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七項舉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8日   來源:科技日報

    受國務院委託,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近日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一次會議報告了關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及加強知識産權工作有關情況。他在報告了科技創新工作的主要進展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後,提出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七項舉措。即:落實《規劃綱要》配套政策;組織好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加大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研究的支持力度;把科技發展環境建設作為科技工作的重點;著力抓好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同時,徐冠華還報告了與科技創新有關的知識産權工作的主要進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加強知識産權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六項措施。

  國家科技計劃體系走向廉潔高效

  徐冠華説,兩年來,科技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調整了國家科技計劃和管理方式,推進了直屬事業單位的社會化、專業化建設,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宏觀戰略研究隊伍,有力地保障了“十一五”科技工作按照新的體制和機制運行。

  在國家科技計劃和管理方式方面,科技部將規劃與計劃、立項、財務監督和評估等各項管理流程相對分離,明確了各個管理層的責任,建立了相互監督和制約的機制。他們設立了國家科技計劃信息管理平臺,實行網上申報、立項、評審,形成了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計劃管理模式,為構建權責明確、定位清晰、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國家科技計劃體系奠定了基礎。

  科技部在推進計劃管理、經費管理等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革。研究提出了《關於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見》,在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實施有效的制約和監督制度等十個方面,已提出26項改革措施,並將在“十一五”計劃中全面啟動實施。同時,科技部還下達了《關於嚴肅財經紀律、規範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經費使用和加強監管的通知》,對遏制科技經費使用中的違法違紀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國家科研計劃課題經費使用中監督管理、預算評審和計劃管理費管理等有關辦法的制定工作也已經啟動。

  六大措施力保2020年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進入世界前5位

  徐冠華表示,自主知識産權是自主創新的重要目標。《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進入世界前5位”。去年以來,國務院成立了吳儀副總理任組長的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制定領導小組,有30多個部門和機構作為成員單位參與了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的制定工作。國務院制定和實施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就是要從國家總體戰略的層面上,對知識産權工作進行戰略部署。

  他介紹説,“十五”時期,國家啟動實施了“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和12個重大科技專項,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專利戰略中,通過強化知識産權創造和保護,近年來我國專利申請量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在全球專利申請中,2005年中國以2452件超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首次躋身十強。

  但是,徐冠華也指出,在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的知識産權創造能力還不強,知識産權擁有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眾多産業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裏,形勢非常嚴峻。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86%的研發投入、90%以上的發明專利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裏。在我國的發明專利中,外國企業和外資企業佔絕對多數,其中國外企業的專利主要分佈在高科技領域。1998年到2003年,國內專利申請中,我國企業的申請量不到總數的30%,且大部分是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專利申請不足總數的20%。涉外知識産權爭議頻發,對我國有關産業的發展造成嚴重衝擊。

  徐冠華説,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要求,根據《規劃綱要》的部署,和科技創新有關的知識産權工作將採取以下措施:以掌握核心技術知識産權為目標,對重要産業領域的創新活動進行統一部署;建立科技創新活動的知識産權導向和激勵機制;組織産學研聯合攻關,形成一批以技術合作和知識産權分享為紐帶的知識産權聯盟;加強知識産權宣傳和培訓,提高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知識産權管理能力;增強知識産權服務能力,促進知識産權的創造;開展知識産權重大問題和政策研究。

  工業和農業與社會發展的經費比例將由7:3調整為5:5

  基礎研究投入偏低,影響了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由於科技投入結構不合理,公益類研究長期投入不足,社會公益性科研工作困難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這些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薄弱環節。為此,徐冠華指出,今後,國家將從四個方面加大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研究的支持力度。

  首先,要調整科技投入結構,大幅度增加農業、衛生與健康等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投入。“十一五”期間,工業領域和農業與社會發展領域的經費比例將由“十五”期間的7:3調整為5:5,扭轉社會公益類研究工作相對薄弱的局面。

  二是要大幅度增加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繼續支持項目的同時,著力加大對基地和隊伍的穩定支持。

  三是根據國家重大需求,填補交叉學科、前沿學科領域的研究空白,建設若干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的國家研究基地。

  四是對體現國家目標和面向自由探索的研究,要在立項、評估、評審、組織等方面採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政策和體制不利於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徐冠華透露,我國企業尚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僅佔銷售收入的0.7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0.56%,60%以上的企業沒有自主品牌,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核心知識産權。他認為,企業和地方缺乏自主創新的動力,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徐冠華分析説,影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和體制原因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現行的許多政策是在20世紀80年代短缺經濟條件下形成,重點在於鼓勵生産規模擴張和出口創匯,缺乏對自主創新的明確支持。他説:“一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是,國有企業管理機制還缺乏寬容失敗的機制,沒有把創新作為企業管理和考核的重點,也沒有納入地方政績考核的內容。”

  徐冠華提出,應當從四個方面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一是落實好政策,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前不久出臺的《規劃綱要》配套政策在這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要通過落實確定的財稅、金融、政府採購等政策,引導企業增加研究開發投入。二是改革科技計劃支持方式,國家科技計劃要更多地反映企業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納企業參與。在具有明確市場應用前景的領域,建立企業牽頭組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實施國家科技計劃的有效機制。組織實施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引導和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三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強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和産業化基地建設,在轉制科研院所和其他具備條件的企業中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四是扶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

  從體制和機制上整治學術腐敗

  在談到落實《規劃綱要》的措施時,徐冠華特別提到要著力抓好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從體制和機制上整治學術腐敗等科技界的不正之風,形成科技界思想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

  徐冠華坦言,在學術界,有一些人追求名利、把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看作是個人撈取好處的手段,急功近利,科研成果粗製濫造;不顧科研工作的職業操守,弄虛作假,欺騙社會大眾。問題涉及項目申請和職稱評定、研究實施、論文署名、成果發表、榮譽獲取和分配等各個方面。

  他説:“儘管這種現象在科技界還是極少數,但對科技事業的危害性不容低估。加強學術界的自律,進一步端正學風,弘揚科學道德已是當務之急”。為此,他在報告中提出,要把解決當前學風浮躁、學術不端等科技道德的突出問題,作為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加強科技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

  此前,科技部已經出臺了《關於在國家科技計劃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決定》和《關於改進科學技術評價工作的決定》等文件。徐冠華説,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認真抓好相關文件的落實,進一步完善科技評價和獎勵體系,加強專家信用管理,規範和約束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管理人員和參加人員的行為,完善科技經費監管,繼續推進計劃管理、評價和獎勵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科技日報)

 
 
 相關鏈結
·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提出科技界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 科技部部長表示政府將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一行應邀訪問新西蘭
·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談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 徐冠華: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是科技發展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