了一支由技術專家、企業家和市場仲介人才組成的産業化隊伍。實踐證明,重大專項實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科技計劃組織管理組織形式的一次重大創新嘗試,是政府統籌集成和協調全社會資源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具體實踐。

  (三)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一是堅持科技服務“三農”,推動農業增産和農民增收。通過實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和“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建立試驗示範區1.2億畝,增産糧食500多萬噸。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促進了成果轉化應用,帶動300多萬農民致富。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覆蓋了全國24個省的593個縣,為帶動廣大農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發揮了作用。二是針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加強資源環境等社會公益領域的科技攻關。在清潔能源、水污染治理、重大新藥開發、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以及非典型性肺炎疫苗、藥物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製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為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三是一批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提高了傳統産業的技術水平。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大型化學乙烯工程、國産高效連鑄技術、大型數控成套設備加工製造技術等取得進展;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等産業化專項以及製造業信息化專項,形成一批集數字化設計、生産、裝備和管理于一身的數字化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撐。四是國家高新區已成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十五”期間,53個國家高新區各項經濟指標一直保持在年均30%以上的增幅,用4%左右的國土面積容納了全國近一半的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創造了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利潤總數的近50%。目前,國家高新區企業擁有發明專利13073項,超過70%的産品技術來源於區內企業自身的研究開發。

  (四)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通過實施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教育部985工程等,基礎研究能力穩步提高,正在步入最好的發展時期。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加大了對生命科學、納米科學、信息科學、地球科學等重大科學前沿領域的支持。加強了對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基礎研究的部署,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原創性成果。例如,我國科學家參加並完成了被譽為生命“登月計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測序工作;完成了對“新世紀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響”的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秈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澄江生物群的發現與研究,為人類探索現代生物多樣性和現代複雜生態體系的起源與演化提供了寶貴科學依據;黃土與第四紀地質研究成果將巨顱獸哺乳動物的歷史向前推進4500萬年;距今約1.45億年“遼寧古果”的發現,將國際公認的最早被子植物起源時間上溯了1500至2000萬年。另外,我國科學家在造血幹細胞分型、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薄膜超高密度信息存儲技術、量子避錯碼和量子概率克隆機、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強超短激光、氮化鎵製備納米晶體、冶金過程晶粒細化調控、並行計算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産生了一批具有“革命性影響”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使我國在一些科學前沿和關鍵領域掌握了“問鼎世界”的科學技術儲備。以載人航天為標誌的重大工程,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方面取得許多重大突破,成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典範。

  (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一是推動應用型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提高了面向市場、服務經濟的能力。制定了30多項改革的配套政策,在事業費和項目經費上繼續給予支持,在轉制過渡期內稅收上給予延長優惠,對轉制科研機構全部賦予外貿自營進出口權,制定了轉制科研機構職工加入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辦法等,為改革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轉制科研機構在國家科技投入保持增長的同時,通過市場獲得的科技經費和自籌科研經費大幅增加,向行業提供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所獲得的收入年均增長在20%以上。2004年專利申請數增長22%,專利授權數增長4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增長58%。二是穩步推進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管理體制得到轉變,公益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學科結構得到優化,人員結構得到調整,人均事業費由改革前每年平均1.9萬元增加到4萬元,通過階段性驗收的院所已達到5萬元。三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取得新進展。通過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中國科學院已初步實現由優化內部結構、建立激勵機制轉向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行動計劃,由學科分類的佈局向國家戰略需求與科技發展前沿結合的轉變,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經驗。四是高等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從事科技活動人員已近30萬人,近10萬研究生參與了各類科研活動,承擔著2/3左右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973、863計劃大量項目,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佔全國總數的近2/3。五是軍民結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速推進。軍民科技成果雙向交流和轉移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民口科技力量在國防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軍口科技資源向民口轉移和擴散,重慶、綿陽、西安等城市已經初步形成了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創新體系。六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04年各類企業R&D支出1314億元,增長36.8%,佔全國總支出比重為66.8%。目前全國65%的國內發明專利是由中小企業獲得的,80%的新産品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2005年度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中,有52%是由企業獨立或以企業為主承擔的,其中民營科技企業參與完成的佔到了17%。華為、海爾等一批科技型企業銳意創新、迅速崛起,已成為初具核心競爭力的新生力量。七是科技仲介服務機構不斷發展。我國已擁有生産力促進中心超過1000家,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400多家,在軟體、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形成一批高水平專業孵化器。建立各類科技諮詢評估機構2400家;國家大學科技園迅速發展,在孵企業4000多家。

