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林業局出臺《林業發展“十一五”和中長期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30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林業産業體系建設

    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南方原料林産業帶,以建設短週期短纖維漿紙原料林基地為主,適量發展週期較長的熱帶和南亞熱帶特有珍貴用材樹種。二是長江中下游原料林産業帶,培育歐美楊和松類、竹類為主的工業原料林,兼顧週期較長的大徑級用材林基地建設。三是以冀、蘇、魯、豫等省為重點的黃淮海平原工業原料林産業帶,發展毛白楊、歐美楊等漿紙和人造板原料林。四是以國有林場和森工企業為依託,採取以定向培育為主的方式,大力建設各類珍稀樹種基地。“十一五”期間主要任務是:建設速生豐産用材林451.1萬公頃,其中,紙漿原料林239.2萬公頃,人造板原料林151.4萬公頃,大徑級用材林60.5萬公頃。

    制漿造紙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在東南沿海地區建設桉樹、相思樹、加勒比松、雜交松和竹類等造紙林基地,規劃建設3~4個年産化學木漿50萬噸以上的林紙一體化項目。二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設歐美楊、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和竹子等原料基地。三是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發展三倍體毛白楊、歐美楊等適生造紙林基地。四是在東北地區建設以現有中幼齡林改培為主的制漿造紙原料林基地。五是在西南地區主要發展松類、桉樹和叢生類小徑竹等造紙原料林基地。

    林木生物質能源基地建設

    主要建設思路是,大力開髮油桐、文冠果、光皮樹、黃連木和檸條、沙棘等鄉土樹種;大力發展條件適宜、開發利用前景看好的引進能源樹種;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高的林木生物質能源林基地;開發生物質高效能轉化發電、定向熱解氣化和液化油提煉技術。

    竹産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在浙、蘇南、皖南、贛、湘、粵北和鄂南等,注重發展出口導向型竹産業,大力發展竹板用竹資源,兼顧竹筍及其加工産業的發展。二是粵南、閩東南沿海重點發展竹漿産業及相應的資源培育産業。三是川、渝、滇、黔、桂、陜南、鄂西等結合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發展生態經濟兼用竹林,大力發展竹漿造紙。

    名特優新經濟林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熱帶與亞熱帶水果經濟林産業帶;二是以晉、陜、冀、魯、豫、新、甘、寧等省(自治區)為重點的幹鮮果品經濟林産業帶;三是長江中上遊乾果類、藥用植物等經濟林産業帶;四是以贛、湘等省為重點的油茶等木本食用油料經濟林産業帶。

    花卉和林木種苗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發展以滇、粵、滬、遼等地為重點的切花切葉類産業帶。二是發展以粵、京、滬、津、閩、浙、瓊、魯、冀等地為重點的高檔盆花及觀葉植物産業帶。三是發展以京、冀、滬、浙、蘇、豫、贛、湘、粵、瓊、滇、魯為主的綠化種苗産業帶。

    森林旅遊業

    主要在華北、西北、東北、東南沿海、中南、華南、西南高山峽谷及其他重點森林旅遊功能區,搞好森林公園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東北內蒙古原始森林遊、草原風情遊等森林生態旅遊線,形成點線帶結合的森林旅遊産業。

    人造板製造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以東南沿海為重點的南方人造板産業集群和以東北國有林區為重點的東北人造板産業集群。二是以華北、華東等省為重點的人造板産業集群。逐步培植一批大型人造板骨幹企業,使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

    林産化工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粵桂瓊閩地區,鼓勵發展一批基地與産品系列加工一體化的林産化工骨幹企業,積極發展深加工産品。二是川渝黔滇地區,著力加強傳統産品開發,提高産品的檔次和質量。

    木質竹藤傢具及木製品製造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在粵、浙、閩、蘇、魯、遼等沿海地區,重點發展以出口貿易為主導的木質、竹藤傢具産業及多種木製品,鼓勵發展中國古典傢具及木製品;二是在川、湘、贛等發展竹制傢具為主導的傢具製造業,鼓勵發展適合區域市場的木制傢具和木製品産業。

    非木質林産品採集及加工業

    重點在東北國有林區和西南國有林區,充分利用當地的非木質林産品資源,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非木質林産品採集及加工業,向産業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在貴州等西南省區和吉林等東北省區重點建設以南藥和北藥為主導的森林中藥材産業基地;在廣大沙區,因地制宜發展沙産業。

    野生動物馴養繁育利用業

    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是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發展以皮毛類野生動物為主的馴養繁育産業;二是適度發展以野生動物園為代表的觀賞類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産業;三是在黑、吉、遼、內蒙古、冀、陜、豫、鄂、湘、贛、閩、川、滇、桂、新等省區發展藥用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産業。

    新農村林業建設

    緊密圍繞農民增收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一是結合速生豐産用材林、林木生物質能源等林業産業發展以及農業綜合開發和山區綜合開發,積極開展林業富民行動,調整農村産業結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結合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防護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積極開展綠色家園行動,努力改善農村的生産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三是結合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林業工作站、林木種苗和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不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建設。同時,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林權制度和木材採伐限額制度改革,大力解放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的生産力,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鄉村林業發展要以縣為單位、以村屯為基礎、以農戶為單元,將鄉村林業發展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建設平原綠化美化示範村和山區自然生態示範村。力爭到2010年,使全國60%以上有條件的農村達到戶均1畝~2畝經濟林果等特色林産品基地或戶均一項養殖業;使60%的平原鄉村林木覆蓋率達到30%,70%的山區鄉村林木覆蓋率達到40%,努力建設好500個高標準的鄉村林業發展示範縣。

    森林經營

    “十一五”期間,以林業分類經營為前提,分別商品林和公益林採取不同的經營機制和政策措施。逐步放開商品林的經營活動,由各種投資主體自主決定經營方式和經營力度,提高商品林的經濟效益;研究出臺相關的技術規程和監管措施,對商品林的森林經營活動實行技術指導和有效監管。立足於公益林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發揮,加大封山管護和低質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經營力度,增強公益林的生態功能。按事權劃分的原則,重點公益林由國家作為投資主體,承擔並開展森林經營活動;地方公益林由地方承擔,國家給予適當補助。

    以國家重點公益林和國有林為對象,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工程規劃,積極爭取國家給予專項資金的政策扶持。“十一五”期間,要在目前試點的基礎上,爭取實施森林經營工程。

    基礎支撐保障體系建設

    全面加強森林防火、森林公安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等森防體系建設;推進森林資源林政管理和監督機構隊伍建設,加強林地保護利用管理,強化森林資源管理;加強營造林和森林培育質量管理,確保營造林和森林培育質量與成效;建立重大林業災害應急體系和全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全面實施科教興林和人才強林戰略,組織實施好“363”人才強林和科教興林計劃;加強林業行政執法及監督檢查,提高林業行政執法能力;切實搞好林木種苗和良種繁育基地、林業工作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森林、濕地等資源和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林業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

    1 2 3 4 5 6  
 
 
 相關鏈結
· 林業局完成2006年部門預算新舊科目數據轉換工作
· 林業局局長: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第五個階段
· 國家林業局對山西退耕還林防沙治沙工程進行檢查
· “十五”期間我國森林公園建設與發展成就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