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大連市結合實際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綱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4日   來源:大連市人民政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紮實推進大連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和《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遼委發〔2006〕8號)精神,結合大連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綱要。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意義和現實基礎

  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重大的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是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全面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的系統工程,不僅是為了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富裕,也是加快振興老工業基地、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的重大歷史任務。當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大連整體的現代化;沒有農村與城市的協調發展,就沒有大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只有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的繁榮和穩定,才能確保我市現代化建設和小康社會目標的全面實現。

  2.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和條件。“十五”以來,我市全面實施《大連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和“北三市”大開發戰略,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有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穩步推進,縣域經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農民收入大幅增加,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全面啟動。從各項綜合指標看,我市整體上已進入工業社會,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在相當程度上具備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能力,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和物質基礎。通過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為人民謀利益的意識明顯增強,廣大農民要求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建設美好家園的願望日益強烈,全社會關心和支持“三農”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思路

  3.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把握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和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雙重機遇,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保障農民民主權利為中心任務,以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為重要載體,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縮小工農、城鄉差距,努力建設與國際性城市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率先實現我市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4.總體目標。全市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農民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多渠道、高質量的農民教育體系基本形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大批涌現,文明健康的新風尚深入人心,農村基礎設施普遍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鄉村治理機制日臻完善。全市農村初步形成具有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主和諧的新局面。

  主要量化指標是:

  ———經濟建設:到2010年,涉農區市縣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年均遞增12%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15%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年均遞增20%以上;農産品出口額年均遞增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3%,突破1萬元。

  ———社會事業:到2010年,農村學前3年教育普及率達到85%,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30%;鄉鎮文化中心(或綜合文化站)建有率達到100%;農業信息入戶率達到95%;村屯有線電視聯網率達到100%;計劃生育率達到100%。

  ———村屯整治:到2010年,農村居民全部用上清潔、衛生、便捷、安全的飲用水,50%以上的農戶實現集中式供水;在完成村村通油路的基礎上,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每個村委會有標準化的辦公服務場所,其中70%的村有300平方米左右的集村務辦公、科技培訓、圖書閱覽、文化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活動室,有條件的村要建設娛樂廣場。

  ———生態環境: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穩定在35萬公頃;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80%;主要河流達到集生態和減災于一體的生態河標準;森林覆蓋率達到45%;農村鄉鎮垃圾處理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均達到30%左右;使用沼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農戶達到10%以上。

  ———民主管理:到2010年,“五個好”村黨支部達標率90%以上;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規範化率達到90%以上;村民民主評議村幹部工作和報酬達到100%;應實行村級集體財務委託代理制的村達到100%,建立村務監督和理財組織達到100%。

  5.基本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做好産業發展、村屯整治等系統規劃。市、區市縣、鄉、村要逐級規劃新農村建設,並做到相互銜接,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地組織實施。

  ———突出産業,全面發展。把提高農村生産力水平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統籌兼顧,全面發展。以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為主攻方向,培植壯大縣域經濟主導産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構建促進農村健康發展、農業持續增效、農民加快增收的長效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尊重民意,注重實效。堅持以人為本、富民為重、利民為先,切實尊重農民意願,遵循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不急於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強迫命令、不包辦代替、不搞形式主義,堅決防止以各種名義增加農民負擔。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正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

  ———典型示範,分類指導。要根據不同資源條件、不同産業構成、不同富裕程度,先行抓好一批做得實、學得了、推得開的示範村鎮。要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他們在建設新農村中的主體作用,不斷總結基層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以此推動全面工作。

  ———深化改革,創新機制。要把深化體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貫穿于新農村建設的始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制約農村生産力發展的問題,增強農村發展的內在活力,創新投入保障機制、政策激勵機制、鄉村治理機制、工作協調機制和監督評價機制,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6.實施步驟。按照“規劃五年,分步實施”的總體安排,實施“兩步走”戰略。

  ———2006 2007年為啟動示範階段。2006年完成300個村屯的規劃編制工作,並啟動100個示範村試點工作;2007年完成其餘全部村屯的規劃編制工作,經濟較發達地區可先行一步,其他地區要創造條件穩步推進。

  ———2008 2010年為全面推進階段。從2008年起,在抓好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到2010年,力爭“南三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金州區)、長海縣、開發區80%的村和“北三市”(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50%的村取得明顯成效。

    1 2 3  
 
 
 相關鏈結
· 廣東召開全省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 山東省煙臺市通過“3+1”模式聯手共建新農村
· 江蘇徐州國土局5項措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安徽省今年將啟動“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試點工作
· 農業部部長:龍頭企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 農業部與吉林省新農村省部共建示範村工作啟動