  (六)科技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全社會推動科技進步的格局基本形成。一是政策法規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科普法》頒布實施;《科技進步法》修訂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先後出臺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估評審行為準則與督察辦法》、《關於國家科研計劃項目研究成果知識産權管理的若干規定》、《關於深化轉制科研機構産權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政策性文件,調動了企業、科研機構、大學等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二是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正在形成。2004年全國R&D經費總支出為1966億元,佔GDP比重為1.23%,達歷史最好水平。通過推動科技金融合作和創業投資,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臺,使銀行信貸資金、風險投資、民間資金開始投入高新技術産業,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正在形成。三是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工作取得新進展。制定了一系列標準規範,設立了100多個試點項目,搭建了12個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網),促進了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四是營造良好的科研和學術環境。先後頒布了《關於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關於在國家科技計劃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決定》,下達了《關於嚴肅財經紀律、規範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經費使用和加強監管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動了科技評價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五是國際科技合作全方位展開,國際科技資源得到積極利用。我國已同152個國家和地區建有科技合作關係,與96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協定,在45個國家派駐科技外交官。我國已相繼參加全球對地觀測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大洋鑽探計劃、伽利略計劃等大科學研究計劃,科技外交能力明顯提升。六是充分發揮各方面科技力量的作用,全社會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啟動“科技富民強縣行動計劃”,著力加強縣市科技基礎設施和相關科技服務能力建設,地方和基層科技工作得到加強;充分發揮部門和行業科技力量的作用,對行業的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特別是對農業科技投入從“九五”的20億元增加到“十五”的80億元,增長了3倍,為行業科技發展和提高産業競爭力提供了支持;中國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在科普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是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落實《規劃綱要》的各項任務,切實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盡的努力。“十一五”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在總體思路上,突出自主創新這一戰略主題。繼續深入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戰略,推動科技發展的戰略轉變。在發展路徑上,從以跟蹤為主向加強自主創新轉變,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在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在創新方式上,從注重單項技術的研究開發,向加強以重大戰略性産品和新興産業為中心的集成創新轉變,形成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和産業帶動性的重大戰略産品;在創新體制上,從注重以科研院所的改革為主,向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突破口,整體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轉變;在對外科技合作上,從一般性科技交流向全方位主動利用全球科技資源轉變,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學習世界先進科技成就,分享研究開發資源和管理經驗。

  第二,在重點部署上,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一是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專項。與有關部門、行業和地方協調配合,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建立起有效的組織機制,保證綱要確定的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二是扭轉社會公益類研究力量相對薄弱的局面。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問題的緊迫需求出發,選擇能源、資源、環境等重點領域,組織精幹科技力量進行攻關;從項目、人才、基地等方面,大幅度增加農業、衛生與健康等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投入,體現統籌發展、和諧發展和科學發展的要求。三是超前部署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調整科技投入結構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對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基地和隊伍的穩定支持。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創新文化。

  第三,在發展目標上,突出關鍵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一是面向國民經濟重大需求,加強能源、資源、環境領域關鍵技術創新,提升發展瓶頸的突破能力;二是以獲取自主知識産權為重點,加強産業技術創新,顯著提升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三是加強多種技術的集成創新,提升醫療衛生、公共安全和城鎮化建設等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服務能力;四是適應國防現代化和應對非傳統安全的新要求,強化國家安全領域的關鍵技術創新,提高國家安全保障能力;五是加強科研基地和骨幹隊伍建設,提升科技持續創新能力。

  第四,在改革方向上,突出為自主創新奠定可靠的制度基礎。一是以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有效的體制基礎。二是深化科研體制改革,推進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知識創新體系建設。對從事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社會公益研究的科研機構,給予相對穩定的支持。根據國家重大需求,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研究基地和研究型大學。三是與建立健全科技資源共享、軍民互動合作的協調機制,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促進軍民科技計劃和軍民兩用科技協調發展。

  第五,在政策措施上,突出相關政策的協調和落實。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稅收、金融、政府採購、引進消化吸收、知識産權保護等政策協調力度,促進科技政策與經濟政策的有效銜接。二是形成規劃綱要政策的實施細則和辦法,加強對政策實施的監督力度,推進各項政策的順利實施。三是密切跟蹤了解配套政策執行中遇到的新問題,根據國內外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在發展中優化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

  第六,在宏觀管理上,突出政府職能的轉變。一是針對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強對科技發展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為提高科技決策水平提供支撐。二是加強對科技工作的統籌協調,重點通過規劃制定、政策法規、評估評價等宏觀管理職能,更好地實現政府管理目標,引導全社會科技活動。有效集成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資源,對重大問題組織聯合攻關,提高組織全社會力量推進自主創新的能力。三是加強對科技活動的監督和評估,形成對重大科技計劃、重點科研機構、科技投入及資源配置、區域科技發展以及科技法律法規的制度化檢查、督促與評估,為科技宏觀管理和重大決策提供支持。

 
 
 相關鏈結
· 科技部部署“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發展思路初步確定
· 科技部副部長介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