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末,信息産業部按照國務院領導的指示精神,著手開展廢舊電子信息産品回收處理再利用工作相關問題的研究。
信息産業部提出了“加強輿論宣傳,加快立法進程,建設回收體系,規範市場秩序,建立示範工程”的整體工作思路;並向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了“按照各自的職能職責,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的建議。
2002年,信息産業部確定了電子信息産業環境保護工作定位,提出“從源頭抓起,立法先行”,帶動相關標準制定工作,將電子信息産品有害物質的控制納入行業管理,做好基於“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的産業結構調整、産品升級換代工作,確保電子信息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2002年8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的大力支持下,信息産業部開始了《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立法工作;2004年,信息産業部又啟動了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準的制定工作。
2005年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一) 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2005年7月,信息産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制定的《管理辦法》完成了領導會簽的工作。起草時間歷時三年的這部部門規章終於迎來了曙光。
2005年9月28日,信息産業部按照WTO/TBT的規定,通過中國WTO諮詢中心,將《管理辦法》提交WTO秘書處進行通報。其間,信息産業部應歐盟的請求,延長了一週通報時間。
2005年12月4日,通報工作結束,信息産業部又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對通報評議的答覆工作。《管理辦法》的立法過程完全做到了符合WTO規則、和國際接軌。
(二)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相關標準的起草制定工作進展順利
信息産業部于2004年10月成立了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準工作組。成立這個標準工作組的目的是為配合《管理辦法》的實施,制定系列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行業標準。
2005年,標準工作組成立了三個標準起草小組,開始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檢測標準、無鉛焊接標準、標識標準四類共八個行業標準:《電子信息産品中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電子信息産品中限用物質的檢測方法》、《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識要求》、《無鉛焊料的化學成分》和四個無鉛焊料材料標準。
信息産業部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準的思路是:積極跟蹤、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完成國標委委託的起草電子電器産品有害物質濃度檢測程序國家標準的任務;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行業標準。
信息産業部派員積極參與了國際IEC/TC111的活動,在國標委的統一協調下,牽頭組織了中國對應TC111的WG3的一個技術委員會(目前暫稱為中國WG3工作組);組建了電子電器産品有害物質濃度檢測程序國家標準工作組。
(三)啟動了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程序研究工作
《管理辦法》確定了我國對電子信息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控制將採取“目錄”管理模式。通過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實現對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六種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的限制與禁止,是一種有別於歐盟RoHS指令對電子信息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控制的管理方式。
目錄管理的目標對像是所有現在已知含有六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所有電子信息産品。當確認其種某類産品已經實現了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或已經確認替代難以實現但可以做到符合限量標準,已經實現了“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可行”,則該類産品將被放入“目錄”中。
“目錄”的形成過程將是漸進的,目錄的形成過程將依照一定的程序,如徵求相關企業意見,專家評估等。
2005年底,信息産業部完成了有關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程序的規定草案起草。
(四)修訂了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基金指南
2005年,信息産業部首次將計算機環保型耗材研發與産業化、環保型(不含鉛、汞、鎘、六價鉻、PDB、PBDE)及實用新型關鍵材料的研究開發及産業化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管理及其産業化列入了電子發展基金指南。共接受申報40項,列入計劃7項。
(五)啟動了電子信息産品製造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工作
國家環保總局計劃在兩三年時間裏將現有污染物排放標準分行業進行細化。電子工程設計院等電子企業成立了標準工作組,承擔了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2005年7月,半導體器件、電真空及平板顯示器件、電子元器件、電子終端産品、電子專用材料五個分標準的制定工作開始啟動。
信息産業部支持環保部門制定電子信息産品製造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明了信息産業部建設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標準體系的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2006年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工作重點
2006年,信息産業部將做好《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的宣貫、解讀,完成支撐《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貫徹實施的幾個主要標準的制定工作;繼續進行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程序的確定工作;推進電子信息産品有毒有害物質替代,探索電子信息産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一)組織、動員全行業認真學習《管理辦法》,做好貫徹實施的準備。
2006年2月28日,《管理辦法》正式頒布,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工作開始進入一個新階段。
《管理辦法》的出臺在業內産生了重大影響,各地區、各行業紛紛舉辦學習班、培訓班和研討會等,學習、熟知《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應對工作。
信息産業部計劃于2005年5月召開全國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進一步動員全行業行動起來,積極做好貫徹實施《管理辦法》的準備工作;信息産業部將和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建立起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工作協調機制;信息産業部將向各省市自治區電子信息産業主管部門安排部署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下一步工作計劃、任務,明確目標,並提出相應工作要求。
2006年2-3季度,將分地區、分行業,發動地方電子信息産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舉辦若干次學習、研討《管理辦法》的學習班、培訓班或研討班。各級電子信息産業行業主管部門貫徹實施《管理辦法》的首要任務是要使《管理辦法》深入人心,使絕大多數企業熟知《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二) 加快支撐《管理辦法》貫徹實施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
目前,已經立項的八個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行業標準中的《限量標準》、《標識標準》、《檢測標準》三個標準的制定進展較為順利,已經基本完成了送審稿,擬提交信息産業部專門管理標準的技術基礎辦公室。進行審定之後將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後將提交部長專題會審議,審議通過後就會發佈。
預計在這些程序完成以後,上述三個標準大約可以在第三季度發佈。這三個標準發佈以後,企業按照《管理辦法》進行準備將有所依據。
電子信息産品污染防治標準的制定過程具備三個特點:
一是非常“標準”、規範,我們嚴格按照標準的制定程序,成了標準組,制定了章程;
二是公開、透明,標準組的大門是敞開的,標準組最初成立時僅有三十多家企業、單位,目前已經有九十多家企業、單位;
三是標準的制定也儘量去和國際標準接軌,力爭“等同採用”,由於國際標準目前僅僅處在草案提出的階段,出臺尚待時日,所以,我們通過跟蹤、參與,了解信息,力爭使我們的行業標準具有“高起點、與國際標準看齊”的特點,使其在將來可以順利地轉換為等同採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
其餘五個無鉛焊接標準由於需要處理有關專利問題、進行必要的試驗等,大約要在2006年年底才可以陸續出臺。
(三)建立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的程序與相關規則。
按照計劃安排,信息産業部將在《管理辦法》發佈之後的前半年時間裏,進行關於建立制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的程序與相關規則的研究。目前,有關司局已經起草了一個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程序規定草案,擬向有關企業、行業協會和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徵求意見。
在《管理辦法》發佈之後的後半年時間裏,信息産業部有關司局將開始依照已經確定的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的程序規定,開始進行進入該目錄的産品對象問題研究。我們將按照《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根據産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商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發佈被列入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的電子信息産品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元素的實施期限。”
(四)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替代工作。
推進這項工作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信息産業部將根據《管理辦法》的規定,根據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目錄製定程序的有關規定,提出産品進入目錄的計劃安排。這個計劃安排的作用之一,就是給有關企業提出完成産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替代工作的時間表。
其次,要發動有關的行業協會,組織業內主要企業進行研究。根據上述時間表,制定本行業實現産品中有毒有害替代的計劃,組織聯合研發、技術攻關,做好計劃項目列入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基金支持的相關工作。
第三,將現有政策支持手段向産品有毒有害物質替代傾斜。
第四,配合有關部門,加快研究並實施電子信息産業循環經濟專項。將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納入循環經經濟專項,研究並制定符合WTO規則和國際慣例的,適合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實際情況的政策措施,加大推進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