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權威訪談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談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邱紅傑、鄒聲文)“這是個可以執行的綱要,我對此充滿信心。”科技部部長、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徐冠華這樣説。圍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一些問題,徐冠華日前接受了記者專訪。

    今後15年科技發展形成共識

    徐冠華介紹説,編制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是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務。工作從2003年6月開始啟動。在戰略研究階段,共組織2000多名來自科技界、經濟界和理論界的專家,分成20個專題組同時展開。

    “從歷史上來看,這是一次空前規模的戰略研究。各個專題組根據各方面的現狀、優勢、發展趨向,提出了有關發展戰略。在規劃編制階段,充分聽取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多次召開科學家、企業家和各方面的座談會,廣泛徵求中央各部門、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以及許多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意見。據統計,我們就企業技術創新問題向500家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有600家企業參加了規劃工作,到124個地方和部門徵求意見。這在科技規劃制定史上可謂規模空前。”   “這是一個充分交換意見的過程,是經過討論統一各方面認識的過程。”徐冠華説,在研究制定過程中,對重大目標和專項有很多不同意見,有些意見差異相當大,但最後統一了思想。“規劃統一了科技界、經濟界和政府部門在今後15年對科技發展的認識。”

    自主創新貫通全篇

    “規劃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自主創新。自主創新作為規劃主線貫通全篇。”徐冠華説,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涉及到科技甚至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

    對規劃中提出的“重點跨越”指導思想,徐冠華特別強調説:“我們要在國家亟須又力所能及的領域,把物力財力集中起來做幾件大事。集中國力乾大事是我們的優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我們的基點是民族自信心,中國人只要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是可以做成的。”

    規劃明確提出將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為産學研結合的突破口。徐冠華説:“長期的實踐證明,必須以企業為主體,才能在面向市場、面向應用中取得實際進展,只有以企業為重點,才能建立面向市場的研究導向和應用導向。這對我們實施自主創新戰略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在這方面會有一連串的相關政策出臺。”

    “自主創新內涵豐富。”徐冠華説,它包括以原始性創新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以集成創新把各種相關技術加以融合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産品和産業;在引進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自主創新從來不反對引進技術,但要反對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

    “自主創新”與“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一起構成了今後15年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規劃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明確了我國科技的發展目標、發展任務,同時也理清了我國未來科技發展需要解決的體制、機制和環境問題,提出了保證規劃得以運行的政策措施。“這個綱要的公佈和實施,必將産生重要影響。”徐冠華説。

    “關鍵是調動尖子人才的積極性”

    “我們在科技發展方面走過一些彎路。我們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最先進的設備也會有落後的一天,只有人才是最核心的,特別是尖子人才。”徐冠華説,在科技發展中,各種人才組成的梯隊,以及這些梯隊的領頭人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這些尖子人才的水平,決定了整個科技發展的水平。“我們有人,關鍵是能不能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科技發展的核心是人,還體現在科技要更多地關注老百姓關注的問題。徐冠華介紹説,規劃在今後15年的安排中,把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農業、健康衛生、環境以及其他過去薄弱的相關領域作為考慮的重點。“我們的考慮是,要讓科技惠及每一個百姓。”

    “我們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

    “科技發展取決於國家、民族和全社會的認同,我們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徐冠華説。

    科技自身發展也涉及一些觀念的轉變。徐冠華強調説,今後要更加關注基地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強調基礎設施共享的重要性,為社會每個人提供從事科學研究的方便。同時,還要體現出科技發展的積累效果,讓後人總能在前人基礎上前進,在新的高度上攀登高峰。

    “國家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意味著科技界、知識界肩負的任務更重,也更光榮。”徐冠華説,經過各方面統一認識形成的這個規劃,是個可執行的規劃,如果能夠得到認真貫徹,它必然惠及百姓,惠及全社會。(完)

 
 
 相關鏈結
· 科技部長徐冠華談先進性教育與科技自主創新
· 徐冠華部長:加強自主創新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
· 科技部部長與澳新州州長共同簽署科技合作備忘錄
· 徐冠華: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是科技發展新的里程碑
· 徐冠華:始終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
· 科技部部長強調堅定不移實施交通可持續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